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小册子 专题七 人口和城市课件 湘教版
专题七人口和城市考点一-2-一、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新增人口=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分为零增长、正增长和负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考点一-3-二、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考点一-4-三、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1.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郊区变为城市的过程,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企业向郊区转移,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一般发生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城市人口总量的下降是判别逆城市化的标志。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倒退,是城市化发展的更高级阶段。考点二-5-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考点二-6-二、人口迁移的动因和效应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考点二-7-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考点二-8-(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考点二-9-三、城市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优势条件地形平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农耕发达,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通便利在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山地上,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山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如拉萨、西宁、兰州气候城市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考点二-10-区位因素优势条件河流(沿河设城)河流的供水、水运和防御功能对城市区位选择影响很大水运起点或终点:江西省赣州位于水运与陆运的转运点上,货物在此中转两河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如重庆、武汉河口位置:河海联运便利,如上海、广州、加尔各答过河点位置: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吸引人流、物流集聚,如兰州考点二-11-区位因素优势条件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展,吸引人口集聚,形成工矿城市,如大庆、伯明翰交通沿海、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地带;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城市兴衰政治、军事、宗教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宗教中心科技、旅游科技、旅游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新兴因素,如印度班加罗尔、广西桂林等考点二-12-四、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1.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影响因素考点二-13-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考点二-14-(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考点二-15-五、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影响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①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③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布局工业企业;④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⑤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绿地面积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考点二-16-影响成因措施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17-一、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18-1.曲线图的判读-19-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出生率在1800年数值比2008年的大,反映1800年出生人口所占比重较2008年的大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20-2.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图1图2-21-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22-3.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23-(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24-(3)析变化。①正常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转变。②特殊变化。-25-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26-二、地租曲线图的判读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等值线图、立体图等。1.坐标图的判读-27--28-2.等值线图的判读-29--30-3.立体图的判读-31-高考模拟-32-人口迁移的分析思路一、人口迁移的动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区域发展差异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机会、收入、生活环境的差异,是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高考模拟-33-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合理的阐释。例如,老年人由美国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高考模拟-34-二、人口迁移的效应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的角度和思路如下所示。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为例:①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②提高了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③缓解流出地区人口压力;④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⑤加剧流入地区(城市)交通、住房、就业压力;⑥导致人口流出地区土地撂荒,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高考模拟-35-示例读德国净移民人口与总人口增长图(图1)和德国失业人口与大型城市群的人口比重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高考模拟-36-(1)描述德国1960—2010年人口增长特点及动力。(2)分析2006年德国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的原因。(3)阐释2009年以后,德国人口迁移及就业特点。答案:(1)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人口增长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总人口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缓慢增长。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为国际移民。(2)2006年失业人口比重出现高峰,说明该年经济萧条,就业岗位减少,故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3)人口主要迁往大城市;就业岗位增多。
本文标题:2021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小册子 专题七 人口和城市课件 湘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