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2T 1832-2013 云杉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ICS65.020.01B16备案号:37951-2013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1832—2013云杉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gratedmanagementofIpstypographus2013-05-15发布2013-09-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文、李兴鹏、陈越渠、左彤彤、李立梅、张健。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2云杉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云杉八齿小蠹的虫情调查及防治技术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云杉八齿小蠹的综合治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虫科(Scolytidae)齿小蠹属(Ips)。是一种危害多种云杉类植物的钻蛀性害虫。云杉八齿小蠹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A。3.2虫情监测pestmonitoring利用某种技术手段或方法,对目标害虫的发生动态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视测定,以此掌握目标害虫发生动态和发展趋势。本标准指对云杉八齿小蠹发生期、发生量、发生面积、发生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的跟踪测定。3.3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AggregationpheromoneofIpstypographus云杉八齿小蠹雄性个体分泌和释放的种间通信行为的化学信息物质,通过中间介质传输而被同种个体所接受,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和行为的应答反应,并吸引雌性个体前来一起栖息、取食和繁殖。经人工合成和成分合理组配,用于监测和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制剂。在我国东北,云杉八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包括两种成分:顺式-马鞭草烯醇和2-甲基-3-丁烯-2-醇。4调查与监测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34.1虫情调查4.1.1调查范围30年生以上云杉、冷杉林分。4.1.2调查时间4月下旬开始到5月上旬结束。4.1.3调查方法4.1.3.1踏查在林班内,选择林龄相近、地点相邻的云冷杉林分设定踏查块,按自然线路踏查立木枯萎、枯死情况,随机选择100株寄主树,查看云杉八齿小蠹危害情况,填写《线路踏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4.1.3.2标准地调查按云冷杉林分被害株率划分危害等级,被害株率小于10%为轻度被害,11%-20%为中度被害,大于20%为重度被害。标准地调查以小班为单位进行,标准地面积0.3hm2,从中随机选取30株标准株,调查被害情况,填写《云杉八齿小蠹标准地调查记录表》(参见附录C)。4.2虫情监测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对有云杉八齿小蠹发生的林分,于5月中旬开始设置信息素诱捕器(云杉八齿小蠹信息素诱捕器使用技术参见附录D),每小班设1套诱捕器,进行成虫扬飞期监测,统计扬飞期内每个诱捕器累计诱集数量。依诱集数量来划分林分被害情况:——低于50头为低虫口;——51头-200头为轻度发生;——201头-600头为中度发生;——大于600头为重度发生。5防治5.1预防措施5.1.1虫源木清理及采伐措施及时清除林分内的风折风倒木、虫害木、梢头等小蠹虫的滋生场所,避免形成虫源地。适时采伐利用成过熟林木。云冷杉林分择伐强度按照LY/T1646执行。采伐的原木和剩余物及时运出林外,不能在林内越夏。5.1.2虫害木处理对采伐下来的云冷杉虫害木,造材后单独归楞,集中进行除害处理,经检疫合格后方可调运。楞场和贮木场长期存放的云冷杉原木,应定期实施除害处理。熏蒸处理时,用0.12mm厚的农用塑料布,覆盖在虫害木楞垛上,四周开沟将塑料布帐幕埋入沟中压实,在幕帐上开孔施药,密闭熏蒸2d-3d。药剂可选择99.9%溴甲烷,15g/m3;或者56%磷化铝,3g/m3;农药的使用及安全措施按照GB12475规定执行。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45.1.3检疫措施调运云冷杉原木,应实施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防止人为调运传播虫源。5.1.4营林措施坚持适地适树造林,提倡营造混交林,实施封山育林,造林方法按照GB/T15776规定执行。5.2治理措施5.2.1饵木诱杀5月中旬前,在林缘和林间空地设置新鲜小径级的寄主原木或者较粗梢头做为饵木,每堆3根-4根,每公顷林分设2堆-4堆,并在小蠹虫化蛹前将饵木剥皮或水浸或用99.9%溴甲烷密闭熏蒸2d-3d。药剂使用注意事项按GB12475的规定执行。5.2.2聚集信息素诱捕中度和重度发生的林分,应先采取卫生伐措施,再用聚集信息素诱杀,可提高防控效果。5月中旬前,在云杉八齿小蠹发生林分的林缘和林间空地设置信息素诱捕器。在轻度发生区,每公顷设1套诱捕器,中度发生区每公顷设2套-3套诱捕器,重度发生区设置4套-5套诱捕器。及时清空诱集杯。诱捕器的使用技术即注意事项详见附录D。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云杉八齿小蠹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A.1形态特征A.1.1成虫体长4.2mm-5.5mm,红褐色至黑褐色,有光泽,被褐色绒毛。复眼肾形。触角5节,锤状部扁椭圆形。额面均匀散布粗糙颗粒,额下部中央、口器上方有一个瘤状大突起。前胸背板前半部中央的皱褶粗糙,后半部为疏生刻点。鞘翅具刻点,刻点沟凹陷,鞘翅后半部呈斜面形,斜面两侧缘各具4个独立分开的齿突,第3个呈纽扣状,其余为圆锥形,第1齿最小,第1与第2齿间的距离最大。斜面凹窝散生小刻点、无光泽。A.1.2卵长椭圆形,长1.0mm,宽0.7mm,乳白色。A.1.3幼虫体长4.0mm-6.3mm,体弯曲,多皱褶,乳白色,被有刚毛。A.1.4蛹乳白色,腹部末端有2个刺状突起。羽化前上颚及前翅末端变褐色。A.2云杉八齿小蠹生物学特性云杉八齿小蠹在吉林省东部山区,1a完成1代,一般以成虫在树干基部枯枝落叶层或土层下越冬,少数也有在寄主韧皮部里越冬。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上旬见幼虫,6月中旬见蛹,6月中、下旬出现新成虫。该虫生活史很不整齐,在整个生长期内几乎随时都可找到成虫、卵、幼虫及蛹。根据经纬度的不同,云杉八齿小蠹在4月-6月期间开始活动,当气温上升到日最低气温7℃以上,日平均气温超过14℃时,云杉八齿小蠹开始扬飞。越冬成虫扬飞后,由雄虫先从寄主树皮鳞片缝隙处钻1个倾斜的圆形或椭圆形侵入孔,立木上的侵入孔多为从下往上或偏左、右向倾斜,很少向下倾斜;在倒木上没有明显的规律。侵入孔外方留有树脂和木屑。紧接侵入孔,雄虫在树皮间筑1个交配室,通过排出粪便释放信息素引诱雌虫入内交尾,第一雌虫交尾后即向上修筑母坑道;另一雌虫又入交配室交尾,并向下筑1个与第一雌虫所筑坑道相反方向的母坑道。一般1个侵入孔为l雄2雌,也有l雄3雌的,最多不超过5个雌虫。成虫侵入1-2d后开始产卵,卵产于母坑道两侧的卵室内,卵室圆形,每条母坑道有卵室8-69个,平均32个,每个卵室内有卵1粒,上覆以褐色木屑。雌虫在产卵过程中,仍然继续进行交尾,一般能交尾、产卵2-3次。当坑道里密度很高的时候,成虫很快爬出侵入孔外,另找其它部位或新寄主侵入、交配和产卵,当第一次产卵孵化的幼虫老熟后,成虫即爬出孔外,另找其它部位或新寄主侵入,进行第二次交尾、产卵,还可在同样情况下进行第三交尾、产卵,但一般以2次为常见;卵孵化出幼虫各自从卵室取食,产生子坑道,子坑道沿母坑道两侧横向并向上或下弯曲伸出,逐渐向树皮边材加深变宽,幼虫老熟时在子坑道末端筑1个椭圆形蛹室,子坑道内充满木屑虫粪。每条母坑道有子坑道1-55条,以20-30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6条为最多,占52.4%。从卵到新成虫共需33-55d。新生成虫在虫道附近的树皮下或边树上进行补充营养,6月中、下旬开始从树皮下蛀孔飞出。有时飞出后再到新鲜倒木或梢头侵入进行补充营养。补充营养坑道在入侵处建有掌形的交配室,坑道较母坑道稍短,粗而弯曲,或呈不规则形,内充满虫粪和木屑。9月上旬(在林内可延至10月中、下旬)开始寻找越冬场所,如在土中可深达土下10cm左右。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7BB附录B(规范性附录)云杉八齿小蠹线路踏查记录表表B.1云杉八齿小蠹线路踏查记录表踏查块编号:踏查块面积:公顷代表的林班小班: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林龄组: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危害的寄主树木在相应的序号中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9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调查株数100株有虫株数株有虫株率%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8CC附录C(规范性附录)云杉八齿小蠹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表C.1云杉八齿小蠹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调查单位名称:地点标准地编号林班及小班名称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小班面积(hm2)海拔(m)坡度坡向踏查受害株率(%)标准株号羽化孔数(个/株)标准株号羽化孔数(个/株)标准株号羽化孔数(个/株)111212122231323414245152561626717278182891929102030受害株数受害株率(%)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人: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32—20139DD附录D(资料性附录)诱捕器的安装、设置及使用方法D.1诱捕器的安装目前主要使用漏斗式诱捕器和挡板式诱捕器,安装时请参照诱捕器附带说明书。D.2诱捕器的设置及使用方法聚集信息素及诱捕器应设置在林缘或林间空地,在林缘设置诱捕器应距离林缘10-25m。在林间设置诱捕器距最近的寄主林木5—8m,即设置诱捕器需要林间有直径在10-16m以上的林间空地。诱捕器间距最少应在30m以上,间距太近会影响引诱效果。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距地面1.5米处。若诱捕器下有灌木,诱捕器要高于灌木,或把灌木砍掉。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至少应在春季扬飞期的前7天设置。聚集信息素持效期一般为8-10周,此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更新。用于一般性监测的聚集信息素诱捕器,需要每7—10天对诱捕到的小蠹虫进行统计。用于重点监测的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需要每1—3天对诱捕到的小蠹虫进行统计。用于防治的聚集信息素诱捕器,应根据诱捕实际情况,及时对集虫杯内的小蠹虫进行处置,避免因小蠹虫充满而影响诱捕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本文标题:DB22T 1832-2013 云杉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3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