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生物下册 9.23.1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习题课件 (新版)苏教版
第9单元生物技术第二十三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快乐预习感知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现代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2.酒酿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3.在制作馒头、面包的过程中,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在蒸或烤的过程中变得膨松酥软。二、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1.近百年来,发酵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利用自然界微生物进入到利用改造过的微生物新品种来生产发酵产品的阶段。2.农作物秸秆通过发酵技术被开发成生物能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得以净化。互动课堂理解酿制酒酿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1)保持适宜的温度。酿制酒酿的过程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温度对其发酵是非常重要的,适宜的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温度低,发酵速度慢,温度过高,酵母菌失去活性,不能进行发酵。(2)所用器具必须保持洁净。酿制酒酿所用的器具必须保持洁净,防止其他杂菌的污染。(3)将糯米和酒曲混合均匀。酿制酒酿时,要将酒曲碾碎并和煮熟的糯米混合均匀,这样增加了酒曲接触糯米的面积,利于酒酿的形成。(4)保持环境的密闭。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的环境下将有机物分解产生酒精,所以,应将混合了酒曲的糯米放入密闭的环境中,这样做还防止了空气中杂菌的污染。【例题】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酿制酒酿的实验操作过程:a.将广口瓶敞口放入冰箱内2天。b.2天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c.用自来水冲洗煮熟的糯米,将酒曲碾碎,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立即装入广口瓶。d.将实验器具清洗干净。请完成以下任务:(1)请写出正确的实验顺序:。(2)请找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3处错误,并改正。解析:酒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它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该实验过程中,要密封,使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要保持温度稳定在25~30℃。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除了密闭发酵外,各种器皿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答案:(1)d→c→a→b(2)①不应该用自来水冲洗煮熟的糯米,而应该用冷开水冲洗;②不应该将广口瓶放入冰箱内,而应该保持环境温度在25~30℃范围内;③广口瓶不应该敞口放置,应该用塞子或塑料薄膜密封好,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时才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轻松尝试应用1.下列与发酵食品制作无关的是()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根瘤菌解析: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具有固氮作用。答案:D2.下列食品饮料没有经过发酵的是()A.啤酒B.酸奶C.酱制品D.面条答案:D3.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A.防止其他菌进入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殖解析:制作泡菜依靠乳酸菌发酵,乳酸菌是厌氧细菌,需要缺氧的环境。答案:B4.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泡菜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种生物?()A.乳酸菌B.醋酸菌C.酵母菌D.米曲霉答案:A5.抗生素是常用的杀菌消炎药,其生产过程主要运用了()A.克隆技术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D.细胞工程答案:C6.水果储存时间久了产生酒味的原因是()A.细菌的分解作用B.乳酸菌的分解作用C.酵母菌的分解作用D.霉菌的分解作用答案:C7.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A.大豆粉和有氧B.玉米粉和有氧C.大豆粉和无氧D.玉米粉和无氧解析: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需满足的条件:提供酵母菌生活必需的有机物和无氧状态。本题中,玉米粉中主要含淀粉,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继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大豆粉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答案:D8.小芳学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盆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暄软多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2)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3)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右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解析:(1)刚烧开的热水会使酵母菌死亡,导致实验不成功。(2)此问题为探究性实验的提出问题环节,作出的假设应紧扣问题作出肯定的假设,假设可以是“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或者是“温度不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或者是“酵母菌适于生活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3)该实验的原理是: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既然小芳设计的是探究实验,就应该设置对照实验加以对照,所以,实验中要设置对照组。答案:(1)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2)酵母菌适于生活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或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3)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
本文标题:八年级生物下册 9.23.1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习题课件 (新版)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4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