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1T 1178-2015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ICS65.020B16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178—2015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15-12-30发布2016-03-03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178—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平顶山市城市绿化管理队、平顶山市林木种苗管理站。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平顶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平顶山市农业干校、河南赛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平顶山市林业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市叶县遵化木材检查站、郏县林场、平顶山市苏豫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郏县林业局、平顶山市易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平顶山市林业勘测设计队、汝州市林业局、平顶山市技师学院、平顶山市白龟湖湿地管理中心、平顶山市苏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鲁山县种苗站、郏县种苗站、平顶山市森林公安分局、周口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平顶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士洪、刘银萍、李亚明、赵秀琴、王绪山、郞建民、张红梅。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温拥军、吕淑敏、王亚、偏晓峰、于新炮、毛奕哲、代回琴、黄闪闪、李帅营、徐国超、王艳芬、王顺、郭玉政、戴涛、张宁、刘若楠、杜莘莘、袁帅、陈科铭、王文星、万素贤、卢迎辉、王之帅、程蕾、张乐、袁艳茹、戴铃铃、徐豫、罗东红、路明、李鑫鹏、于克同、李晓辉、丁永贞。DB41/T1178—20151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吹绵蚧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生活史及综合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吹绵蚧综合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吹绵蚧IceryapurchasiMaskel吹绵蚧又名澳洲吹绵蚧,隶属同翅目、介壳虫总科、硕蚧科、吹绵属,在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等地广有分布,在河南主要为害海桐、桂花、玉兰、夹竹桃、月季、石榴、南天竹等多种园林植物。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3.2为害特征吹绵蚧为害严重时植物叶片发黄,树势衰弱,多有整株枯死,并因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4生活史吹绵蚧在河南一年发生2~3代,发生世代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树干和叶背主脉两侧越冬。吹绵蚧性喜生活于阴湿、空气不甚流通及阳光不充足等环境,树冠下部枝梢阴面及叶片背面上较多。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7~8月、10~11月。雌成虫孤雌生殖。初孵若虫在卵囊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开始分散活动,定居树冠外层新叶叶背主脉两侧,蜕皮后换居1次,2龄后转移至枝干阴面为害,叶柄下较多。雌成虫固定终生不动,稍后,雌成虫腹后形成白色绵状卵囊,突出而隆起,不分裂而成一整体,半卵形或长形,其上有明显纵脊,卵产其中,极多。雌成虫寿命约60天。雄若虫活泼,2龄后,在枝干裂缝或树干附近松土、杂草中作白色薄茧,成虫极少见。11月中下旬若虫和雌成虫开始越冬。5综合防治技术DB41/T1178—201525.1植物检疫出现虫源树时,根据为害情况,选用以下常用方法处理:a)将有虫株挑出,刮除虫体。b)用溴甲烷熏蒸,杀死隐蔽活虫。c)销毁带虫苗木。5.2营林措施种植易感树种时,以孤植为主,群植为辅,群植时密度适中,以植株树冠相互不接触为宜。造林时,注意营造混交林。5.3生物防治发现有瓢虫、寄生蜂活动,可人工刮除吹绵蚧虫体,控制为害,保护天敌。植物花开时,有许多蜂类活动,避免在附近使用农药。5.4人工防治5.4.1管护措施5.4.1.1修剪秋冬两季,植株整形修剪时剪除虫枝、病枝,在保持树冠整体美的前提下,适量疏枝,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对为害严重,濒临枯萎死亡的植株,要及时刨除,运走烧毁。对密植的植株,要及时间伐,保持通风透光。5.4.1.2扶壮生长季节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施肥,合理浇水,增强或恢复树势。5.4.2刮虫体吹绵蚧为害集中时,人工刮除吹绵蚧虫体。5.5化学防治5.5.1防治越冬若虫和成虫5.5.1.1防治时间秋末和初春。5.5.1.2防治方法对易感植物喷施45%固体石硫合剂50~100倍液或30%矿物油·石硫微乳剂200~300倍液。春初,在单株植物树冠投影区域,按200g~400g/每株的用药量,将3%呋喃丹颗粒剂撒施在树周土表,浅锄覆土并浇透水,或在密植植物区域内每667m2撒施3%呋喃丹颗粒剂2.5kg~3.0kg,浅锄覆土并浇透水。药剂使用按GB4285、GB/T8321规定执行。5.5.1.3施药要求DB41/T1178—20153喷施时要求叶背、枝干都均匀喷到,枝叶以湿润为宜。撒施时,有药物颗粒附着在植物叶面上,用长小棒轻轻弹掉。5.5.2防治活动若虫和成虫5.5.2.1防治时间4月下旬、7~9月。5.5.2.2防治方法密植易感植物受为害时,用40%杀扑磷乳油700~1200倍液叶面喷施或99%绿颖矿物油乳油150~250倍液叶面喷施。为害枝干集中时,对虫体涂刷45%固体石硫合剂50~100倍液、30%矿物油·石硫微乳剂200~300倍液。药剂使用按GB4285、GB/T8321规定执行。5.5.2.3施药要求为害盛期连续施药2~3次,每次隔10天左右。喷施时要求叶背、枝干都均匀喷到,以湿润为宜。涂刷时注意不要把药液滴在叶子上,出现药害。DB41/T1178—20154AA附录A(资料性附录)吹绵蚧的形态特征A.1成虫雌成虫体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mm~7mm,橘红色或暗红色。腹面平坦,背面隆起,体表生有黑色短毛。无翅,触角和足均为黑色。腹部背面附有白色棉状蜡质卵囊,囊背面有脊状隆起线14条~16条。雄成虫体小,长约3mm,呈橘红色。触角黑色,具环状毛。前翅狭长,紫黑色,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腹部末端有2突起,其上长毛3根。寿命短,少见。A.2卵长椭圆形,长约0.7mm,初产时橙黄色,后为橘红色,背面覆盖淡黄蜡粉,密集于卵囊内。A.3若虫初孵若虫触角和足发达,体裸露,呈椭圆形,橙黄色,随后体色变深,呈红褐色,上覆黄色蜡粉,散生黑毛。2龄时,雌雄易分,雄虫体长而狭,体被蜡粉及银色细长蜡丝均少,行动活泼。3龄均属雌性,体红褐色,被有蜡粉及蜡丝。A.4蛹吹绵蚧的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蛹,而是雄若虫转变为成虫前有一个不食不动的类似蛹期的时期。此时若虫体长约3.5mm,橘红色,被有白蜡质薄粉。雌若虫无此时期。A.5茧茧长椭圆,白色,茧质疏松,由白蜡丝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41T 1178-2015 吹绵蚧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