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3T 2200-2015 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
ICS25.160.30J80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200—2015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2015-05-11发布2015-07-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200—2015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提出单位: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丝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安平)、河北骄阳丝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泰德钢筋加工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旭峰、胡伟、张中盼、王文生、马云芳、张小强。DB13/T2200—20152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的型号编制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使用说明书。本标准适用于以电阻焊接的方式工作的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以下简称焊网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6标准电压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423-2007铜及铜合金拉制棒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8366阻焊电阻焊机机械和电气要求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06标牌GB15578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GB/T25298-2010电阻焊机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JB/T4281-1999电阻焊电极和附件用材料JB/T7539机电产品包装检验规程导则JB/T7598-2008电阻焊电极用铜-铬-锆合金JB/T9529-1999电阻焊机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JG/T5115-1999钢筋网成型机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钢丝焊接网纵向钢丝和横向钢丝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方法焊接在一起的网片。3.2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从钢丝到钢丝焊接网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包含的所有功能模块,其功能模块的种类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DB13/T2200—201533.3盘料成卷的未经调直的冷拉低碳钢丝,建筑用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3.4直条经调直并定长切断的冷拉低碳钢丝,建筑用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3.5网格成型装置使纵向钢丝与横向钢丝交叉焊接完成后以一定的动力形成网格的机械结构。3.6数控拉网由独立的电机带动机械结构实现拉网的过程,可通过程序输入不同参数实现同张网片多种横线间距的网孔,自动化程度较高。3.7机械拉网通过机械传动方式与其它运动功能机构共用一个动力源来实现固定行程的往复拉网的过程,不能实现同张网片多种横线间距的网孔。3.8网成形装置将焊接成的网子制成卷网或片网的装置。4型号编制及基本技术参数4.1型号编制焊网机型号由名称代号、主特征代号、主参数、机型类别、钢丝材质及结构特征参数组成,其型号表示如下:DB13/T2200—20154GWH—焊网机结构特征参数,用数字代表不同的机械结构特征,由供应商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可参考附录A表A.1,结构特征参数为十位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纵线入料、横线入料、网格成形、网成形、卸网、变压器规格、变压台数、焊点个数钢丝材质:低碳钢──无代号其它材质──T机型类别:由设备制造商根据设备用途或焊接丝径范围自行定义,用大字英文字母A、B、C……表示,参见附录A表A.2主参数:网片最大宽度,mm,由供应商自定义主特征(焊点加压型式)代号:气动──无代号电机、弹簧──D液压──Y名称代号: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示例:GWHD1200A-1113030225表示弹簧加压式、焊网最大宽度为1200mm,丝径范围1.5mm~2.4mm,钢丝材料为低碳钢丝的电焊网焊网机。其机械结构特征为:纵线入料方式为盘料入料,经丝压辊调直;横线入料方式为盘料,经调直切断;网格成型方式为机械拉网,配手持电动剪子,无卸网装置,变压器为56KVA2台,焊点数为25个。4.2基本参数焊网机基本技术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焊网机基本技术参数焊网宽度,mm12001200、1600、2100、25002500、30003300焊接丝径,mm1.5~2.42.0~3.03.0~5.05.0~6.06.0~8.05.0~10.010.0~18.06.0~10.010.0~18.0纵线间距,mm25~20050~20050~20075~200100~200100~200200~300100~300200~300横线间距,mm,≥2525505050100100100100焊接速度,次/分,≥303030302525252525注:超出规定的范围可根据客户要求特殊定制。5要求5.1使用条件DB13/T2200—201555.1.1焊网机应能在下述条件下正常工作:a)周围环境空气温度范围:0~40℃;b)空气相对湿度:40℃时不超过50%,20℃时不超过90%;c)冷却介质:液体冷却时,进口温度不超过30℃,空气冷却时,进口温度不超过40℃;d)液体冷却液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进口压力范围:0.15MPa~0.3MPa;e)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m。5.1.2焊网机应能在GB/T156规定的供电电源条件下正常工作:a)电压波形为实际的正弦波;b)电网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10%;c)电网电压频率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1%;d)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4%。5.2材料性能5.2.1焊网机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尺寸偏差应符合GB/T4423-2007中3.3的规定。5.2.2焊网机所使用的电极紫铜应符合JB/T4281-1999中表1的规定。5.2.3焊网机所使用的电极块铬锆铜应符合JB/T7598-2008中第4章的规定。5.2.4焊网机所使用焊接控制器应符合GB/T25298-2010中第5章、第6章和第7章的规定。5.2.5焊网机所使用的阻焊变压器应符合标准JB/T9529-1999中第4章、第5章的规定。5.3功能要求5.3.1焊网机生产的焊接网产品质量应根据客户需求和用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5.3.2焊网机功能除满足客户需求外,同时应符合标准JG/T5115-1999中4.2、4.3、4.4、4.5的规定。5.4外观质量5.4.1焊网机非加工表面应无明显的凹凸不平。5.4.2外露金属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5.4.3涂漆厚度应均匀、平整、色泽一致,表面不应有掉漆或脏污。5.4.4罩壳应平整,安装牢固、可靠。5.5产品性能5.5.1机架刚度焊网机机架刚度用上梁及下梁的弹性挠度值来体现,其上梁、下梁弹性挠度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上梁、下梁挠度值上梁(下梁)的长度L,mm上梁(下梁)的弹性挠度,mm,≤L≤15000.51500<L≤28001.02800<L≤38001.5DB13/T2200—201565.5.2焊点加压机构应符合以下要求:a)电极压力的实际值与额定值偏差不超过±8%;b)加压机构应保证电极压力在额定压力的30%~100%范围内连续可调,且同一焊点加压机构频繁工作时压力稳定,压力偏差不超过平均值的±5%;;c)加压机构应保证所有电极压力的一致性,同时工作的电极加压机构压力偏差不超过平均值的±5%。5.5.3气路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a)焊网机的气路系统的试验压力为0.7MPa,系统中所有零部件应能在0.6MPa气压下正常工作,无漏气现象;b)气路系统应有低压报警、过压保护装置。5.5.4冷却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a)焊网机冷却系统的试验压力为0.5MPa,系统中所有零部件的连接处应能在0.15MPa~0.30MPa压力下可靠地工作,无渗漏现象;b)焊网机冷却系统进口处应有液体过滤装置。5.5.5液压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a)焊网机液压系统工作应没有异常噪声和冲击,其油温不超过70℃;b)液压传动机构应能承受1.5倍额定工作压力,不应出现故障或损坏;c)液压油液的清洁度等级为19/16。5.5.6润滑系统焊网机润滑系统畅通,无漏油现象。5.6制造与装配质量焊网机制造与装配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焊网机所用外购件必须有相应的检查合格证明,采用代用材料时,不应低于原有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b)零部件表面应无伤手的毛刺,无严重砸痕;c)紧固件、连接件应连接牢固,不得松动,同一规格的标准连接件,扳手口应一致;d)机架焊接应牢固,焊渣清理干净,没有影响使用的焊接缺陷;e)运动件的磨擦部分应能正常润滑,油孔、油嘴和油杯应设置在便于加油且不易碰坏的位置;f)焊网机所有运动部件应能在额定使用条件下正常工作,无异常声响;5.7机械和电气安全5.7.1焊网机外露运动部件应考虑操作者的安全性,在人容易接触的部位安装安全防护罩。5.7.2焊网机接线线路应正确,不得有漏电现象,各机构绝缘性应符合GB15578中的相关规定。DB13/T2200—201575.7.3电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电机接地端子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1Ω,在接地端处应有明显的执着地标志,并符合GB5226.1的相关规定。5.7.4焊网机控制电柜、设备接线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5266.1的相关规定。5.8可靠性运行指标焊网机整机作业可靠性考核累积作业时间规定为240h,可靠性运行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a)焊网机运行首次无故障工作时间≥100h;b)焊网机运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20h;c)焊网机运行可靠度≥90%。5.9噪声焊网机在额定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时,操作者耳边噪声不应大于90dB(A),工作噪声不应大于85dB(A)。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6.1.1试验场地应坚实、平整。进行噪声测定时,应远离其他噪声源。6.1.2试验环境符合本标准5.1的要求。6.2试验仪器6.2.1试验用仪器有卷尺、秒表、声级计、百分表、气压表、压力测试义、弹簧拉压试验机、绝缘电阻表、液压万能试验机等。6.2.2检测时,测量仪表的准确度或精度应不低于以下规定:a)电气测量仪表:0.5级(满量程的±0.5%);b)气压表:1级;c)温度计:±2K;d)尺寸测量仪器最高精度:0.01mm。6.3外观质量目测。6.4功能要求按JG/T5115-1999规定进行。6.5产品性能6.5.1机架刚度6.5.1.1测量条件6.5.1.1.1进行试验的焊网机上、下梁焊接电极应装配完整将调平,电极加压机构及动力装配完整。DB13/T2200—201586.5.1.1.2将一个百分表固定在一个刚性直尺中间位置,并将直尺两端分别与上梁或下梁的两端固定安装。6.5.1.1.3在下梁的中间位置固定一个可供百分表测量的定位块,并将百分表刻度调零。6.5.1.1.4将百分表直接打在上梁顶部中间位置,并将百分表刻度调零。6.5.1.2操作步骤开启焊网机电极加压动力机构,上下电极以额定压力接触,此时分别观察上、下梁百分表的读数,重复测量三次计算平均值。可将测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3。6.5.2焊点加压机构6.5.2.1方法原理在同一台焊网机设备中抽样30%的焊点进行电极压力测定,根据测定的数据对电极压力进行比较,得出电极压力稳定性偏差与一致性偏差。6.5.2.2操作步骤6.5.2.2.1用弹簧拉压试验机测定当焊点加压方式为电机、弹簧式时,可通过弹簧拉压试验机间接测量电极压力,弹簧压力可等值为电极压力,操作方法如下:a)用专用固定夹具将弹簧放置在试验机平台上;b)将弹簧拉压试验机表盘刻度指针调零;c)分别记录每个电极弹簧在额定压缩行程的30%、65%、100%的读数,并记入附录A表A.4。每个电极弹簧重复测量5次,计算平均值,比较5次测量值偏差,即为压力稳定性偏差;d)根据测量所得弹簧刚度平均值与额定弹簧刚度值进行比较,计算实际弹簧刚度与额定刚度偏差;e)对不同电极弹簧测量刚度进行比较,计算所有电极压力的一致性偏差。6.5.2.2.2用压力测量仪测定应符合以下要求:a)手持压力测量仪,将压力测量感应块放入上下电极中间,分别在额定电极压力的30%、65%、100%的压力下使上下电极与感应块接触,保持
本文标题:DB13T 2200-2015 钢丝焊接网成型设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5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