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限时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2、3、4、5、6、7、8、22、27易、易、中、中、中、中、中、中、中、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9、10、11、12、13、14、15、16、26、27、29易、易、中、中、中、中、中、中、中、中、难文化创新17、18、19、20、21、23、24、25、27、28、29易、易、中、中、中、中、中、中、中、中、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藏医药浴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仪式信仰、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中国“藏医药浴法”入遗()①为各族人民提供持续的认同感②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见证③丰富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④有利于承袭和弘扬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B中国“藏医药浴法”入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见证,有利于丰富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②③正确;中华文化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不能为其他国家各族人民提供认同感,①错误;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也有落后的、腐朽的,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不是承袭,④错误。2.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精美的德化瓷历来是我国贸易重要输出品,自宋元以来,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我国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作出了贡献。这表明()①德化瓷推动了文化交流方式的变革②商业贸易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③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C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说明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③正确;德化瓷历来是我国贸易重要输出品,为我国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作出了贡献,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正确;德化瓷是通过商业贸易进行文化传播的,文化交流方式并未发生变革,①排除;大众传媒才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错误。3.中国人过春节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西方人过圣诞节要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③不同的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各民族的文化是不会相互交融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中西方不同的民族节日,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排除①;各民族文化应相互借鉴、相互交融,④错误。4.如今,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的移动支付技术,开始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满足中国游客的海外支付的同时,为当地人带去便捷、高效的支付新方式,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本地钱包”。移动支付技术走向世界的文化价值有()A.提高移动支付技术的价值B.丰富各国人民的商业文化C.创新中国文化传播的手段D.传播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解析:B移动支付技术走向世界的文化价值在于能够改变人们的支付观念,丰富各国人民的商业文化,B正确;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移动支付技术走向世界不能提高移动支付技术的价值,A错误;材料未涉及创新中国文化传播的手段和传播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念,C、D不符合题意,排除。5.在全球华人喜迎新春之际,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的门口也贴出了一副春联。这副春联的上联是:丹凤呈祥龙献瑞,下联是:红桃贺岁杏迎春。并且,门口还摆出挂了小红灯笼的红梅树,与春联一起烘托出过年气氛。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首相官邸贴春联。从中感悟到()①中国文化已经得到世界更多国家的认同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文明因交3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④各国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在全球华人喜迎新春之际,英国首相官邸也贴出了一副春联,这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说明各国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③④正确;中国文化已经得到世界更多国家的理解而不是认同,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错误。6.在中国戏曲“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戏曲”不应该翻译为ChinaOpera,而应该直接翻译为Xiqu,因为Opera表达的是西方偏重情节架构的戏剧形态,而中国戏曲还包括程式、声腔及众多剧种。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②看到了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各自的特殊性③拒绝西方文化影响,凸显强烈民族自尊心④用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掩盖了自身的世界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民族性特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①②正确;③中“拒绝西方文化影响”说法错误;④不是题干观点的合理性。7.元稹有诗云:“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胡舞风行于唐代朝野,胡舞的传入引起了中土乐舞的变革,对中国后来的舞蹈和戏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告诉我们()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材料中的“胡舞风行于唐代朝野,胡舞的传入引起了中土乐舞的变革,对中国后来的舞蹈和戏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未体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④正确,①与题意不符;②说法错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8.央视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找明星演历史小剧场,加上博物馆馆长的解说,向观众讲述传奇宝藏的前世今生,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开播即秒红。播出后立即掀起年轻人学习历史、参观博物馆的热潮。这说明()①融合流行文化,是文化传承的根本②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助推文化传承③挖掘历史资源,能增强文化认同感④借助技术手段,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关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题干表明,挖掘历史资源,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助推文化传承,4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融合流行文化,并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④错误,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9.某市试点推进“共生院”模式以解决宜居和发展问题。“共生院”包含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后,利用腾退空间完善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引入新居民或者游客居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该模式认识正确的有()①“共生院”模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②新老建筑共生有利于创造美好的生活场景③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是文化发展的目的④新老居民间的交流沟通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对老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后,利用腾退空间完善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引入新居民或者游客居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该模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有利于创造美好的生活场景,①②正确;推进“共生院”模式以解决宜居和发展问题,实现经济价值不是文化发展的目的,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10.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古老的故宫博物院也将引进5G技术,为游客和网络观众提供全方位数字服务,世界各地的文物医生和考古学家可以远程开展文物修复的会诊或考古调查。打造“5G智慧故宫”()①表明新技术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②在实践中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③发挥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④有利于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故宫博物院利用5G技术,为游客和网络观众提供全方位数字服务,这发挥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③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①排除;此举并不会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②排除。11.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属于文化自身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是()①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得世界范围内接受孔子学说的人逐渐增加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③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④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物质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互联网技术属于科学技术,五四运动属于思想运动,二者都属于文化自身的因素,①②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政治范畴,排除③;④体现的是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5排除。12.我国很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对此,有学者表示,“开发”是个野蛮的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不使用“开发”一词,联合国用的是“利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活化”。“开发”与“活化”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①“开发”偏重于经济效益,“活化”重视文化的传承②“开发”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活化”割裂了二者的联系③“开发”是虚无的,“活化”是复古的④“开发”可能破坏文化遗产,“活化”有助于在继承中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A材料中“开发”注重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可能破坏文化遗产,相反,“活化”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助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①④正确;②错误,“活化”没有割裂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③错误,“开发”并不代表虚无主义,“活化”也不是复古主义。13.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每逢中秋,海内外华人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赏明月、吃月饼、点花灯,共同企盼美满与幸福。这表明,传统文化()①具体内涵亘古不变②具有相对稳定性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总是充满着正能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中秋节的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符合题意;“每逢中秋,海内外华人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赏明月、吃月饼、点花灯”,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①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传统文化才充满正能量,④说法错误。1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乡村振兴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D乡村振兴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维系民族生6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④正确;①颠倒了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排除;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③错误。1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愿意死后捐献器官的人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少。这说明()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改造或剔除③传统文化如果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作用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因而应该予以改造或剔除,②入选;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愿意死后捐献器官的人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少,说明传统文化如果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就会阻碍社会进步,③入选;材料未涉及思想运动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也未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文化发展的关系,①④排除。16.中国传统婚嫁礼仪包
本文标题:(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限时检测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5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