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课件7 新人教版必修3
杜甫诗三首作者名片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系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等。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和“三吏”“三别”等名作。有《杜工部集》。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背景介绍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这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766年春天,杜甫携家眷来到夔州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写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是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弃官,至766年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言律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的。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借吟咏这些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登高》一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的重阳节。当时诗人病卧夔州,身体的病痛、生活的艰辛、时局的动荡、兵乱的不断,使得诗人备受摧残。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文学常识律诗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律诗”。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共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第一、二句)称“首联”,之后依次称“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内容梳理把握主旨《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在叙述王昭君怨恨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怨恨。全诗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来实现的,诗人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诗人面对苍凉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长满双鬓,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艺术特色《秋兴八首(其一)》1.情景交融全诗情景交融,以描绘秋景作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秋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不仅是悲自然萧瑟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意境深闳,蕴涵丰厚。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除了讲究平仄押韵外,还讲究对仗。中间两联对仗,即“江间波浪兼天涌”对“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对“孤舟一系故园心”。而对仗的要求是平声对仄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如平声方位名词“江间”对仄声方位名词“塞上”,仄声名词“泪”对平声名词“心”等。对仗能使诗句整齐优美,收到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表达效果。2.对仗的运用《咏怀古迹(其三)》1.在叙事诗中塑造鲜明动人的人物形象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昭君坟上长出的青草也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最后两句写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这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2.在昭君的形象里有诗人的寄托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非常相似: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只好借昭君之事来抒写内心的悲愤。《登高》1.各联对仗,形式精雅一般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这首诗却是各联都对仗,形式精雅,被古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2.风格悲壮诗人在诗中写的是自己的悲情,却给人以超越时空的悲壮之感。这和诗人沉郁雄浑的风格是相一致的,景物描写显出了阔大的气势,也显出了诗人心胸的豁达。文本探究1.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何理解“秋天”和“大江”在诗中的作用?(2)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分析。答案:(1)“秋天”和“大江”是杜甫诗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用一派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园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2)颈联。①“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诗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足见心情的哀伤;②“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其情令人怆然。这一联表达了作者羁留的悲苦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所抒之情为本诗主旨所在。2.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回答下面的问题。(1)首联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试分析“赴”字的表达效果。(2)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答案:(1)首联着重写孕育了昭君这样的奇女子的地方的自然环境,一个“赴”字凸显了三峡和荆门山势若奔腾的雄奇姿势。(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在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身体不能归,魂魄却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3.阅读《登高》,回答下面的问题。(1)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2)《登高》一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试分析这首诗是如何情景交融的。答案:(1)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前后四句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全诗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合作交流1.请将《秋兴八首(其一)》与《登高》作对比阅读,总结这两首诗在感情基调、结构和遣词造句上的共同点。答案:①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浓郁的悲秋情结。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成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②在结构处理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秋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顺理成章,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足见构思的巧妙。③在遣词造句上,两诗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这在两诗的颔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秋兴八首(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浪”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心”。《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咏怀古迹(其三)》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答案: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绝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且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思维争鸣“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你是如何理解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的“悲秋”的?答案:观点一:缘景——自然之秋。此诗从夔州景物着笔,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浓重渲染,生发出悲秋之感。诗人写现实而又能超越现实,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单地描摹江流急湍、塞上风云、三峡深秋的外在特征,诗人捕捉到它们的内在精神,而赋予江水、风云某种性格。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取的是眼前景物——自然之秋,而其言外乃有无限悲秋之叹。观点二:知人——人生之秋。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深入探究其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秋兴八首(其一)》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唐王朝元气大伤,继而是藩镇割据,吐蕃、回纥乘虚侵入,战乱时起,中兴已然渺茫。诗人忧心殷切,壮志难酬,年暮体衰,贫病交加,知交零落,流滞他乡,归期无日,岂不是人生的秋天?观点三:明情——家国之秋。既有思乡之情,又有忧国之悲。“孤舟一系故园心”,将身世、国事融为一体,身在天涯,心思故国。“白帝城高急暮砧”实写所闻,由自己思乡念及家人,进而推想远方战事、国家前途,忧国之情不言自现。整首诗情景交融,于波浪连天、风云接地中寓有政局动荡不安和心潮起伏之意;写情处情中有景,“丛菊”“孤舟”及“白帝城”之“急暮砧”皆以眼前景写心中情。景情互生,浑然一体。杜甫心中的“秋”是“家国之秋”,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本文标题: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课件7 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