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2784-2015 河川沙塘鳢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技术操作规程
ICS65.150B52备案号:46318-2015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784-2015河川沙塘鳢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技术操作规程Regulationofpoly-culturingtechniquesforOdontobutispotamophilaandEriocheirsinensis2015-06-15发布2015-08-1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784-2015I前言沙塘鳢是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我省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其在池塘中的栖息习性和对水质的要求与河蟹相似,为规范沙塘鳢与河蟹混养的操作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宇,史杨白,沈美芳,王崇华,朱锡和,赵福海,段贵平DB32/T2784-20151河川沙塘鳢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potamophila)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混养的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捕捞操作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河川沙塘鳢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技术操作,以下简称规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T5065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Q/320903YMH003.3-2009无公害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蟹种Youngcrab蟹种是指仔蟹(5000只/kg~6000只/kg)经过(120~150)d饲养,培育成(100~200)只/kg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4池塘条件4.1池塘选择与建设池塘环境应符合GB18407.4的规定,池塘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无污染源,交通便利,四周开挖环沟,沟宽3m,深0.8m,池埂坡比为1:2~1:3。4.2形状面积形状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面积以(20~60)亩为宜。4.3水深DB32/T2784-20152水深(1.0~1.5)m。4.4水源水质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应符合GB11607中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4.5进排水系统池塘必须具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且进排水系统分开,进水及排水口用铁丝网或铁栅栏围住,进水口必须用60目以上网布套袋过滤,排水口用20目的筛绢或聚乙烯网片等作防逃栅栏。4.6增氧设备池塘中安装增氧机或微孔增氧设备。每(15~20)亩水面配置功率为2.2KW的增氧设备为宜。4.7土质粘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10cm。4.8防逃设施养殖池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等建防逃墙,也可用60目机织塑料密眼网片(高度120cm),下部埋入土中(20~30)cm,上部高出池埂(70~80)cm;每隔1.5m用木桩或竹杆支撑固定在网片外侧,网片上纲内侧缝上宽度30cm的农用薄膜,拐弯处呈圆弧状,内留出(1-2)m的堤埂。4.9暂养区设置在池塘边用20目网片围拦1/5的面积,作为沙塘鳢的暂养区,集中强化培育。沙塘鳢苗种下塘前1周在暂养区泼洒豆浆(用量为干豆1kg/亩),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开口饵料。5放养前准备5.1清塘消毒冬季排干池水,清除池底淤泥,修整池埂;放养前2周,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100kg/亩,兑水成浆全池泼洒均匀。5.2水草移栽水草品种主要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种植方法参照NY/T5065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附录B。水草长成后池塘覆盖率不超过60~80%。5.3加注新水放苗前一周向环沟加注经过60目网布过滤的新水至20~30cm,,后逐渐加深水,漫过池塘底部使水位缓慢升高,便于水草发芽。放苗时水位加至(60~80)cm。5.4放虾投螺a)在沙塘鳢苗下塘前15天投放淡水糠虾,投放量为5kg/亩;5月下旬投放抱卵青虾补充饵料,投放量为2kg/亩。DB32/T2784-20153b)活螺蛳分(2~3)次投放,清明节前(200~300)kg/亩,后期蟹池螺蛳密度减少,5~8月份每月投放活螺蛳50kg/亩。6苗种放养6.1蟹种放养6.1.1蟹种来源首选长江水系蟹种,养殖户应选择正宗蟹苗,自育蟹种,就地放养。6.1.2蟹种质量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迅速,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体表光滑,无寄生虫附着。6.1.3蟹种规格以(100~150)只/kg为好。6.1.4放养密度(500~1000)只/亩。6.1.5蟹种消毒蟹种经过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5)分钟后放养。6.1.6放养时间1~2月放养结束。6.2沙塘鳢苗种放养6.2.1鱼苗来源选择正规育苗场繁育的沙塘鳢鱼苗。6.2.2鱼苗质量沙塘鳢苗种应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强。6.2.3鱼苗规格a)若设置暂养区,放养苗种规格为1cm左右。b)若未设置暂养区,放养苗种规格为(2~3)cm。6.2.4放养方式a)在围栏内的暂养区投放1cm鱼苗,30天后,待苗种长至(2~3)cm时,拆除围栏。b)在养殖池塘内直接投放(2~3)cm鱼苗。6.2.5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为(500~800)尾/亩。DB32/T2784-201546.2.6放养时间放养时间为4~5月,放养前需培育好饵料。7饲养管理7.1喂养7.1.1饲料品种a)饲料以河蟹配合颗粒饲料为主,溶散性≥3小时,可搭配少量的鲜活动物性饲料。饲料质量符合GB13708的规定,鲜活动物性饲料投喂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b)若投放1cm沙塘鳢鱼苗,应在鱼苗下塘前7-10天用豆浆、菜饼等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如饵料不足可投喂绞碎的野杂鱼、虾。7.1.2投喂方法饲料投喂参照NY/T5065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遵循“四看”和“四定”投饵,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摄食活动,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饲料均匀分布于池四周的浅水处。7.1.3投喂量饲料投喂以傍晚为主,投喂后3h检查,饲料以略有剩余为佳,每日的投喂量为早上占30%,傍晚占70%。7.2水质调控7.2.1水位调控蟹种下塘前一周加注经过滤的新水至0.6m,5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6m,7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8~1)m,7月上旬后保持水位1.5m。7.2.2换水6~9月,每(5~10)d换水一次;春季、秋季每隔二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水深(20~30)cm,先排后灌。7.2.3pH值调节水质指标pH7.0~8.6。7.2.4透明度水质前期透明度保持在(25~30)cm,中后期控制在≥40cm。7.2.5溶解氧溶解氧5mg/L。8病害防治8.1预防方法DB32/T2784-20155养殖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应采取如下措施:a)干塘清淤和消毒;b)种植水草和移植螺蚬;c)苗种检疫和消毒;d)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8.2治疗方法病害防治药物的使用执行《无公害食品水产品药物使用准则》NY5071的规定,河蟹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参照无公害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范Q/320903YMH003.3-2009。9日常管理9.1巡塘a)每日坚持多次巡塘,观察沙塘鳢、河蟹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发现病鱼和病蟹应立即捞出并隔离观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b)检查防逃设施,发现破损要及时修补,发现逃逸、及时找出原因。c)及时补充鲜嫩水草满足河蟹生长对植物性饲料及环境的要求。9.2记录按规定做好养殖过程及鱼、蟹的生长记录,了解生长情况,以便调整饲料投喂管理措施。10捕捞10.1河蟹捕捞10.1.1捕捞时间9月下旬起捕捞河蟹,并视气温变化情况灵活掌握,气温偏高可适当推迟。10.1.2捕捞方式采用改进的地笼张捕,地笼前端加长2节,并将末端集鱼网袋的网眼改成16号,便于沙塘鳢钻出地笼,避免受到河蟹的攻击或残食。10.2沙塘鳢捕捞10.2.1捕捞时间11月开始起捕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具体捕捞计划应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安排。10.2.2捕捞方式若河蟹捕获完毕则采用传统地笼张捕沙塘鳢,并通过多次抽水、进水、同时增加地笼投放数量达到捕捞完全。沙塘鳢捕捞完毕,采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2∕T 2784-2015 河川沙塘鳢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技术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