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3T 2182-2015 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ICS65.020.01B05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182—2015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2014-02-03发布2015-03-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182—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玉鹏、岳明强、阎旭东、王秀领、黄素芳、孔德平、刘忠宽、林长青、刘艳昆、肖宇、芮松青、刘振敏。DB13/T2182—20151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的术语和定义、种植技术、播后田间管理、收获等。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夏玉米夏大豆种植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4404.2-2010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间作在同一地块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的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热能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经济效益。3.2夏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方式通过夏玉米、大豆带状种植,在保持玉米亩株数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玉米行间种植一定面积的大豆的种植方式。4种植技术4.1播前准备4.1.1精细整地玉米适播期内,当耕层(0cm~20cm)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时,采用深松加旋耕的整地方式,深松每2年至3年一次,深度40cm以上。播前旋耕,耕深15cm,达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播前镇压,形成上虚下实的土壤结构。DB13/T2182—201524.1.2施足底肥根据地力,旋耕前底施纯N3kg/亩~5kg/亩,P2O53kg/亩~5kg/亩,K2O3kg/亩~5kg/亩,ZnSO41kg/亩。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4.1.3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择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具有耐密、抗倒、抗病、优质高产特性的玉米品种,夏播生育期96d左右。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中一级要求。大豆品种:选用有限结荚习性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的高产、矮杆、早熟的夏大豆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2010中一级要求。4.1.4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或采用杀虫、杀菌药剂拌种。4.2播种4.2.1土壤墒情耕层(0cm~20cm)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时即可播种。4.2.2播种时期播种宜早,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4.2.3种植模式玉米采用宽窄行播种,玉米大行距160cm,小行距34cm,株距17cm。玉米宽行间种植3行大豆,大豆行距40cm,株距10cm,距玉米40cm。4.2.4种植密度玉米种植密度4000株/亩,大豆种植密度10000株/亩。4.2.5播种方式夏玉米与大豆按条播方式,使用播种机播种。玉米播深3cm~5cm,大豆播深3cm~4cm,要求播深一致,播后镇压。5播后田间管理5.1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ml~120ml兑水30kg~50kg喷施。5.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于玉米行间追施纯N9kg/亩~11kg/亩,采取沟施方式。雨后追施或施后浇水。大豆生育后期,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3化控DB13/T2182—20153于玉米8~10叶期,喷施缩节胺等药剂控制株高,以防倒伏。5.4浇水、排涝大豆开花期必须保证水分供应,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雨季注意及时排涝。5.5病虫害防治5.5.1农药的使用准则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5.5.2玉米主要病虫害5.5.2.1主要病害防治褐斑病在玉米3叶至5叶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亩30kg连续喷雾2次。锈病在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60kg/亩喷雾。5.5.2.2主要虫害防治二点委夜蛾在幼虫2龄前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1000倍液,每亩45kg全田均匀喷雾,同期防治玉米蓟马、灰飞虱;玉米螟心叶末期用90%敌百虫800倍~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每亩40kg均匀喷雾;粘虫苗期百株有虫20个~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用20%速灭相乳油1500倍~2000倍液,每亩40kg均匀喷雾;蚜虫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粉剂1000倍~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亩40kg均匀喷雾。5.5.3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5.5.3.1主要病害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花叶病在发病初期喷施每亩用2%菌克毒克水剂150g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g。兑水30kg均匀喷雾,或7~8月份结合治蚜喷施。孢囊线虫病采用大豆根保菌剂拌种。5.5.3.2主要虫害防治大豆食心虫当上年虫食率达到5%以上时,用高效氯氰菊酯每亩15mL~20mL兑水30kg~40kg进行均匀喷雾;蚜虫点片发生并有5%~10%的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达到50%时,每亩用10%的吡虫啉15g,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或混剂15mL,兑水30kg~40kg均匀喷雾;棉铃虫用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500倍~1000倍液,每亩30kg均匀喷雾;豆天蛾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4.5%的氯氰菊酯2000倍液,每亩30kg均匀喷雾。6收获玉米达到完熟期后即可收获。大豆进入黄熟末期到完熟期,叶片全部脱落,茎秆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时收获。及时晾晒、脱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13T 2182-2015 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5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