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行情高涨莫让“高热病”同行
行情高涨莫让“高热病”同行盛夏将至,猪价行情看涨,而气候也变得高温高湿,我们在服务走访过程中不少猪场反映这样一类病猪增多:多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40℃~42℃。眼结膜潮红、充血,有多量黏性、脓性分泌物。粪便干硬,先便秘、后排脓性血便。小便短赤、尿液呈茶色或酱油样颜色。常见耳、颈下、四肢、腹下及会阴部等被毛少的部位皮肤发红或有出血斑点。呼吸困难、咳喘、消瘦、贫血、四肢无力、部分猪有神经症状。母猪出现不孕、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仔猪病程通常较短,约1周左右,育肥猪和母猪病程多在2~3周。仔猪、生长猪发病多,死亡率高。疑似“高热病”有所抬头,“高热病”对猪场危害毋庸置疑,应做好综合防控。1知己知彼,充分认识“高热病”我国从建国起到上世纪80年代,猪发生高热的疾病主要为猪瘟、猪肺疫、猪丹毒;1977年后,全国十五个省又大量暴发“红皮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病”,到80年代中期发病达到高峰;90年代以后,高热病除增加了附红细胞体以外仍以此3种猪病、弓形虫感染为主;2000年以后,随着免疫抑制性病原猪蓝耳病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PCV)的广泛传播,猪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发生很大的变化,猪瘟免疫失败,“呼吸道病复合体”(PRDC)成为主要危害,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株的出现,导致全国多省份大规模出现急性高致病性蓝耳病特征性疾病,同年8月农业部把此次疫情定名为“猪高热病”。不难看出“高热病”并不是某单一病原引起疫病,而是以免疫抑制性病原特别是蓝耳病毒感染为主的多病原混合感染,主要涉及病原有: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细小病毒、圆环病毒、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放线菌、链球菌、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等。发病症状相同的高热病,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养殖场所分离到的病原有所不同,但均是几种细菌、病毒或血液原虫混合感染所致。2针对“高热病”,“战略”很重要任何疾病都是一个过程,是致病因素与机体抵抗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机体就会表现为发病。而我们对疾病的防控其实是协助机体战胜致病因素。在防控“高热病”的过程中,需“战胜”多种病原,采取何种“做战方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两清除,一提高”的策略,一方面降低外界病原浓度、控制继发感染;另一方面从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入手,很好的解决高热病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抑制、免疫失败,具体内容如下:清除外环境(1)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加强人车进出猪场的管理,尤其是运猪车的管理,防止病原进入猪场;控制病原在场内的传播以及降低猪群环境中的病原浓度,在做好消毒的同时做好灭鼠灭蝇灭蚊工作。(2)严格实施全进全出:针对全场清群及引种驯化;各个生产环节转群前彻底清洗消毒栏舍并干燥。(3)做好全进全出基础上,实行优进全出:a、针对保育阶段疾病高发实施五级淘汰,即第一级:分娩当天,调整窝仔数,调整的目标是舍内每窝平均有11.5头仔猪,对最弱小的仔猪(低于0.9kg)实施安乐死,不必尝试救护早产仔猪,注意不要让仔猪的血污染到设备、设施或其它仔猪;
本文标题:行情高涨莫让“高热病”同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1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