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
1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三单元1.易错字音自传.(zhuàn)乞.(qǐ)食筹.(chóu)办玄.(xuán)妙捕.(bǔ)拿孕.(yùn)育宰.(zǎi)割鲜.(xiǎn)为人知开拓.(tuò)大厦.(shà)奠.(diàn)基燕.(yān)然勒功元勋.(xūn)颤.(chàn)抖彷.(páng)徨殷.(yān)红挚.(zhì)友至死不懈.(xiè)当之无愧.(kuì)胡髭.(zī)鬈.(quán)发滞.(zhì)留禁锢..(jìngù)轩.(xuān)昂颔.(hàn)首甲胄.(zhòu)长髯.(rán)藏污纳垢.(gòu)滂沱..(pāngtuó)膝.(xī)盖刹.(chà)那间2.易错字形学籍.彷徨..选聘.鞠躬尽瘁.署.名仰慕.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马革裹.尸直戳.要害黝.黑酒肆.犀.利名誉.堕.落卸.下3.多音字燕yàn(燕子)yān(燕京)拓tuò(开拓)tà(拓本)宿sù(宿舍)xiù(星宿)xiǔ(一宿)拧níng(拧毛巾)nǐng(拧螺丝)nìng(拧脾气)4.形近字衰(shuāi)年老力衰衷(zhōng)热衷名利哀(āi)哀兵必胜偶(ǒu)偶然遇(yù)不期而遇隅(yú)一隅之地誉(yù)沽名钓誉誊(téng)誊写堕(duò)堕落坠(zhuì)坠地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截然不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2马革裹尸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麻木不仁黯然失色广袤无垠无可置疑相提并论无地自容轻举妄动1.排比:“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2.夸张:观众的吼声几乎能把滂沱大雨压下去。1.对比:如《邓稼先》中作者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作对比,更加突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2.欲扬先抑:如《列夫·托尔斯泰》前面五段都是写托尔斯泰如何丑陋、平庸,甚至粗鄙,为下文刻画托尔斯泰眼睛的犀利、灵魂的伟大张本。1.体现爱国情怀的古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2.赞美少年的名言: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顾况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梁启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1.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2.《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作品有《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伟大的悲剧》等。二、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3A.自传.(chuán)乞.食(qǐ)筹.办(chóu)B.宰.割(zǎi)奠.基(diàn)殷.红(yīn)C.滞.留(zhì)酒肆.(sì)黝.黑(yǒu)D.滂沱.(tuó)膝.盖(xī)堕.落(zh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B.当之无愧截然不同家喻户晓锋芒必露C.引人注目知人之明妇孺皆知马革裹尸D.轻举忘动粗制滥造鹤立鸡群正襟危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盲人刘超常年教盲人按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传授绝活,现已培训了300多人。B.本市民办初中自主招生首次采用面谈方式,在小升初面试现场故意扔了一张餐巾纸,结果只有极少数同学捡起,97%的学生失分。C.发达地区不为农民工提供子女随父母的上学机会,缺乏为打工人群提供的社会服务,导致大量的农民工的孩子缺乏父母照顾,缺少社会福利。D.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3分)作为一名对文字有着特殊情感的语文教师①张丽钧力求以自我对语言文字的痴迷带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痴迷②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她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教学上勇于标新立异。她把课堂搬到桃花盛开的公园,让同学们寻觅“春天的芳踪③编组成题为④阅读春天⑤的习作集,在校园广为传阅⑥创办“蓝青文学社”,定期向正规发行的报刊投稿,不少作品在《中华文学选刊》《中学生周报》《唐山劳动日报》等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①②③④⑤⑥A。,”,“”;B,。”,《》;C。。,”《》,D,,,”“”,6.选出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2分)A.《鲁迅自传》——鲁迅——《呐喊》B.《邓稼先》——杨振宁——《杨振宁文集》4C.《第一千个球》——贝利——《贝利自传》D.《列夫·托尔斯泰》——斯蒂芬·茨威格——《三作家》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新闻链接】王大姐收到一包裹,是今年刚到上海某大学读书的儿子小刚寄来的。同事们猜测是他儿子特意买了礼物寄给王大姐尽孝心的,于是都围着看。没想到包裹一打开,里面竟是一堆脏衣服,从里到外一共七套,连内裤、袜子都没落下。大家看到后,都一脸尴尬,可王大姐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说:“我儿子长这么大没洗过衣服,我就让他把脏衣服寄回来,等我洗好晒干后再给他寄回去,反正现在快递也方便。”(1)看了这则新闻,相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和感悟。那么,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刚和王大姐说呢?(每句话不超过50字)(3分)(2)该新闻在校园里引起了很大反响。为此,学校团委决定在星期六下午三点召集各班团支部书记开会,就“中学生如何搞好学习与家务的关系”进行讨论,会议地点定在行政楼一楼团委办公室。请你为校团委拟写一则会议通知。(3分)二、阅读(41分)(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3分)①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日俄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②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8.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在选文中画出来。(2分)59.体会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0.怎样理解鲁迅在仙台学习期间,由于看了一场电影便作出“弃医从文....”决定的行为?(3分)11.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几次重大转折?分别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大师治学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6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12.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13.本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既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14.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2分)15.文章第⑦段中的画线句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是如何表达的。(3分)16.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偷咖啡的孩子汤小小①1961年的那个冬天,对他来说很寒冷,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这就意味着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②失去工作的父亲,一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日借酒消愁,变成了一个酒鬼。只要他稍不听话,父亲便大发雷霆,挨打就像是家常便饭。③12岁那年的圣诞夜,家家灯火璀璨,美食飘香。唯有他的母亲因借不到钱而愁眉不7展,父亲大发雷霆,骂他们都是笨蛋。无奈的母亲只得驱赶他们到街上玩,肚子饿得咕咕叫的三个孩子,发现一家商场门口的促销商品琳琅满目。一个念头瞬间在他的内心产生,他让弟弟妹妹先回家,而自己一
本文标题:(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78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