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湖心亭看雪课件2 新人教版
12湖心亭看雪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景区由以下景点构成。一山(孤山),两堤(苏堤、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展示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去西湖的湖心亭欣赏一番雪景。张岱湖心亭看雪杭州西湖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景区由以下景点构成。一山(孤山)两堤(苏堤、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西湖孤山蘇堤白堤阮公墩小瀛洲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锋夕照柳浪闻莺南屏晚钟平湖秋月曲院风荷三潭映月双峰插云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山阴人。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二、预习检查、了解作者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1、小组合作,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词语、疏通文意。2、同学两两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翻译。其它同学闭上眼睛联想画面。三、初读文本,文画结合诵痴景1、我能读得准:是日更定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崇祯挐一小舟毳衣炉火雾凇沆砀(gēng)(gèng)(qiǎng)(chóng)(zhēn)(ráo)(cuì)(sōng)(hàng)(dàng)2、我能分辨得清:1、一: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2、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3、白: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全)(一道)(这)(判断动词,是)(白色)(酒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正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人、鸟、声音都没有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一天,晚上八点了,我划一条小船,抱着细毛皮衣和火炉,独自往湖心亭看雪。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来到湖心亭,看见还有两个人铺着毡子,面对面坐着,一个小书童在温酒,酒烧开了。(他们)见到我,喜出望外,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拽着我一起喝酒。我痛快地喝下三大杯就告辞。问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现客居在这里。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下船时,船夫嘟嘟哝哝地说:“别说相公痴,还有比我们这位相公更痴的人呢。”一杯好茶需要慢慢地品,才能收获每一缕茶香,一段好文细细地品,才能体会每一个妙处。四、品读文本,身临其境说痴景用几个词形容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景物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这段文字换为“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如何?为什么?此处的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的“一”含义是否相同?四、品读文本,身临其境说痴景如果让你根据这段文字画一幅画,你觉得画成中国的水墨画好还是西方的油画好?为什么?苏轼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此刻的西湖是“浓妆”还是“淡抹”?水墨画,因为作者描绘的雪景给人一种清新淡雅之感,没有太多的浓墨重彩,与苏轼的淡妆相适宜。借这缩小的量词来表现人、物的渺小,与苍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渺小的感叹。不同。原文极力表现大自然的空阔悠远,改后无法体现。此处的三个“一”极言物与人之小,“上下一白”的“一”极言大自然之大,两相比照,景致更为奇特。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雪后西湖全景突出天地茫茫,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大”特写西湖近景描绘眼前景物渺小、微弱突出“小”字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既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寞之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奇景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独—与众不同喜—知己之乐痴—醉情自然雅趣湖心亭看雪白描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写作中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白描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描绘鲁迅:矮而瘦小的个子。一根根竖起来的头发,一字型的胡须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天净沙秋思》、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五、悟读文章,咬文嚼字品痴行文章结尾写道: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在你们眼里,觉不觉得张岱“痴”呢?为什么?张岱的痴行、痴景、痴情,醉心于雪景。体现其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而作者“独往”反映出作者什么“情怀”?(超凡脱俗孤芳自赏)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晋陶渊明独爱菊的隐逸;宋周敦颐独爱莲的高洁;唐刘禹锡独爱陋室的安贫乐道王维“独坐幽篁里的孤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文人的“独”六、拓展延伸、感悟升华资料一:简介及材料“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出自《自为墓志铭》)一个喜欢热闹,爱好繁华的纨绔子弟。资料二: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之初建都于此,称金陵。清朝建立,改金陵为江宁。资料三:明亡之后,张岱曾参加抗清斗争,后避居山中。教师小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湖中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遗世独立,高洁傲岸),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布置作业1、熟练背诵全文。2、自己尝试用白描手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改写成一段散文。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湖心亭看雪课件2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7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