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2T 370-2014 建筑逃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范
ICS13.220.99C80备案号:42264-2014DB4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370—2014代替DB22/T370-2004建筑逃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ofautomaticandrepetitiverescuecontrolleddescentdeviceinbuilding2014-05-04发布2014-06-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370—2014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22/T370-2004《建筑救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定》,与DB22/T370-2004相比,除编辑性的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名称修改为《建筑逃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范》;——调整了逃生缓降器设置范围;——调整了逃生缓降器设置数量;——增加了验收和维护的要求;——删除了原标准的条文说明内容。本标准由吉林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吉林恒安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广明、孙宇、李静影、姜英、王尧、王晓林、李景海、卢绍娟。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2/T370-2004为首次修订;——DB22/T370-2014为第二次修订。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370—20141建筑逃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逃生缓降器设置的术语和定义、设置规定、设置要求、验收和维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建筑中逃生缓降器的设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建筑应按照本规定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1976.2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2部分:逃生缓降器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逃生缓降器automaticandrepetitiverescuecontrolleddescentdevice一种靠自重从一定高度,以一定的速度沿建筑外墙安全降至地面,并能连续使用的逃生器具。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和连接用的钢丝绳等配件组成。3.2逃生缓降器支架descentrescuedevice’strestle悬挂逃生缓降器的固定构件。3.3劳动密集型工业建筑labor-intensiveindustrialbuildings每一楼层同一时间内每100m2生产人员数量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生产场所。3.4公共娱乐场所publiccasino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室内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370—20142——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4设置规定4.1设置范围4.1.1下列建筑应自地上第三层或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超过6米的二层起逐层设置逃生缓降器:——办公楼、综合楼、教学楼、商业楼、医疗建筑;——宾馆、公寓、集体宿舍、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公共娱乐场所;——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劳动密集型工业建筑;——火车站、汽车(轻轨)客运站、航站、港口、建筑的候车(机、船)场所。4.1.2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及未包括的民用建筑宜设置逃生缓降器。4.2设置数量4.2.1逃生缓降器的设置数量应满足下列要求,且每层设置数量不应少于4具:——办公楼、综合楼、教学楼、商业楼、医疗建筑,每200m2设置1具;教学楼的每间教室不少于2具;——宾馆、公寓每套房间设置1具;集体宿舍每4人设置1具;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每户设置1具;——公共娱乐场所,每200m2设置2具;——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每200m2设置1具;图书馆的每间阅览室不少于2具;——劳动密集型工业建筑,每200m2设置1具;——火车站、汽车(轻轨)客运站、航站、港口、建筑的候车(机、船)场所,每500m2设置1具。4.2.2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住宅,三层以上宜每户设置1具。5设置要求5.1逃生缓降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方便取用的部位,并配有灯光指示标志。5.2逃生缓降器宜设置在走廊两端或靠近方便逃生的外窗(阳台)等部位。5.3逃生缓降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逃生缓降器支架中心距室内地面的距离宜为1.7m;——逃生缓降器钢丝绳长度应不小于支架到室外地面距离;——逃生缓降器支架与建筑的连接必须可靠、牢固。6验收和维护要求6.1土建验收依据GB50300进行验收。6.2消防验收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370—20143现场核实,逃生缓降器设置的位置和数量是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6.3安全验收现场应进行安全检测,并应符合GB21976.2的规定。6.4维护验收后,用户每两年应进行检查维护一次。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370—20144AA附录A(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A.1执行本规定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A.1.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A.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1.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A.1.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A.1.5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本文标题:DB22T 370-2014 建筑逃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9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