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1T 1225-2016 北美海棠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DB41/T1225—2016北美海棠栽培技术规程2016-03-18发布2016-06-18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CS65.020B62DB41/T1225—201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漯河市园林管理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振江、刘浩洪、王志安、梁晓红、葛慧韶、韩海波、龚伟锋。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心灵、宋明亮、李子宁、张合成、孙培、葛瑞琼、万燕华、李亚杰、潘洪奎。DB41/T1225—20161北美海棠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美海棠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苗木繁育、栽植、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北美海棠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北美海棠北美海棠(NorthAmericanBegonia),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4苗木繁育4.1圃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条件良好、附近无污染源、没有大面积发生过病虫害的微酸性至中性沙质壤土做圃地。4.2砧木培育4.2.1种子采集与处理选择长势良好、结实多及无病虫害的健壮原生海棠果作为母树,秋末果熟后进行采集,剥开种皮,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并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15min~20min进行消毒,再用清水冲洗晾干。4.2.2沙藏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均匀混合(沙的含水量60%左右,捏在手里成团,放下后散开为宜),将其贮藏于阴凉处,每隔15d~20d天检查沙的含水量,干燥时适量喷水,并避免发霉。沙藏至翌春播种。DB41/T1225—201624.2.3整地作床圃地撒施基肥后浅耕,深度15cm~20cm,碎土后捡去土中草根等杂物,耙平作床。苗床采用低床,作床宽100cm~120cm,床面平整顺畅;苗床可喷洒2%硫酸亚铁溶液,使用塑料薄膜密封,进行土壤消毒。一周后揭膜,3d后播种。4.2.4播种播种宜在春季进行。当有30%左右种子露白时,将种子从沙中筛出、洗净。播种采用点播,将种子均匀点入沟内(种子间距3cm~5cm为宜),行距20cm,播后覆土1cm~1.5cm。覆土后喷水,并在床面盖草。4.2.5苗床管理4.2.5.1当有2/3以上的种子破土出苗时,逐步撤除苗床盖草,适度浇水,保证土壤的松软湿润,并喷洒农药灭菌防虫。4.2.5.2当幼苗出现3枚真叶时,可用0.1%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每10d~15d喷洒一次;待幼苗出现5~6片真叶后,用0.5%~1%的尿素和0.2%~0.4%的磷酸二氢钾交替进行叶面施肥,每月一次。4.2.5.3间苗在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除弱留壮,保持合理密度,株行距15cm×20cm;补苗宜早,可结合间苗同时进行。4.2.5.4苗期应摘心壮杆。苗高20cm左右时及时抹去靠近地面10cm之内分枝,使基部茎干光滑;苗高达30cm时摘心,促进主干加粗生长,以利嫁接。4.2.5.5苗期适时人工除杂草,注意防治病虫害。4.3嫁接4.3.1砧木苗选择砧木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苗。砧木苗高60cm~80cm,离地面8cm~10cm左右处砧木粗度达到0.3cm~0.5cm时可进行嫁接。4.3.2接穗选择选择发育良好、芽眼饱满、充分木质化的1年生枝,粗度0.5cm~1cm。4.3.3“T”字形芽接“T”字形芽接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下旬进行,培养芽苗,接穗最好随采随接,采取接穗后应立即剪去叶片。4.3.4嵌芽接嵌芽接一般在早春砧木已经发芽时进行,接穗结合冬季修剪采取,每100条捆成一捆,标明地点、时间、品种,放入地窖或沟内用湿沙埋好贮藏,贮藏温度保持0℃~5℃。4.4嫁接后管理4.4.1补接芽接后15d左右,对未成活的进行补接。DB41/T1225—201634.4.2剪砧“T”字形芽接,应在第二年春季发芽后剪砧;嵌芽接成活后,先在接口以上10cm处折砧,促使接芽萌发,新梢达6cm~8cm再剪砧。4.4.3除萌与摘心剪砧后及时除去接口附近的萌蘖,接芽抽生达80cm时摘心。4.4.4土肥水管理5月下旬、6月下旬各追施尿素一次,每次10kg∕667m2,7月下旬追施复合肥一次,用量为20kg∕667m2;每次施肥后及土壤干旱时应及时灌水,9月份控制灌水,入冬前浇封冻水。圃地每年进行3~5次中耕除草。4.5苗木出圃4.5.1起苗起苗前3d~5d灌透水,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地上部分不能有机械损伤。4.5.2苗木包装和运输苗木运输前,可用稻草、草帘、麻袋等包裹、绑牢,途中用帆布蓬覆盖,做好防雨、防冻、防湿工作,到达目的地后,及时定植或假植。需假植的,应选择背风和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宽各1.0m的假植沟,苗木斜放于沟内,全部埋以湿沙或湿土。5栽植5.1整地翻整土地25cm~35cm,拣出石头、草根等杂物,然后耙细整平土面。若土壤贫瘠或含有石灰土等,更换表土。均匀撒施有机肥1000kg/667m2作基肥。5.2挖穴穴口直径比根幅大15cm,坑的深度一般比根系长度稍深些,上下口大小应保证一致,穴底覆土2cm~3cm。5.3栽植时间宜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5.4栽植密度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或设计要求确定密度。5.5栽植方法栽植时先填表土,填入一半时提苗,使根茎交接处与地面相平,然后将土踏实,继续填土直到与地平或略高于地平,踏实,做好土堰。DB41/T1225—201646管理6.1土肥水管理种植后24h内浇透水,以后随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春夏季可适量施用有机肥,秋季为了防止枝条徒长,一般不施肥。及时中耕锄草,一般每年3~5次。6.2树形管理及时剪除干枯及病虫害枝叶,保持树体通风、透光、优美。7主要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DB41/T1225—20165附录A(资料性附录)北美海棠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北美海棠主要病虫害名称、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北美海棠主要病虫害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症状表现防治方法苹桧锈病发生在叶、果、嫩枝上。初期在叶表面发生1mm大小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鲜黄色小颗粒,随后在叶面形成黄白色隆起,其上生有很多毛状物;叶柄受害后形成纺锤形稍隆起的橙黄色病斑;嫩枝受害后病部凹陷、龟裂易断;果实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受害部位畸形。(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抗性,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加以处理。(2)发病期间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2000~2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d~15d。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腐烂病腐烂病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边缘不整齐,一般2cm~3cm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后干缩呈饼状。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1)加强管理,提高树势。(2)抹治疗:在早春和晚秋两个时期对枝干上的病斑、菌瘤、流胶等,精心刮除,刮除时,要求纵向多刮3cm好皮,横向多刮1cm好皮,深达木质部,然后涂药。涂抹的药剂可选择1.5%噻霉酮膏剂或3%腐殖酸钠溶液,也可选择5%菌毒清水剂50倍液。药剂需要连续涂抹2~3次,间隔10d~15d。(3)在早春刮治完腐烂病斑后,建议应用60%有机腐殖酸钾30倍液涂刷主干和主枝基部。(4)秋季果熟后全树再喷施一次化学药剂,药剂宜选择30%碱式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者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蚜虫主要危害芽、新叶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体内的汁液,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长缓慢,叶处皱缩卷曲,严重者脱落,花蕾被害则不能正常发育,导致脱落。(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抗性,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加以处理。(2)虫害初期,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3)生物防治: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草蛉等。红蜘蛛红蜘蛛以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表面呈黄白色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枯干脱落,影响叶面光合作用和生长,一般是下部叶片开始受害,逐渐向上蔓延。在春季生长后期,秋季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抗性,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加以处理。(2)4月下旬,应用无毒不干粘虫胶在树干中涂一闭合粘胶环,环宽约1cm,2个月左右再涂一次,阻止红蜘蛛向树上转移为害。(3)发病期间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液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4)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对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
本文标题:DB41T 1225-2016 北美海棠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5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