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六年级数学下册 4 比例 2 反比例课件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比例4.2反比例教材第47~51页课题引入小游戏:西岔沟的李爷爷捡自己果园里最大的苹果摘了30个,准备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说出小朋友的人数,请同学们回答分得的苹果个数。小朋友数12345……每个小朋友的个数3015107.56……从这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教学新知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教学新知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量?(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从上表可以看出,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的高度是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大而不断变小的,而且水的高度与杯子的底面积的乘积总是一定的。例如:30×10=20×15=15×20=...=300教学新知积300,实际就是倒入杯子的水的体积。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就是:底面积×高度=体积(一定)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知识要点在上面的实验中,高度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量,高度与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y=𝑘(一定)教学新知做一做:(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说一说这个积表示什么。(3)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表中有每天运的吨数和运货的天数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300×1=150×2=100×3=……=300积表示总吨数。成反比例,因为它们是一组相关联的量,一个变化,另一个也随着变化,并且它们的积一定。教学新知试一试:1.给一间长9m、宽6m的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地砖数量如下表。所需地砖数量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为什么?成反例,因为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的地砖的块数是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积都是540000。教学新知试一试:2.食品加工厂准备把一批新酿的醋装瓶运往商店。所装瓶数与每瓶容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为什么?成反例,因为每瓶容量和所装瓶数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乘积都是300000。教学新知例一:长方体的体积一定,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吗?说说理由。【解析】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这两个量是否关联,要看两个量的变化是否相反,还要看两个量的乘积是否相等。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题中告诉了体积一定,而底面积和高又是一组相关联的量,是乘积的关系,所以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方法小结】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两个量是不是积的关系,并且积是不是一定的。教学新知例二:根据时间、路程和速度写出三个等量关系式,并说一说在什么条件下相关联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解析】根题意可以写出三个等量关系式,即: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在时间=路程÷速度中,如果时间一定,则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在速度=路程÷时间中,如果速度一定,则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在路程=速度×时间中,如果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课堂练习1.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3)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4)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比例;(3)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比例。2.判断(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正正反√√×√课堂练习(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3.下表是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时,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个20304060……加工的时间/时12864……×√√√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的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课后习题1.填空。(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2)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相关联随着变化相对应比值正比例关系𝑦𝑥=𝑘(一定)相关联随着变化相对应积反比例关系xy=k(一定)课后习题2.判断题。(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课后习题(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3.选择题。(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BC课后习题(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4.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A、BC成正比例,因为台数与总价是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比值是一定的。成正比例,因为总数和捆数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比值一定。课后习题4.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不能比例,因为已行的路程和未行的路是和差的关系。成正比例,因为分数分子与分母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因为面积和宽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比值一定。成反比例,因为底面积和高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积一定。课后习题5.地板砖的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地板砖的面积(平方米)0.50.81……用砖块数400250200……(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表中第一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3)上面所求出的积所表示的的意义是(),地板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的()是一定的,所以地板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地板砖的面积用砖块数用砖块数地板砖的面积200200铺地面积积成反比例课后习题6.下面题里的数量成什么关系?你能列出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1)小红看一本儿童小说,每天看12页,10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15页,8天可以看完。(2)一种螺丝钉,20个重30克。一盒这样的螺丝钉是600克,一共有400个。成反比例,总页数=每天看的页数×天数成正比例,每个螺丝钉的重量=总重量÷数量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下册 4 比例 2 反比例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6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