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3T 1645-2012 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
ICS81.060.01Q32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645—2012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CeramicPoly-HollowMicrosphereWithOpenpore2012-11-28发布2012-12-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1645—20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河北勇龙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金龙、陈金德、王玮。DB13/T1645—20122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的术语定义、产品分类和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钢渣等其他固体废弃物,以及陶瓷粉体材料为原料生产制备的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431.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17431.2-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JC209-1992(1996)膨胀珍珠岩3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陶瓷空心球是指粒径尺寸在十几微米至几百微米之间的空心无机非金属材料球体。3.2陶瓷聚空心球是指由企业生产的,具有单一空心或聚合空心结构的陶瓷空心球,是陶瓷空心球产品的一种类型。3.3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是指由企业生产的,具有开孔结构的陶瓷聚空心球。3.4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kg/m3。3.5粒径DB13/T1645—20123指颗粒的大小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聚空心球的直径就是粒径,单位μm。3.6标准筛余量用不同的筛网筛分终止时残留在筛网之上的物料重量。通常用筛上物重量与入筛物料重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以百分率(%)表示。标准筛通过量等于1减去标准筛余量,以百分率(%)表示。3.7质量含水率土体或物料颗粒中含有水的质量与物料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3.8筒压强度筒压强度是一定粒径的物料试样,置入承压筒内,将试样压入筒内20mm深度时,所承受的压力值,单位为Pa或MPa。3.9成球率在显微镜下的可视范围内,完好球体颗粒微珠占微珠总数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3.10分布含量:指微珠在主要粒径范围内的分布含量比率,以百分率(%)表示。4产品分类和等级4.1分类4.1.1本产品为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用K表示。4.1.2每一类产品,按其堆积密度范围分为400、500、600、700、800五个系列,如堆积密度范围为300kg/m3~400kg/m3划分为400系列。4.1.3每一系列产品,按粒径大小划分40~80、80~120、120~160、不分级四个粒径范围,单位为μm。4.2等级各规格产品,按其物理性能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4.3产品标记标记内容为产品类型、系列、粒径,格式为K□□□-□□□。示例:K600-120K:开孔陶瓷聚空心球;600:堆积密度范围为400~500kg/m3;DB13/T1645—20124120:粒径范围80~120微米。5技术要求5.1技术指标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的堆积密度、粒径范围、筛余量、质量含水率、成球率、筒压强度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产品系列产品标号堆积密度(kg/m3)主要粒径范围(µm)粒径标准筛余量、通过量(%)质量含水率(%)成球率(%)筒压强度(MPa)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400400-080300~40040~80最大粒径筛余量≤5.0粒径的分布含量≥75最大粒径筛余量≤10粒径的分布含量≥65最大粒径筛余量≤15粒径的分布含量≥50≤2.0≥98≥95≥900.8400-12080~120400-160120~160400-W不分级500400-080400~50040~80最大粒径筛余量≤5.0粒径的分布含量≥75最大粒径筛余量≤10粒径的分布含量≥65最大粒径筛余量≤15粒径的分布含量≥50≤2.0≥98≥95≥901.2400-12080~120400-160120~160400-W不分级600400-080500~60040~80最大粒径筛余量≤5.0粒径的分布含量≥75最大粒径筛余量≤10粒径的分布含量≥65最大粒径筛余量≤15粒径的分布含量≥50≤2.0≥98≥95≥901.6400-12080~120400-160120~160400-W不分级700400-080600~70040~80最大粒径筛余量≤5.0粒径的分布含量≥75最大粒径筛余量≤10粒径的分布含量≥65最大粒径筛余量≤15粒径的分布含量≥50≤2.0≥98≥95≥902.4400-12080~120400-160120~160400-W不分级800400-080700~80040~80最大粒径筛余量≤5.0粒径的分布含量≥75最大粒径筛余量≤10粒径的分布含量≥65最大粒径筛余量≤15粒径的分布含量≥50≤2.0≥98≥95≥902.4DB13/T1645—20125表1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产品性能指标5.2产品均匀性产品堆积密度均匀性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堆积密度均匀性要求6试验方法6.1堆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均匀性试验方法按JC209-1992(1996)中6.1的要求试验。6.2质量含水率试验方法按JC209-1992(1996)中6.2的要求试验。6.3粒径的试验方法6.3.1试验设备:a)拍打筛;b)金属筛网:40μm、80μm、120μm、160μm四种规格及筛网底托盘;c)电子称:精度为0.01g;d)承装物料的塑料袋。6.3.2试验原理通过不同规格筛网,筛分出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分布含量。6.3.3试验步骤6.3.3.1将筛网按由小至大顺序标记筛网号为1#、2#、3#、4#,筛网底部托盘为0#,并由上至下按4#、3#、2#、1#、0#由大到小顺序叠放好,置于筛网承接金属底盘之上。6.3.3.2取出500g试样倒入上端4#筛中,加盖好上盖。6.3.3.3将上述装有试样的筛网放到拍打筛机器上固定安装好后,开通电源,让机器运行3min~5min。等级堆积密度均匀性要求一等品5袋试样中最大堆积密度或最小堆积密度与5袋试样堆积密度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5袋试样平均值10%。二等品5袋试样中最大堆积密度或最小堆积密度与5袋试样堆积密度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5袋试样平均值15%。合格品绝对值不超过5袋试样平均值符合表1规定。DB13/T1645—201266.3.3.4待拍打筛停止运行后,取下筛网,将各筛网上的余留试样分别装入对应标示测样袋中,待做称量.6.3.3.5将上述操作取得测样,放到电子秤上,分别称重计量m0、m1、m2、m3、m4及计算筛余量W和主要粒径范围的分布含量H.6.3.3.6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操作3次,计取数据平均值。6.3.4结果计算6.3.4.1筛余量W计算公式%100mmmmmmmmm=W4321043211...........................(1)%100mmmmmmmm=W432104322...........................(2)%100mmmmmmmW43210433............................(3)%100mmmmmm=W4321044............................(4)6.3.4.2主要粒径范围的分布含量H计算公式1#-2#粒径范围分布含量:%100mmmmmmH4321011-2...........................(5)2#-3#粒径范围分布含量:%100mmmmmm=H4321022-3...........................(6)3#-4#粒径范围分布含量:%100mmmmmm=H4321033-4...........................(7)6.4成球率试验方法6.4.1试验描述在电子显微镜下,目测视野范围内的完好微珠数量和破损微珠数量,计算成球率。6.4.2试验设备a)视频显微镜:美国CT-2210USB电子显微镜,显示屏幕16cm×12cm,最高显示倍数75倍。DB13/T1645—20127b)透明宽胶带和剪刀。6.4.3试验原理用胶带粘取试样微珠制成试验样本,由于胶带粘接作用,使胶带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微珠测样,在显微镜下目测成像后的试验样本,计量有效面积内的完好微珠数量比率。6.4.4试验步骤6.4.4.1从制备的试样袋中取出约半纸杯试样,在40μm~160μm粒径范围内随机从中抽取测样,要求试样物料中40μm~160μm粒径范围的分布含量≥80%。6.4.4.2用剪刀把透明宽胶带剪成规格为5cm×8cm大小的胶带若干条,待用。6.4.4.3把少许测样倒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用剪好的胶带粘取纸上的微珠,轻微用力使之均匀分布在胶带上,取下胶带,吹掉胶带表面浮珠,制得试样胶带,重复操作制得3条备用。6.4.4.4将上述的试样胶带放置显微镜下,将放大倍数调整75倍后,缓慢调整焦距使屏幕出现清晰的画面,在显示屏幕为16cm×12cm的屏幕里能清楚的计量出微珠后进行电子成像,形成可目视计量的电子数据图像待用,图像的尺寸为720像素×576像素。6.4.4.5计量数据图像中微珠的个数,统计微珠中完好个数、破损个数,计算成球率。分别对3条胶带试样重复上条和本条2个步骤操作,计算3组数据成球率的平均值。6.4.4.6分别重复以上5个步骤操作二次,则2组数据的平均值即为试验结果成球率。6.4.5实验结果成球率Q计算公式:成球率Q=T1/T0×100%..................................(8)式中:T0—微珠总数;T1—完好微珠个数。6.5筒压强度试验方法6.5.1试验描述筒压强度是一定粒径的物料试样,置入承压筒内,将试样压入筒内20毫米深度时,所承受的压力值,单位为帕或兆帕。6.5.2试验目的承压筒法(或称圆筒压碎法)测定骨料颗粒的平均相对强度指标,作为评定骨料质量之用。6.5.3试验设备:a)承压筒:由圆柱形筒体(另带筒底)、冲压模和导向筒三部分组成;筒体可用无缝钢管制作,有足够刚度,筒体内表面和冲压模底面须经渗碳处理。筒底可拆卸,并装有把手;冲压摸外表面有刻度线,以控制装料高度和压入深度。导向筒用以导向和防止偏心。DB13/T1645—20128b)压力机:根据筒压强度的大小选择合适吨位的压力机,测定值的大小宜位于所选压力机表盘读数的20%~80%范围内。c)托盘天平:最大称量5kg(感量为2g)。6.5.4试验步骤6.5.4.1从制备的试样袋中抽取试样。6.5.4.2用承压筒(带筒底)装试样,分别测定3次松散料重,取其算术平均值,乘以1.10的填充系数作为试样量;6.5.4.3按上述试样量称取试样,装入承压筒,先用木锤沿筒壁四周轻敲数次,然后装上导向筒和冲压模,检查冲压模的下刻度线是否与导向筒的上缘重合,如不重合,再轻敲筒壁四周直至完全重合为止。把承压筒放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上,以每秒约30kg~50kg的速度匀速加荷。当冲压模压入深度为20mm时,记下压力值。6.5.5结果计算筒压强度按下式计算:P=SF................................(9)式中:P──筒压强度(MPa);F──压入深度为20mm时的压力值(N);S──承压面积检验规则。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7.1.1出厂检验项目: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均匀性、质量含水率、粒径、成球率。7.1.2型式检验项目: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均匀性、质量含水率、粒径、筒压强度
本文标题:DB13T 1645-2012 开孔型陶瓷聚空心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0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