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考前必看 第1部分 核心素养解读课件 人民版
第一部分核心素养解读考点一-2-考点一-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考点一-4-一、唯物史观1.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2.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3.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考点一-5-真题链接1.(2016课标全国Ⅰ,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考点一-6-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考点一-7-素养形成本题以古代和近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按照唯物史观,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衍生出来的反映在具体社会形态中的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古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耕技术的进步,它在推动农耕文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如人口膨胀、土地过度开发等,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辩证分析法强调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对于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既要明确解决人口问题的多种途径,又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口问题的积极作用。只有全面认识历史上的人口问题,才能为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考点一-8-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清朝的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的原因、影响、解决人口问题的主张及对主张的评价。材料一反映了导致人口增长的因素及产生的影响;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学者提出的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第(1)问,注意从材料一中全面提取有效信息,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回答。“原因”可依据材料一中的“社会总体稳定”“取消了人头税”“农作制”“高产作物”“广为开垦”等信息总结回答;“影响”可依据材料一中的“游手好闲者”“水土流失”“草原沙化”“民变”等信息整合回答。第(2)问,“主张”依据材料二信息“早谋移徙”“兴办现代实业”“开垦荒地”“改良农业”“迟婚与节育”等整合回答;“评价”要注意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来回答,对上述“主张”要一一对应进行评价,不要遗漏。考点一-9-参考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考点一-10-二、时空观念1.概念界定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2.内涵阐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考点一-11-3.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考点一-12-真题链接2.(2018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考点一-13-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考点一-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考点一-15-素养形成本题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材料,列举了宋代乡约制度、清末地方自治和现代村民自治,着重考查时空观念。分析问题时,要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明确历史发展的走向,并认识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解题思路第(1)问,答题时首先要界定乡约制度的内涵,即基层社会治理,然后明确求答项为乡约制度的“变化”和“积极作用”,前者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到从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到明清宣扬“圣谕”和官吏参与的变化;后者需要从乡约制度的内涵切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第(2)问要求简述清末城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可从晚清的时代特征切入分析。第(3)问要求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也是要从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特征切入分析,突出民主制度的完善。考点一-16-参考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考点一-17-三、史料实证1.概念界定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内涵阐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3.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考点一-18-真题链接3.〔2017课标全国Ⅱ,41(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考点一-19-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考点一-20-素养形成本题以矿业政策为命题视角,通过清代不同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期间的矿业政策的差异,考查对史料实证的理解。回答问题时,要从所提供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不同时期国家的整体经济政策加以认识,从中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考点一-21-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中“雍正时期”“严行封禁”“永远封禁”“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得出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根据材料一中“1872年”“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得出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第二小问“原因”,雍正年间,根据材料一中“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得出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根据材料一中“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得出政府谋取矿利,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9世纪70年代,根据材料一中“1872年”“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列强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一中“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得出洋务运动的推动;根据材料一中“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得出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考点一-22-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中“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得出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根据材料二中“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得出
本文标题: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考前必看 第1部分 核心素养解读课件 人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