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课件1
课后作业本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A.体积约为0.05m3B.质量约为5000gC.密度约为1×103g/cm3D.这名普通中学生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改变,密度也随之改变第1课时质量密度A2.(2018·宜昌)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A.把纸撕成碎片B.冰熔化成水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D.把铁丝烧红A3.(2019·连云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D4.(2018·德州模拟)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关于密度的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与m成正比B.ρ与m、V没有关系,是个恒定值C.ρ与V成反比D.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B5.(2018·邵阳一模)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D6.(2016·广东)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D7.(2019·龙东)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然后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质量为g.右156.48.(2018·苏州)将一个小物块完全放入容积为200mL的杯内,向杯中加入128g水或96g酒精都恰能将杯装满.小物块的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ρ酒精=0.8g/cm3)800.9×1039.(2019·天水)小明同学到钢铁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傅教他加工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质地均匀的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右(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算得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3)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23.1不变能力提升10.用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在左盘上放着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读数是4g,则物体的质量是()A.124gB.118gC.122gD.116gD11.用量杯盛某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的共同质量m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1)量杯的质量是g.(2)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401×10312.(2018·安顺)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容器的质量是g.0.85513.(2017·通辽)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cm3、20cm3、30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用手拿砝码27(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像,请你在图丙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像.如图所示(3)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分析原因,重新实验14.(2019·济宁)小明用同一物体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求:(g取10N/kg)(1)物体的质量;(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某液体的密度.解:(1)由图可知:G=F1=5.4N;则物体的质量:m=G/g=5.4N/(10N/kg)=0.54kg;(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2=5.4N-3.4N=2N;(3)物体的体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3=5.4N-3.8N=1.6N;液体的密度:基础巩固1.(2019·眉山)纳米陶瓷作为新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无磁性等特点,下列选项中不能使用纳米陶瓷材料的是()A.装烧碱的容器B.切割金属的刀具C.乘坐公交用的IC卡D.“C919”客机的外表涂层第2课时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C2.(2019·德州)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D3.(2019·眉山)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l7.4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40cm3D.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1.72×l03kg/m3D4.(2019·武汉)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①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⑥C5.(2018·菏泽)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g,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g/cm3.27.2102.726.(2017·毕节)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金属块是g.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kg/m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则:ρ2ρ1.(选填“>”“=”或“<”)78.47.84×1037.(2019·临沂)小明在滨河阳光沙滩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并对该鹅卵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直至天平横梁平衡.右先把最小为5g的砝码拿走,然后再向右移动游码(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g.(4)如图丁所示,鹅卵石的体积是cm3.(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g/cm3.(6)将该鹅卵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某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戊所示,鹅卵石所受浮力为N.(g取10N/kg)54202.70.28.(2017·烟台)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能力提升C9.(2019·株洲)用量筒、空瓶、小球和适量的水依次完成图示甲、乙、丙三步实验,量筒读数依次为V1、V2和V3.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小球()A.体积为V2-V1B.体积为V2-V3C.质量为ρ(V3-V1)D.质量为ρ(V2-V1)D10.(2019·菏泽)小明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矿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小明完成测量任务.(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2)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①将细线拉住矿石,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在空气中的重力G;②用细线拉住矿石,将矿石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1.(2019·苏州)测小瓷杯的密度如图所示,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液面刻度为V1;再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2;最后捞起小瓷杯并将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水未损失),液面刻度为V3,小瓷杯密度的表达式ρ杯=(用V1、V2、V3和ρ水表示).实验完毕后发现小瓷杯内的水未倒干净,则所测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不变12.(2019·潍坊)李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巧妙地测出一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A.取一根筷子,用细线将其悬挂,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悬挂位置记为O点,如图甲所示;B.将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形状,倾斜固定放置,在瓶中装水至溢水口处,用细线系紧石块,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如图乙所示;C.取出石块,擦干水分;将装水的塑料袋和石块分别挂于筷子上O点两侧,移动悬挂位置使筷子仍水平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点到两悬挂点的距离l1和l2,如图丙所示.(1)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密度ρ石=(用字母ρ水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2)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选填“有”或“无”)影响;(3)图乙所示步骤中,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实验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无偏大
本文标题: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1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