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7上半年加送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A.扣纽扣B.使用剪刀C.双手接球D.系鞋带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当3.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在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它难过得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A.自我中心B.泛灵论C.不可逆D.不守恒4.初入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A.回避型依恋B.抗拒性格C.分离焦虑D.粘液质气质5.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把三块积木和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然后掰手指数出总数7块D.幼儿先看3块积木,后看了4块积木,暂停一下,说7块6.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正确理解是()。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B.活动过程中的学业习速度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7.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美化环境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8.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A.把鼻涕吸进鼻腔B.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C.同时捏住鼻背两侧擤D.用手背擦鼻涕9.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A.跳远B.跑步C.投掷D.踩高跷10.对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正确理解是()。A.教育以儿童的本能和能力为依据B.儿童的生成以教育目标为依据C.教育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基础D.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15分)12.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更好的心理氛围?(15分)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3.试论述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实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20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4.材料莉莉和小娟玩游戏,她们想让5个娃娃睡觉。但是没有小床,于是她们找到了3个盒子做小床,莉莉说“床不够”,小娟挑出两个留着头发的娃娃说:“他们长大了,不需要睡午觉来了。”莉莉说:“好的。”然后,将三个需要睡觉的娃娃中最大的一个放在最大的盒子里。小娟试图把中等大小的娃娃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但放不进去。于是莉莉说:“换一换。”然后将最小的娃娃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中等大的娃娃放在中等大的盒子里。小娟说:“娃娃们,好好睡觉吧。”问题:(1)从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为。(10分)(2)这次游戏后,教师应当如何支持莉莉和小娟的学习与发展?(10分)15.材料教师为了帮助大班的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同时在其中渗透数学教育,专门制作了一套“春天”的拼图(如图1)。拼图底板是若干道10以内计算题,每一小块图形的正面是春天景色的一部分,背面是计算题的得数(如图2),教师希望幼儿根据计算题与得数的匹配找到拼图的相应位置。然而,材料投放后,教师却发现许多幼儿不用做计算题就能轻松完成拼图,也未对图片中的季节特征产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问题:(1)请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角度,分析这一拼图材料的投放,对达成教学目标是否适宜?(2分)为什么?(4分)(2)该材料在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10分)请提出改进建议。(4分)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6.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的能涉及多个领域的系列活动,要求写出3个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大班教室里收集了纸板箱、鞋盒、牙膏盒、药品盒等数量众多的盒子。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吸引幼儿,教师发现很多幼儿利用盒子自发发生了很多活动,涉及各个领域,于是,决定围绕纸箱、纸盒设计出系列活动来满足、推进幼儿的发展。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参考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双手接球更多培养的是幼儿大肌肉动作,完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的目标。2.C【解析】:遗传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题干中的双胞胎虽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但是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说明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3.B【解析】:自我中心性指的是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认识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主要表现在:不可逆性、泛灵性和经验性。泛灵性是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作人,他们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强加到小动物和小玩具身上,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提干体现的是泛灵论。4.C【解析】: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亲人离开后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5.D【解析】:幼儿掌握数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2-3岁)、数词和物体数量之间建立联系的阶段(3-5岁)、数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幼儿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感知动作开始的,幼儿计数,起先不但要用眼看,而且要动手去数,ABC选项中都体现了幼儿动手去数的过程,只有选项D进入到了数的概念阶段,摆脱感知直接进行口头计算了,故选项D正确。6.A【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了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故选项A正确。7.D【解析】:社会领域目标中要求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要求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创设情景,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8.B【解析】:擤鼻涕时应让幼儿上身稍微前倾,先用手指压住宝宝的一侧鼻翼,让幼儿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翼的鼻涕;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故选项B正确。9.D【解析】:踩小高跷、走平衡木、踢毽子等游戏活动能够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10.A【解析】: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即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他还指出,教育即生活,儿童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同时他还指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故A正确。二、简答题11.【参考答案】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对幼儿的观察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意义:(1)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一日生活的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2)幼儿在游戏和日常行为中有最真实和自然的表现,教师通过游戏去观察孩子能最真实的了解孩子。(3)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认知水平、个性特点、能力差异等,从而给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帮助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4)老师在观察中可以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手段来促进幼儿的发展。(5)老师通过观察幼儿,并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既然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幼儿的潜在发展水平,使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12.【参考答案】(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环境布置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其行为,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行为,公正、客观地对有幼儿进行评价,并要以正面鼓励为主,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教师初建班集体时,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教育态度,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表现,逐渐使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园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教师之间保持相互喜爱,合作共事,幼儿在这样的人际关系里,能受到教师的尊重,扮演成功的角色,满足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三、论述题13.【参考答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如下:(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内容与要求如下:(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指导要点如下:(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四、材料分析题14.【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充分表明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如在智力发展中,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材料中,幼儿反复尝试,在不断的尝试错误后终于将娃娃们安置好,说明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如在材料中,幼儿通过玩游戏进行了交流,进行了同伴交往中很好的合作。(2)首先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直接行动性,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发展幼儿的思维。其次,教师应该多引导孩子去玩游戏,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游戏是幼儿自发的学习。最后,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如引导孩子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多用语言指导游戏,提供孩子游戏练习的机会,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的创造性等等。15.【参考答案】(1)不适宜。首先,大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材料中让幼儿进行10以内加减法运算时,应为幼儿提供可以进行操作的游戏材料,借助直观探索来感受数学的运算,而不能只是抽象的加减运算。其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于科学领域中数学教育的目标要求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材料中,游戏的
本文标题:2017上半年加送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1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