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主题二十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题组一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2018江苏南京,24,1分)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体现了()A.贸易自由化的实现B.欧洲联合趋势加强C.非洲独立浪潮掀起D.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答案D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故选D项。实现贸易自由化是世贸组织的宗旨,排除A项;B、C两项明显与题意无关,排除。2.(2018内蒙古包头,10,2分)2015年4月,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最初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有57个,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全球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截至2018年5月2日,亚投行正式成员国发展到86个。这表明()A.贸易保护逐渐成为世界主流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依存度减弱答案C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度更高,更加方便、快捷的贸易自由主义成为世界主流,故A、D两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因此B项错误。各国都积极加入“亚投行”,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同时也说明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加强,故C项正确。3.(2017辽宁沈阳,15,2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过程中,民用客机、超级运输机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极大地减少了旅行和运输的时间,降低了成本;磁悬浮列车等新型高速列车、跨海铁路和海底隧道也相继问世,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上述材料反映出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是()A.运输技术B.通讯技术C.航天技术D.原子能技术答案A本题描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带来了诸多便利。4.(2017新疆乌鲁木齐,15,2分)通过图片感知历史。你从以下三幅图可感知到的相同的历史信息是()2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经济全球化趋势C.亚非拉的奋起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答案B图1是中国与美国合作生产的飞机,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图2是在日资公司中工作的印度工人,体现了跨国公司的建立,图3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厦,世贸组织的建立旨在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体现的相同历史信息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故选B。5.(2017贵州贵阳,25,2分)2017年5月26日,以“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启幕,吸引了20余国家的5.1万名官员、专家、业界精英参与。这体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A.信息化和全球化B.电气化和全球化C.智能化和模拟化D.区域化和集团化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故正确答案选择A。6.(2017江苏南京,23,1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主要是()A.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两极格局的不复存在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是1942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是在1967年,故A、B两项应排除;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推进了这一经济发展趋势,故正确答案选择D项。7.(2016河南,19,1分)从1990—2007年,全球经济从22.8万亿美元增长至53.3万亿美元,全球贸易增长了133%。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得益于()A.美苏两极格局瓦解B.多极化趋势发展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D.经济全球化加速3答案D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故D符合题意。8.(2015山东泰安,40,1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答案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通力合作,必然会促使世界经济得到发展,而非衰退。9.(2015湖北黄冈,16,2分)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很快变成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些表明,20世纪末()A.世界经济全球化B.世界经济完全受控于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C.世界形势出现稳定局面D.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滞后答案A题干所述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B项表述明显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10.(2018辽宁沈阳,19,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两人实行南北夹攻,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在打碎了殖民枷锁后,拉丁美洲各国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选自《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战争》材料二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太原等会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选自《历史》必修第一册4材料三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甚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选自《不可不读世界历史》材料四多年来,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观察团或维和部队,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之间的冲突。近年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获得良好声誉,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一写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两位代表人物。(2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与哪一场战争有关?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2分)(4)根据材料四回答,联合国起到怎样的作用?(1分)答案(1)玻利瓦尔、圣马丁。(2分)(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1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分)(4)维护世界和平。(1分)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中找出两位人物即可。第(2)问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中第一个分句说明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主战场,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第二个分句说明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了休整的时间;第三个分句说明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不同区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由此得出结论:抗战胜利得益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第(3)问根据关键信息“1942年”“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摧毁法西斯”可以判断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4)问根据材料四可知联合国起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11.(2017江苏苏州,32,6分)与世界历史上前几次全球化相比,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材料一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二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际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历史事件。(2分)(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2分)(3)从材料三“全球化进程”的漫画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综上所述,当今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是什么?(2分)答案(1)事件: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2分)(2)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创新;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2分)(3)信息:发达国家(或西方强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获利更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1分)战略:“一带一路”建设。(1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开始于地中海沿岸的文艺复兴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则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第(2)问,认真阅读材料可知,材料有四句话,正好反映了全球化的四个动力。根据第一句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得出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根据第二句话“……多国公司和全球公6司”可以得出跨国公司的发展;根据第三句话“技术缩短了……”可以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据第四句话“国际贸易的升幅……”可以得出国际贸易的增长。第(3)问,根据这三幅漫画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它们在全球化中处于有利位置,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双方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以及新闻常识可知,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为“一带一路”建设。题组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1.(2018湖南长沙,22,3分)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世界》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指的是()A.两极格局形成B.经济全球化趋势C.美国成为全球霸主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D本题考查20世纪晚期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据题干关键信息“目前正在经历”“现代史上”“权力转变”“群雄竞起”,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群雄竞起”指的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选D项。两极格局与“群雄竞起”不符,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是“权力转变”,排除B项;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与“群雄竞起”不符,排除C项。2.(2017湖南长沙,22,3分)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其他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描述反映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的局面D.多极格局答案C从“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信息推断这是在两极格局结束之后,故排除A、B两项;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并没有形成,故排除D项。3.(2017湖北黄冈,21,2分)1944年,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194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十二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1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