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2831-2015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39备案号:47715-2015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831-2015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factorycultivationofPleurotusnebrodensis2015-10-20发布2015-12-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831-2015I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提出单位:灌南县农业委员会、灌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起草单位:灌南县蔬菜办公室、灌南县农业委员会、灌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翠娥、赵书光、张亚丽、金达然、汤化昌、张立伟、范育明、董礼花、孙红、贾金川、卢成苗。DB32/T2831-20151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灵菇产地环境、厂房设置、生产技术、鲜菇包装、生产记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白灵菇工厂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DB32/T2199食用菌清洁生产技术规程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58的要求。4厂房设置4.1菌包制作区近邻堆料场与原辅材料仓库处,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屋顶安装防雨、遮阳设施;水泥地面。配套安装搅拌机、装袋机、输送带等机械设备。4.2灭菌区紧靠菌包制作区,采用彩钢板材料与菌包制作区隔开。砖混结构或钢架结;屋顶安装防雨、遮阳设施;水泥地面。配套安装抽真空高压灭菌器、蒸汽锅炉、空气压缩机等机械设备。4.3冷却区紧靠灭菌房,钢架结构;墙体屋顶为厚度20cm~25cm、密度18g的彩钢保温板;地面铺设水磨石或环氧树脂地坪。配套安装制冷机组、臭氧发生器等机械设备。4.4接种区DB32/T2831-20152紧靠冷却区,钢架结构;墙体屋顶为厚度20cm~25cm、密度18g的彩钢保温板;地面铺设水磨石或环氧树脂地坪。配套安装超净工作台、吸顶式空气净化单元、滚筒输送带、制冷机组、臭氧发生器等设备。4.5养菌出菇区4.5.1小型养菌房小型养菌房面积以长6m~7m、宽8m~9m、净高4.2m~4.5m为宜。钢架结构;墙体屋顶为厚度20cm~25cm、密度18g的彩钢保温板;水泥地面;设进出口门2个、进风窗口2个和排风窗口2~4个,窗口大小以35cm×35cm为宜,外装高效过滤网;内设7层的床架,架宽0.9m,层距38cm,两边距墙10cm,走道宽80cm~90cm。4.5.2大型养菌房大型养菌房面积以长20m~25m、宽20m~40m、净高6m~6.8m为宜。钢架结构;墙体屋顶为厚度20cm~25cm、密度18g的彩钢保温板;水泥地面;设1个进口门和1个出口门。4.5.3机械设备按照养菌房大小不同,配套安装相适应的制冷通风系统、光照系统、环境参数监测调控系统、风扇等设备。4.6出菇房菇房之间呈“非”型排列,单间面积以长6m~7m、宽8m~9m、净高4.2m~4.5m为宜。钢架结构;墙体屋顶为厚度20cm~25cm、密度18g的彩钢保温板;水泥地面;设进出门1~2个、进排风窗口设置同4.4,内设5~7列层架,层架离地15cm,走道宽0.8m~1.0m。配套安装制冷通风系统、光照系统、环境参数监测调控系统、风扇等设备。5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参照DB32/T2199标准要求进行管理。5.1菌种5.1.1菌株选择应选择菇形扁圆、个大肉厚、柄粗短向下渐细或近于无柄的菌株作为优良品种。5.1.2菌种繁育5.1.2.1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采用PDA或C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以采用麦粒培养基或棉籽壳培养基为宜。麦粒培养基应在麦粒煮熟后添加5%蔗糖;棉籽壳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5.1.2.2菌种制作菌种逐级繁育制作程序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按照NY/T528规范要求进行操作。DB32/T2831-201535.1.2.3菌种培养接种后在25℃温度下避光培养,菌龄不宜过长。5.2栽培基质5.2.1原料应符合NY5099标准要求。常用的栽培基质一般以阔叶树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农作物秸秆为主料;麦麸、玉米粉、米糠、豆粕粉、轻质碳酸钙、石膏、石灰为辅料。5.2.2配方生产常用基质配方为棉籽壳45%、阔叶树杂木屑23%、麦麸30%、轻质碳酸钙1%、石灰1%;或阔叶树杂木屑40%、玉米芯20%、麦麸35%、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石灰1%。5.3拌料用拌料机将配方原料加水搅拌混匀,含水量为62%~65%,pH7~8。5.4装袋选择宽17cm~18cm、高36cm、厚0.05cm规格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可采用聚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宜采用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填湿料1.0kg~1.1kg,料高15cm~16cm,中间插入直径2.5cm、长13cm专用塑料打孔棒;套上塑料套环,套环紧贴料面;用透气型防水塑料盖封口。5.5灭菌100℃常压灭菌13h~15h,待锅内温度降至60℃~80℃时移出菌包;或121℃~124℃高压灭菌3h~4h,待锅内压力降为常压时开锅,将菌包移至冷却室冷却。5.6接种待菌包内培养料温度降至25℃以下时,在无菌接种室接入菌种。每袋原种扩接30~40个栽培包。5.7养菌5.7.1排放将已接种的菌包移入养菌房,采用层架式排放;或堆叠式排放,高度不超过6层。5.7.2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70%、二氧化碳浓度0.2%以下,避光培养。经30d~40d培养,菌丝长满袋内培养基。5.7.3管理发菌期间每隔7d~10d检查1次。若堆叠式排放,结合检查,10d翻堆1次。发现有杂菌感染的菌包必须及时保护性移出,进行无害化处理。5.7.4后熟培养DB32/T2831-20154当菌丝长满袋内培养基后,继续在21℃~23℃、空气相对湿度60%~70%环境条件下,避光培养60d~70d。当菌包色泽洁白、形成土黄色菌丝束时,即后熟培养结束。5.8出菇5.8.1排包将菌丝生理成熟的菌包以袋底对袋底形式,在层架上叠放4层,然后去掉透气型防水塑料盖及套环,袋口保持不变。5.8.2搔菌撑开袋口,用搔菌耙除去培养料表面对应塑料套环处的4mm~6mm厚的老种块。搔菌后需在18℃恒温培养3d~5d,待菌丝恢复后再进行催蕾。5.8.3催蕾在室内空气相对湿度90%~95%、二氧化碳浓度0.25%以下、每天500Lx~800Lx连续8h光照的条件下,白天保持温度15℃~16℃,夜间保持温度6℃~8℃,进行昼夜温差刺激催蕾。5d~6d后搔菌处产生浅黄色水珠,再过3d~4d形成白色米粒状原基。5.8.4疏蕾当原基长到0.5cm~1cm时,从料面上方1cm~2cm处割掉塑料袋口,同时疏除掉料面上多余的菇蕾,每包保留1个健壮菇蕾。5.8.5管理从催蕾后到采收阶段,室内温度保持13℃~15℃,空气相对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0.3%以下,每天500Lx~800Lx连续4h光照。5.9采收5.9.1采收时间当菌盖平展、边缘内卷、菌盖直径7cm~10cm、柄长≤4cm、菌褶分化完全、孢子尚未弹射时,即可采收。工厂化栽培时,一般只采收1潮菇。5.9.2采收方法用手握住菌柄基部,旋转拧下,或沿基部切下。5.9.3质量安全应符合GB7096标准规定。6鲜菇包装应符合NY/T658标准要求。采收后及时去除菇体上残留的杂质,4℃~5℃低温预冷2h后,用白色吸水纸包装,再放入泡沫箱内,每箱净重5kg。7生产记录DB32/T2831-20155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记录,记录保存时间2年以上。
本文标题:DB32∕T 2831-2015 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