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区域 环境与发展单元整合课件 (新版)湘教版
本章整合一二三四专题一台湾自然地理环境对植被及农业的影响一二三四专题二新疆的农业生产1.位置、气候与农业2.主要物产新疆的物产可谓是“一黑一白,一红一甜”;“黑”——石油,“白”——棉花,“红”——红色系列瓜果,“甜”——瓜果甜。一二三四3.绿洲农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问题: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2)措施: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采用天然气、新能源等作为农村生活能源。一二三四专题三贵州省的地形特点、成因及影响一二三四专题四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1234567891.(2014·福建漳州中考)图示反映北京的城市职能是(B)国家体育场馆——鸟巢A.国际交往中心B.全国的文化中心C.全国的政治中心D.全国的经济中心解析: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体育场馆建在北京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123456789(2014·湖南娄底中考)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第2~3题。2.对该地区人文和自然地理方面的描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B)A.有著名的灌溉设施“都江堰”B.绿洲灌溉农业发达C.终年气温高、降水多D.沙漠广阔,沃野千里1234567893.①河下游河道多年断流,河流两侧的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2001年,人们调引博斯腾湖的水流入①河下游河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D)A.增加灌溉水源B.开垦荒漠绿洲C.调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第2题,塔里木盆地有著名的灌溉设施坎儿井,绿洲的灌溉农业较发达,这里终年气温高,降水少,沙漠广阔。第3题,人们调引博斯腾湖的水流入塔里木河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123456789(2014·四川内江中考)读图,完成第4~5题。123456789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我国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南方B.台湾岛位于北温带C.台湾岛上人口分布东密西疏D.台湾海峡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1234567895.图中沿北回归线降水最多、气温最低的地方在(C)A.澎湖列岛B.西部平原C.台湾山脉D.太平洋沿岸解析:我国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其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台湾岛西部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台湾海峡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受台湾山脉影响,山地降水多、气温低。123456789(2013·河北保定中考)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6~7题。6.图示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是(D)A.东高西低B.北高南低C.中高周低D.周高中低1234567897.图示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有(B)①深居内陆②河流稀少③山脉阻挡④植被稀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6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看出,图示区域周高中低,为盆地地形。第7题,图示区域深居内陆,再加上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故沙漠广布。1234567898.(2013·湖南衡阳中考)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四幅图中反映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是(B)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的特性挖窑洞居住,冬暖夏凉。A项为北极地区的冰屋,C、D两项为湿热地区的建筑。1234567899.(2013·河北石家庄中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台湾省略图(1)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距祖国大陆的福建省最近。纵贯台湾岛的山脉是台湾山脉,图中a、b所示岛屿,表示钓鱼岛的是b。123456789(2)爱国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台湾海峡。该海峡号称“海上走廊”,连接了东海和南海。(3)台湾的经济类型类似于(C)A.巴西B.俄罗斯C.日本D.澳大利亚(4)台湾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台湾岛已成为目前大陆居民的旅游热点地区。请任意写出台湾的美称或风景名胜。(至少两点)答案:美称:“祖国的宝岛”“森林宝库”“水果之乡”“海上米仓”“东南盐仓”“东方甜岛”等;风景名胜:北投温泉风景区、阳明山风景区、赤嵌楼、日月潭等。(以上答出两点即可)123456789解析:第(1)题,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屿,从图中看出,其距福建省最近。纵贯台湾岛的山脉是台湾山脉,图中a为澎湖列岛,b为钓鱼岛。第(2)题,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该海峡连接了东海和南海。第(3)题,台湾的经济类型类似于日本,都属“进口—加工—出口”的外向型经济。第(4)题,注意题目要求:美称或风景名胜都可以。
本文标题: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区域 环境与发展单元整合课件 (新版)湘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5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