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浙江中职·面向人人试题
2018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项目语文赛项试卷出题人:奉化职教中心王春雨一、情境性理解与运用(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A.至于种种关于“文化失落”“人文精神失落”的喟(kuì)叹,透出的多是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B.亲情是田野舐(shì)犊的老牛,刻骨铭心;爱情是草丛缠绵的蜗牛,相濡以沫;友情是草原成群的犀牛,风雨同奔。2018,愿你珍惜拥有!C.由于同行的作梗,老王生意一落千丈,倔强的他本想东山再起,但拗(ǎo)不过儿子的坚持,关门歇业,重新过起拮据的日子。D.一个美丽女子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日子会是怎样?我很难知晓。只有她清澈的如莲般的笑靥(yè),让我窥见两个字:洁净!2.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错别字,下面四个广告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B.C.D.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她们闹小脾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B.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C.但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D.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你别打扰她,他正在算账..呢。要是无聊事,他可是要找你算账..的。B.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能醉生梦死。C.表面上是水沸腾..了,其实是他的心沸腾..了。D.你的心里黑暗..,世界就变得黑暗..;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关照了自我。5.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翘着我的房门___“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A.,B.。C.:D.——6、下列语句中运用比喻不妥的一句是()A.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跨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传来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7、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A.语序不当B.搭配不当C.表意不明D.成分残缺8.下列情境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去年国庆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B.所有这一切都煞费苦心,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浑成的点睛之笔。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D.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9.《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A.路漫漫其修远兮B.虽九死其犹未悔C.长太息以掩涕兮D.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0.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A.李太白B.杜子美C.苏轼D.青莲居士11、《登高》一诗中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2、下列哪句诗可以用来描述这幅中国画()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C.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D.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13、下面是四种不同情境的讲话,且都与“笑”有关。根据情境推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初次见面时的讲话:我不会讲话,您可别见笑。B.再次遇到朋友的讲话:去岁路过贵地,本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C.接受别人礼物的讲话: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D.在追悼大会上的讲话:凶手被抓捕,正气得弘扬,但愿我们的英雄含笑九泉。14、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那位女士的回答是()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他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委婉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A.嗨,您害人又害己啊!B.看,没见写着“禁止抽烟”!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岸边人工的椰子树,则闪耀着各种色彩,忽而鲜红,忽而碧绿,忽而金黄,给这________的漓江夜景,又增添了几分仙姿。河岸碧绿的灯光,恰到好处地投射到一棵棵桂树、铁树、棕榈树上,树身________如玉雕一样________。绿树丛中,偶尔又有几束紫色或红色白色的灯光,又映出花一样的树,仿佛满树皆花,而这树影又投射在水中,乘船________其中,真有进了水晶宫的感觉。A.五颜六色就光洁莹润遨游B.琳琅满目竟晶莹剔透徜徉C.灯火辉煌便玲珑剔透漫游D.灯火通明正璀璨夺目徘徊16、下列哪句诗表现的是芒种时节,气温偏高,炎热的夏天开始,而南方即将进入连绵阴雨的季节()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C.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D.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二、阅读(每题3分,共33分)◎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第17-19题。当下,“文化复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若问及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恐怕还真有不少人回答不出来。无疑,谈文化复兴首先要有“文化”,倘若从来一直没有“文化”,又何谈复兴?其次还要考虑,即便有文化,如果这种文化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也难以谈得上复兴。就此而言,中华民族是有资格谈文化复兴的,虽然其始终处于盛而衰、衰而盛的坎坷链条之中,却顽强地保持着文化的连续性。其实对于“复兴什么”的回答,关键取决于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前苏联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一分为三:器物层面,即生产、生活工具层面;组织层面,即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层面。若将文化作如是观,那么我们可以知晓,就器物与制度层面而言,我们无需复兴,因为它们早已湮灭于历史的进程中。因此,我们无需复兴诸如独轮车、犁、耙等器物工具,也无需复兴古代的分封制、科举制等组织制度。这样看来,文化复兴就自然聚焦于精神、价值层面了。……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文化复兴,既非哪一段,也非哪一派,而主要是复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复兴的是无数先哲的经历史过滤沉淀下来的智慧精髓。概括起来,我们的文化复兴至少应主要包含以下诸方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包容品质;崇尚团结、维护统一的优良传统;天人合一、物我共存的生态理念;协和万邦、和平相处的政治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仁爱、中庸的处世智慧;空灵、中和的艺术精神。倘若不明了文化复兴的含义,以为把古人的东西全盘托出重新包装就是“复兴”,势必造成庸俗化理解甚至亵渎文化复兴。当然,文化复兴要继承,更要发展和创造,注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只有把文化理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精髓同现实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开拓新的文化空间,我们才能真正达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17、下列关于“文化复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化复兴虽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人们对复兴什么在认识上普遍模糊。B.文化复兴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文化,其次还要考虑这文化是否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C.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有资格谈,因为中华文化在民族盛衰发展中顽强保持着连续性。D.文化复兴无需复兴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文化,应聚焦于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文化。18、前苏联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面。()A.器物层面、价值层面、精神层面B.器物层面、组织层面、精神层面C.器物层面、组织层面、价值层面D.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民族只要弄清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实现文化复兴。B.如果按马氏观点将文化一分为三地看待,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应有三个层面。C.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看本民族精神层面文化,我们的文化复兴选择哪段哪派皆可。D.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我们才能达成民族文化伟大复兴。◎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第19-21题。材料一:纽可门发明了抽水式汽轮;瓦特研究了纽可门的发明,但没有沿着他的这条路往下走,而发明了热蒸汽机;狄塞尔研究了瓦特的外燃机原理,也没有沿着瓦特的思路研究下去,而发明了内燃柴油机。材料二:牛顿是世界上嘴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10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20、下面哪句诗与材料一表达的意思一致?()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21、根据材料二,可得出以下结论()A.人才多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B.只有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取得成功。C.良好的习惯,会让人有更多收益。D.伟人也会有缺点。22、根据这两则材料,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只有创新,才能前进。B.对人类做出了贡献,才能名留青史。C.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D.恶劣环境的磨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第23-25题。【甲】2017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近日在德国莱比锡揭晓。中国出版的《虫子书》和《冷冰川墨刻》,以精湛的印刷技艺与卓越的艺术品质,,分别荣获“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和荣誉奖。【乙】“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是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已有近百年历史,代表了当今世界书籍艺术设计的最高荣誉。“世界最美的书”的评判要求,强调书籍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和制作工艺与技术的完美统一。【丙】2010年由某出版社新版《诗经》获“世界最美的书”金奖。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评选中因其装帧典雅、质朴而不失创意获得专家们的青睐。23.填入材料【甲】空白处最恰当的短语是()A.典雅的装帧设计B.精湛的印刷技艺C.完美的艺术效果D.深刻的思想内容24.如要举行“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依据以上三则材料,选出对评选意义表述不恰当的一项:()A.追求卓越的艺术品质B.提升书籍的设计水平C.发扬执著追求的精神D.弘扬中国的古典文化25.根据以上材料,某出版社新版的《诗经》获得“世界最美的书”金奖的原因不是因为()A.典雅质朴的装帧B.富有创意的设计C.《诗经》是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D.书籍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和制作工艺与技术的完美统一◎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第26-27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
本文标题:浙江中职·面向人人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2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