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6T 941-2017 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
ICS65.020B04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941—2017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Rulesforsupplementarycultivatedlandqualityassessment2017-04-06发布2017-07-01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941—2017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资料收集和技术准备..................................................................25现场勘查............................................................................26样品采集............................................................................37样品检测............................................................................38综合评价............................................................................49评定报告编写.......................................................................13附录A(资料性附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实地踏勘表(式样).............................15附录B(资料性附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式样).......................19附录C(资料性附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报告书(式样).................................20附录D(资料性附录)农业生产条件符合性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21DB36/T941—2017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九江市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吉安市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新余市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抚州市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华、邹绍文、涂起红、李传林、侯冰鑫、漆映雪、文建平、彭慧明、郑晓樵、谭斯坦、陶峰、张龙华、漆睿、张灶秀。DB36/T941—20171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的资料准备、实地踏勘、土壤样品采集、样品检测、综合评价等环节的技术内容、方法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境内补充耕地质量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53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889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的测定NY/T890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5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1121.24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NY/T1121.25土壤检测第25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仪法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2626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补充耕地supplementarycultivatedland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的新增耕地。3.2耕地质量cultivatedlandquality耕地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和清洁生产的程度,包括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两方面。3.3DB36/T941—20172耕地地力cultivatedlandproductivity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3.4土地整治landexploiture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3.5地表碎屑物surfaceclastics土层内一定当量直径以上的固体颗粒,包括岩石破碎物、矿物碎屑和外加固体物(建筑和田间工程残留物)等。3.6地表砾石度thepercentofsurfacegravels耕层中粒径≧1mm的固体颗粒质量占耕层土体总质量的百分数,用%表示。3.7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conformityofagriculturalcondition耕地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达到的最基本条件。包括立地条件、土壤属性、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和清洁生产程度等。3.8补充耕地质量评定supplementarycultivatedlandqualityassessment对补充耕地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定报告的行为。4资料收集和技术准备4.1资料收集补充耕地建设项目批复文件、规划图,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照片,当地土壤普查和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等相关资料。4.2评价单元划定根据补充耕地建设项目类型及地貌类型、地形部位、土壤类型、农田基础设施等划分评价单元。5现场勘查5.1核实内容补充耕地的地理位置、四至范围和土地利用现状等。DB36/T941—201735.2调查内容地形部位、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田面坡度、地表碎屑物含量和类型、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相关调查内容。若补充耕地周边有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的,开展相应污染类型调查。填写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实地踏勘表(参见附录A)。5.3调查方法采用实地勘测、农户调查和专家会商等形式。6样品采集6.1采样密度每5~10亩设一个评价单元,每个评价单元至少采集1个土壤样品。6.2采样时间在项目竣工后或作物收获后、下一季作物播种施肥前采集,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第一次施肥前采集。6.3采样、制样方法按NY/T1121.1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的方法操作。结合样品的采集,测定各采样点耕作层厚度,精确到0.1cm。评价单元耕作层厚度取各采样点耕作层厚度测量值的平均值。土壤容重按NY/T1121.1规定的方法进行,每个采样点采集3个以上环刀样,取平均值。用于耕地环境质量指标检测的样品,按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操作。填写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参见附录B)。7样品检测7.1检测项目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和土壤容重、土壤质地等;在有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的区域,根据污染类型、污染形态确定检测项目。7.2检测方法7.2.1土壤pH的测定按NY/T1121.2规定的方法测定。7.2.2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按NY/T1121.6规定的方法测定。7.2.3土壤全氮的测定按NY/T53规定的方法测定,或按NY/T1121.24规定的方法测定。7.2.4土壤有效磷的测定DB36/T941—20174按NY/T1121.7规定的方法测定,或按NY/T1121.25规定的方法测定。7.2.5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按NY/T889规定的方法测定。7.2.6土壤容重的测定按NY/T1121.4规定的方法测定。7.2.7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按NY/T1121.5规定的方法测定。7.2.8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的测定按NY/T1634规定的方法测定。8综合评价8.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按照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参见附录D)对补充耕地进行评价。必选指标包括土层厚度、地表碎屑物含量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等,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评价指标。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项指标的最高或最低限量值作为评价标准。所有评价指标均符合评价标准的视为符合,否则视为不符合。8.2耕地地力评价对符合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补充耕地进行耕地地力评价。8.2.1确定耕地地力评价因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实地踏勘内容和样品检测项目中,选取9个以上稳定性、独立性较强的主要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应包括立地条件、土壤属性、农田基础设施指标。8.2.2评价单元赋值根据实地踏勘和样品检测结果,将确定的评价因子数据赋值评价单元。8.2.3确定评价因子权重采用德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组合权重,按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操作。参考评价因素指标等级划分及评分规则(表1-4)。DB36/T941—20175表1水稻土耕地评价因素指标值及权重(河湖平原)表2评价因素等级划分参考分值得分立地条件0.175地形部位0.369高阶(水位与地面高差超过2米)75中阶(河流冲积平原适中部位)96低阶(高差小)73河漫滩(围田)53成土母质0.324河流冲积物91河流沉积物87湖泊沉积物90地下水位(cm)0.307<304530~405940~506450~607460~80838098农田基本建设条件0.266排水条件0.536无洪涝灾害100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灾害85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71一般年大雨后有洪涝52灌溉保证0.464充分满足99基本满足83一般满足65无30土壤条件0.252剖面构型0.141通体壤、壤/粘/壤(A-P-W-C)100壤/粘/粘、壤/砂/壤、砂/粘/粘98粘/砂/粘、通体粘85砂/粘/砂74壤/砂/砂63粘/砂/砂57通体砂37通体粘35障碍层次0.1541m内无沙盘及粘盘10050cm内可能出现障碍层次5750~100cm内可能出现障碍层次74耕层质地0.255壤土100粘土79砂土68砾质土45耕层厚度(cm)0.2211810015~18801557DB36/T941—20176表2评价因素等级划分参考分值得分水型0.116潴育100潜育73淹育60耕作制度0.113一年三熟95一年二熟75一年一熟55耕层养分及性质0.307有机质含量(%)0.259≧4.01004.0~3.0933.0~2.0852.0~1.0721.0~0.658全氮含量(%)0.127≧0.15990.1~0.15870.075~0.1720.07552有效磷含量(mg/kg)0.143≧359620~358810~20785~1064546速效钾含量(mg/kg)0.137≧20098120~2008980~1207740~80644046水解氮含量(mg/kg)0.080≧20098150~20091100~150
本文标题:DB36T 941-2017 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3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