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地理 八下 南方地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归类探究类型之一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区位优势如图所示,长江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带及西部地区构成了()A.“Z”型格局B.“S”型格局C.“T”型格局D.“H”型经济格局【解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D类型之二了解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关系(2018·襄阳)港澳台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三地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港澳台都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②港澳分别位于珠江口的西、东两侧③港澳被誉为“东方明珠”④香港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⑤台湾的经济类型是外向型经济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⑤D.②③⑤【解析】港澳台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关于三地的叙述是:①港澳台都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②港澳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③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东方明珠”指的是上海电视信号塔;④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⑤台湾的经济类型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故①⑤叙述正确。故选C。C类型之三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B.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D.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加工—进口—出口型经济【解析】台湾省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省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是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台湾大量进口原料,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B类型之四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最主要优势是()A.气候温暖湿润,鱼米之乡B.著名的侨乡,位置优越C.劳动力丰富且工资高D.矿产资源丰富【解析】从珠江三角洲邻近香港、澳门、东南亚和南海的位置优势,多侨乡的人文优势,及国家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等方面加以判断分析。B限时集训一、单项选择题1.(2016·咸宁)位于“鱼米之乡”的咸宁市,主要受惠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A.夏季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少雨C.冬季寒冷干燥D.冬季温暖湿润(2018·广东)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如图),完成2~4题。2.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鄂、湘、赣B.黔、蜀、渝C.皖、浙、沪D.苏、鲁、豫3.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D.长江下游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4.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AAB5.(2017·长沙)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有关香港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珠江口东侧B.国际重要金融中心C.以博彩业为支柱产业D.国际重要交通运输中心6.(2017·绥化)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A.博彩旅游业B.旅游业C.服务业D.商业(2018·苏州)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线路总长为55公里。大桥集路、桥、岛、隧道为一体,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由现在的3小时缩短到20~30分钟内,将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的距离。读图回答7~8题。CA7.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合作模式是()A.前店后厂B.前厂后店C.世界办公室D.世界工厂8.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珠江口水域的渔业发展B.加强港珠澳区域间的经济合作C.发挥物流业在澳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D.深圳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AB(2018·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区域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科技创新是该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图1示意广东省珠江口地区及深圳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工业构成,据此完成9~11题。9.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东莞D.中山10.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比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A.农产品加工业B.纺织工业C.电子电器工业D.机械制造工业11.面对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本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能源B.交通C.人才D.市场BCC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B.地形以平原为主C.居民以高山族为主D.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13.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A.重要的枢纽位置B.国际金融中心C.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发达DC(2018·石家庄)每逢清明节,许多祖籍福建的台胞纷纷踏上故土祭祖。如图为台湾省略图。读图,完成14~16题。14.台湾省()A.北临南海B.全部位于热带C.与贵州省隔海相望D.由台湾岛及周围岛屿组成15.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A.山脉东西走向B.地势西高东低C.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D.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16.台湾同胞纷纷回大陆祭祖,说明()A.大陆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B.大陆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C.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D.两地祭祖风俗习惯不同DDC17.(2017·威海)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②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桉树是最著名的树种③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④出口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2017·邵阳)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下列有关台湾省叙述错误的是()A.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B.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C.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D.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CA19.(2018·资阳)读台湾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台湾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B.火烧寮是中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因为它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C.台湾的地势是东高西低D.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B二、综合题20.(2017·郴州)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A是_____山脉,同时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_____坡(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_____盆地,其内部的_____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秦岭迎风四川成都(2)C为_____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_____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D为_____(填城市),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与管理模式,该区域的_____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3)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简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贵云南广州外向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21.(2017·柳州)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展示了某岛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并说明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区域。材料二:老师又展示了该岛的水系分布图(图乙)。(1)这节课学习的区域是我国______省的主体。(2)读图可知,该岛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选填“东”或“西”)部,其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地名)。(3)结合两幅图分析,推测出该岛山脉呈________________走向。(4)结合年降水量和地形特征分析,得出该岛森林、____________、水资源丰富。(5)甜菜性喜温凉,甘蔗性喜湿热,结合图中信息,本岛适宜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台湾东火烧寮东北—西南水能资源甘蔗22.(2018·连云港)读“广东省及其周边略图”(图1)和“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春节期间,广州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而北方的哈尔滨却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2)图1中所示工业基地甲是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它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3)香港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香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一条即可)(4)目前,广东省和香港形成了粤港合作模式:祖国内地发展制造业,香港则重点发展__________。(5)香港地狭人稠,用地紧张,“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____________,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纬度因素珠江三角洲资金(或者技术、管理)服务业填海造地
本文标题: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中考地理 八下 南方地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1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