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类型:适用专业:总学时数: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二、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该课程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来展开教学。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过渡;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有关理论,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有关道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实训)学时16应开实验(实训)项目个数4序号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要求学时分配实验(实训)类型备注1演绎大学生活必做4综合性2理性爱国必做4综合性3择业与就业必做4综合性4依法治国必做4综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上,从多方面获得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求学生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和研究,逐渐体验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并教育学生怎样认识自我价值,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思考、判断,怎样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等。教学形式采用课堂讨论、材料分析、课件制作等方式,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四、教学学时分配章次各章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实训)讨论习题考核其他小计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448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44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246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4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44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2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448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44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448合计321648五、教学内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什么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及怎样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通过本课的讲解,使学生喜爱这门课,参与这门课。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能了解大学和大学生活的特点,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教学重点:大学生怎样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教学内容: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历史新使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明确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人生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人生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容。教学难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实现;长期理想与近期理想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和学习,要求学生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认识其具体性、历史性,进而实现对爱国主义这一概念的科学、准确、系统的掌握。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爱国主义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的特征表现和要求,认识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本质上是一致的;明确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发展;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教学重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历史性、民族性;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大学生怎样理性爱国;中国人的主权意识与海权观念。教学内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懂得人生环境及其在创造人生价值中的作用,并且学会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学重点:人生目的及其分类;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教学难点:人生的目的选择与意义体验;正确树立“三观”。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道德的一般理论,掌握道德的基本内涵、产生发展的历史功能、作用。通过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认识到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要性,从而使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被发扬光大。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认识集体主义的本质和作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履行自己对社会和集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自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努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道德的内涵、功能、作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如何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内容: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公共生活中发生的道德现象和出现的法律问题,认识到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学基本要求: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主要调控手段,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了解和掌握,从而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教学重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规范。教学难点:从遵守社会公德谈吃亏还是占便宜;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大学生与网络。教学内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认识职业道德的含义、特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深刻把握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道德中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探讨爱情与美好人生的关系,认识婚姻家庭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了解作为公民道德重要内容之一的家庭美德,掌握我国《婚姻法》中结婚和离婚的法定条件以及对家庭关系的基本规定。总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问题,做一个有道德、懂法律、爱生活的人。教学重点:大学生怎样对待校园爱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理解各个主要部门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特征,了解法律制度的主体和基本步骤,懂得法律的遵守、执行和适用都是法律实施的方式,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自觉守法的意识和习惯。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必然性和艰巨性及主要任务,从而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教学重点:大学生须具备维权意识;掌握基本法律常识的意义。教学难点: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读。教学内容: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宪法的概念与特征,初步理解宪法的作用与精神。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实体法的几个主要部门(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的调整对象、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和习惯。掌握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认识程序法的意义,了解证据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诉讼程序的基本运行。教学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的概念与特征,宪法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难点: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否也要守法。教学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考核方式:考查本课程成绩构成比例: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作业20%+期末考试成绩70%。七、推荐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推荐使用教材: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主要参考书目:[1]唐凯麟,思想道德修养,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林德,法律基础教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吴祖谋等,法学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傅显捷,王久渊,创造美好的大学生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王东莉,大学生修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八、课程有关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其它四门课关系密切。《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为本课程提供方法论、理论原则和政治导向。《中国近代史纲要》及《形势政策》课为本课程直接提供历史和现实材料,本课程和其它学科也密切融合。它的体系建立在众多的学科基础之上,以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人才学、美学、历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又为学生顺利学好其它课程提供精神动力,鲜明体现了本课程思想性与知识性统一、科学性与针对性统一、系统性与多学科融合性统一的特点。本大纲主撰人:审稿人:完成时间: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1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