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第一单元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文明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知识梳理一、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拱卫王室,维护统治。(2)内容①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②义务: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权利:受封者可以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等。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知识梳理(3)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②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理解西周的“封建”≠封建社会提示:①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时代称为“封建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西方学者所说的“封建社会”不同。②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西方学者所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知识梳理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4)特点:血缘和政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推行。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知识梳理阐释家国同构提示: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提示: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②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等级森严的体制。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知识梳理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背景:秦灭东方六国,结束分裂,成为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王朝。2.内容(1)创立皇帝制度①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②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阐释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提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也是一种中央权力运行机制,其主要特征是个人专断独裁。如中国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等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知识梳理(2)创立三公九卿制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诸卿。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③太尉:管理全国军务。(3)全面推行郡县制①在春秋战国基础上全面推行。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③郡守、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知识梳理3.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重了对人民的压榨,造成了阶级矛盾迅速激化。(2)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不断加强和完善。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易错辨析1.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姬姓王族,故被分封的诸侯都与周王有血缘关系【辨析】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固定的【辨析】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对卿大士而言是小宗。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易错辨析3.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制缺失合理性【辨析】宗法制下权力继承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把继承者的候选范围大大缩小,有利于减少因权力继承产生的冲突,从而保持政局的稳定。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源于秦朝【辨析】事实上,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变法过程中,就纷纷在地方上设立郡县。这表明,战国时期区域性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出现。5.秦朝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辨析】秦朝推行郡县制,但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得到进一步推广。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典例变式典例1(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答案】A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典例变式变式1(2019·四川雅安三模)夏、商、周三朝统治阶级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C【解析】由材料“夏、商、周三朝统治阶级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夏、商、周三朝统治阶级认为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具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选C项;材料强调各族与黄帝的血缘关系而非黄帝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观念而非宗族观念,排除B项;夏、商、周三朝之间没有世袭,排除D项。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典例变式变式2(2019·福建厦门二模)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邦族融合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C【解析】通过题干中“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可知题干主要考查分封制,通过题干中“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地方的稳定,通过题干中“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可知该做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统一,故选C项;儒家文化产生于春秋时期,不是在西周,排除A项;周王对地方的管理是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实现的,不是直接管理,排除B项;通过题干可知,土著各邦族要服从诸侯的管制,不能说其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崛起,排除D项。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典例变式典例2(2019·全国卷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答案】D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典例变式变式3(2019·广西南宁一模)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A.完善选官制度B.增加政府收入C.强化君主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D【解析】上计制度有力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上计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上计制度是地方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状况的了解,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项;上计制度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直接推动中央权力增强,排除C项。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典例变式变式4(2019·湖北武汉四月调研测试)战国时期,魏惠王大挖鸿沟,把黄河、淮河连为一体,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使得魏都大梁城成为“诸侯四起,条达辐辏”之地。“(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材料表明()A.鸿沟促进关中平原发展B.大梁城以经济功能为主C.水利推动区域长途贸易D.水利兴修带有军事色彩D【解析】根据材料“诸侯四起,条达辐辏”“引河沟灌大梁”,面对诸侯争霸兼并,魏国沟通内外水路,以及秦国使用水攻,都体现了水利在军事领域的考量,故选D项;材料不论是魏国还是秦国,主要讨论在水利上的军事意义,排除A项;同理,材料不涉及大梁城的主要功能,排除B项;同理,材料不能体现魏国水利工程对长途贸易的影响,排除C项。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基础训练1.《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2.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指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家族地位的制度。《公羊传·隐公元年》将其概括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对嫡长子继承制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正妻为嫡,其子为嫡子;其他妻子为庶,其子为庶子B.如果嫡妻无子,就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妾之子,即“立子以贵”C.在该制度下被立者与其贤或不贤无关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王(皇)位的家族性BD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基础训练3.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本质上说明()A.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B.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C.各国想借此继承周王权威D.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4.史书载,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这些材料反映出()A.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B.西周实际控制范围扩大C.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D.同姓诸侯势力逐渐壮大DC知识梳理易错辨析典例变式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基础训练5.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刺史制的建立D.科举制的确立6.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
本文标题:2020高考历史 艺考生冲刺 第一单元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文明 第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的中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8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