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沉淀人类管理智慧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2)第三节论文思路及各章内容分布..................…..(4)第二章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6)第二节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8)第三节企业战略目标的确立...............…...…....(10)第三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第一节AHP原理简介.................................(14)第二节基于评判的环境——战略——部门结构的建立....(15)第四章基于生存理论的企业过程模拟及理论探讨第一节生存理论简介................................(23)第二节模型的建立..........……………….......…...(30)第三节调控模型....................................(36)第四节企业生存质量递增模型........................(42)第五章企业系统的递阶调控优化及评价第一节递阶优化………..............................(52)第二节战略的调控………….............…...........(57)第三节评价分析....................................(59)第六章实例分析..……..............................(64)附录....................................................(71)参考文献................................................(74)散发人性道德光辉沉淀人类管理智慧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散发人性道德光辉沉淀人类管理智慧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第第一一章章绪绪论论第一节问题的提出首先,宏系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系统的动力学不确定性,因为系统的可能运行轨线和系统的历史及当前状态有关,而且表现在建模和干扰等方面;二是系统的状态演化必须满足系统的生存性约束[2]。评注:在经济学、合作对策及非合作对策中、在社会科学和认知领域,绝大多数的系统都是属于这样的宏系统。其次,生存理论有如下几个要素:一是它的功用,那就是对一类具有不确定性动力学和状态约束的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解释,揭示系统具有的隐含反馈,提供实现方法并实现这种反馈,从而影响系统的生存演化。二是生存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的区别,有以下两点:(1)生存理论不需要决策者,也没有一个最优化目标,它依据短期准则进行决策,而且不是在某个初始状态进行决策后就一劳永逸,系统随时都要满足生存约束,否则系统就会死亡。(2)生存理论不需要预测或预报,这在某些情况下尤为重要,如研究对象无法由实验来完成或者研究现象不具备周期性解时,象生物进化、社会经济研究等,系统一旦失去动力学,就将无法重建,也不存在历史知识可借鉴。三是生存理论的惯性原则。生存理论是研究、选择满足历史状态和当前状态约束的生存演化,对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动力学和依赖状态约束条件的系统来说,对从x0出发的系统轨线可能存在多个可生存解,这就需要研究和选择可生存性演化的机理,这就是利用惯性原则:只要系统的生存性不是处于危险状态,控制作用就保持不变,用动力学描述就是:0,,uxtftx(1.1)而这样的系统演化时一般具有以下性质,系统演化速度具有最小速度,即:散发人性道德光辉沉淀人类管理智慧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0tx(1.2)由于生存理论具有以上的一些主要特点和优点,企业战略管理用生存理论来刻画和描述是最好不过,因为:企业战略管理很难找到一个具有最优的目标函数;企业战略一经制定,改动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调整的余地一般不会很大;企业战略管理的多目标、多约束采用生存理论的微分包含描述更为合理;企业系统以生存为前提,在内部子系统协同作用和外部环境作用下进行演化;企业可以追求更好的生存质量,即生存质量递增;企业系统内部可以追求局部最优.所以,本论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就是:寻求一个合适的微分包含来描述和模拟企业系统;建立一个合适的结构,把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内外环境—企业的下属各部门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机制来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调控和评价.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生存理论(ViabilityTheory)是由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的J.P.Aubin教授及其合作者于80年代末提出的,用来描述大系统生存和演化的一种理论。它主要用的数学工具是微分包含、集值映射、和非光滑分析[3][4]。Aubin等人认为:通常的微分方程主要是用于描述确定性系统,但对于经济、生物及社会等含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系统则不一定合适,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应该用以下的微分包含来描述:00,xtxtxtFtx(1.3)其中x是某个线性赋范空间,F是一个集值映射。系统(1.2.1)不追求系统发展的最优轨线,而是要求系统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追求系统的可生存性。详细的生存理论可参考文献[5],生存理论在国外的研究也日益扩大:经济学、社会学、生物系统、神经网络、模糊生存理论等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和应用,国内的研究一是主要在于完善生存理论[6][7][10][11][13][14],国内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有了起步[8][9][12]。从生存理论的观点来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的成果在国内外至今仍鲜为人知。企业战略管理从发展的先后顺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简称环境理论),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简称竞争力理论),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环境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钱德勒(Chandler)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认为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即满足市场需要,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变化而变化[15];其后,安索夫(Ansoff)等在《企业经营战略》[16]中认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散发人性道德光辉沉淀人类管理智慧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组织架构的过程,高层管理者可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指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战略指定和执行可以分离,战略的形成是内容导向的。这些特点与六、七十年代经营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关,到了90年代,环境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Chakravarthy教授认为: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再是简单的、静止的,而是动荡的,环境的动荡性是由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的[17],复杂性是对企业所处环境的竞争结构和规模大小的测度,而动态性是竞争结构规模随时间变化的速度。Chakravarthy教授以信息业为例,分析了该行业的动荡性,并提出了对付动荡的战略框架。竞争力理论是波特在80年代提出的[18][19]。他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S)—行为(C)—绩效(P)这一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战略管理之中,并且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其选择何种竞争战略,而竞争战略的选择应基于以下两点:(1)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2)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优势的竞争地位。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透过表面现象分析竞争压力的来源,对于表象之下的压力来源的认识可使企业的关键优势与劣势凸现出来[18],企业的竞争因素由五方面组成:进入威胁、潜在威胁、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以及客户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企业可通过其战略对五方面竞争力量发生影响,并影响产业结构,甚至改变某些竞争规则,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波特还提出了三个通用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并通过对各个具体产业,如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过渡产业、夕阳产业及全球性产业等的环境进行分析,把上述三种战略加以具体化。评注:竞争力理论忽视了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不能解释下列问题:为什么在无吸引力的的产业中仍能有盈利水平很高的企业存在,而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中却又存在经营状况很差的企业。自1990年C.K.Pahald和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直受到国际间诸多学者和政策研究机构的重视,对于处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某些独占机制,可以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或打破竞争对手的竞争壁垒,因而是其获得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关键。那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呢?Barton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四个维度:技巧与知识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观系统;Coombs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特定组合,企业市场域和技术域相互作用的特定经验的积累,它既具有技术特性,又具有组织特性。巢春来等人[20]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关键为企业创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它包括五个维度: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核心制造能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核心营销能力和企业组织/界面管理能力[20]。近年来,关于企业管理出现了很多理论,如企业再造过程(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全面质量管理(TQC)、持续改良(Kaizen)、JIT生产、精简生产(LeanProduction)、ABC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Activity-Based-Costing)等。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有了新的进展,斯坦福大学的Baron教授把企业环境分为市场和非市场两个部分,强调非市场环境对企业活动的重大影响作用,提出了非市场战略系统和租金链的概念框架[21],哈佛Mill教授则归纳总结了诸如IBM等美国大公司近年来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散发人性道德光辉沉淀人类管理智慧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德国的Kreikebaum教授则一般性地论述了战略计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22]。我国学者近十几年来也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出版了许多专著[23]。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学者有华南理工大学的黄培伦、黄海朝、蓝海林,他们都较多地偏重于实证研究[24];东北大学的杨锡怀进行多样化战略的研究[25][26];北京化工大学的任际泰教授,侧重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个例研究[27][28];西安交通大学的汪应洛、席酉民教授,侧重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29][30]。在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成果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论文试图利用生存理论对这一课题做些工作。第三节论文思路及各章内容分布针对本章第一节提出的本文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便形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第一步建立一个基于环境—战略—部门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型,这一部分是在基于AHP评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假设企业的投入有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而企业产出有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1LKtAY(1.4)其中:Y:企业产出;A(t):技术投入;K:资本投入;L:劳动力投入;α:资本对产出的弹性;1: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企业的投入是必须克服环境因素进行的,因此可以得到环境和投入之间的关系,环境和战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出环境—战略—投入之间的转换关系,而战略和部门之间存在另外一种转换关系。于是,企业总战略可以分解为各部门分战略,各分战略又可以具体联系到各个部门的投入和产出的具体目标,当然,企业产出为服务和企业文化的时候,涉及到另外一个如何量
本文标题:企业战略层次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