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9年百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四)(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用直径...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涂黑.)1.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B)A.商朝夏朝西周B.夏朝商朝西周C.商朝西周夏朝D.西周商朝夏朝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这部史学名著是(D)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3.如图所示的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这一工程是(C)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赵州桥4.“绝望的道光帝被迫派人与英军签订屈辱条约,他也就成为中国唯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屈辱条约”指的是(B)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5.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当时社会上的一批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C)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2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6.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刊发该文的杂志是(B)A.《民报》B.《青年杂志》C.《时务报》D.《国闻报》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汇总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D)A.工业结构合理调整B.管理水平显著提高C.资本投入迅猛增加D.列强暂时放松侵华8.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相继当选“感动中国”人物时,整个民族震撼于他们那种“国为重”、挺起民族复兴大业坚实脊梁的精神!与两位科学家共同经历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且堪称“民族脊梁”的是(A)A.邓稼先、焦裕禄B.邓世昌、林则徐C.杨靖宇、赵登禹D.黄继光、邱少云9.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C)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B.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C.中美签署《联合公报》D.中美签署《建交公报》10.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新的形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作出了科学回答.这个回答是(D)A.中国梦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11.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C)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D.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12.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主要是因为(A)A.革命思想和精神传遍欧洲大陆B.引发欧洲大陆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C.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D.打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堡垒俄奥普1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这一弱点是(B)A.沙皇的残暴统治B.农奴制度C.对外战争失利D.南北经济矛盾14.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其中试验性疗法的最大特点是(A)A.国家干预经济B.“以工代赈”C.自由竞争D.以重工业为主15.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西欧为摆脱“卒子”地位采取的重大举措是(B)A.加入北约组织B.组建欧共体3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加入国际联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材料三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死一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请举两例说明.(2分)答:开明的民族政策.举例: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朝对回纥、靺鞨、南诏首领的册封等.(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和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历史事件各一例.(2分)答:抗击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平定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言之有理即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分)答: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言之有理即可)(4)党的十九大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综合以上问题,你有何感悟?(2分)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捍卫国家主权.(言之有理即可)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4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所开创的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2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主要经历了哪些挫折?(2分)答: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挫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分)答:作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3)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面对艰难曲折的恶劣环境,要善于总结,勇于奋斗.(言之有理即可)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在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5材料四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请回答:(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2分)答: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运输革命: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或富尔顿发明的轮船).影响: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1分)答:时代:电气时代.成果:汽车或飞机.(言之有理即可)(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1964年我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什么?(1分)在生物科学方面,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1分)答:重大突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科学家:袁隆平.(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2分)答: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题:(百色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模拟试卷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7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