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企业战略新思维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战略新思维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2006年(2)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一、企业战略及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一)什么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状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为不断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二)企业战略的本质1.企业战略是企业竞争形势的一种定位。2.企业战略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模式。3.企业战略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一种价值观念。4.企业战略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5.企业战略是企业的一种行动计划。(三)企业战略的特征1.全局性及复杂性。2.未来性及风险性。3.系统性及层次性。4.竞争性及合作性。5.稳定性及动态性。(四)中国企业战略的特性1.变动性及短期性。2.生存性及保守性。3.调整性及重组性。(五)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战略管理是把企业战略的分析与制订、评价与选择、实施与控制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使企业能够达到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战略评价与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分析与制订1.企业战略管理:(1)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业务组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2)要认清三个基本前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是什么?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我们的愿景与目标是什么?(3)企业的战略选择是什么?(4)战略的实施方案是什么?2.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体架构:多元化公司愿景公司战略目标公司战略业务组合战略、核心能力业务单元战略使命与目标、发展战略与业务计划职能部门策略(研发、制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运作策略(区域或地区、生产工厂、职能领域里各部门)公司层管理者负责业务层管理者负责职能部门管理者负责工厂管理者、地区单元管理者以及更低一层次的管理者负责3.企业战略管理的五项任务:(1)提出公司的愿景:(2)建立公司战略目标体系(3)制定公司战略、业务单元战略、职业部门的策略及相关运作策略。(4)高效地执行公司战略(5)监控并调整战略1.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的条件。2.部分企业有制定战略的潜在需求,但对战略的认识还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3.往往是以经验代替战略。是总裁战略而不是企业战略。4.企业领导人没有认识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5.战略制定缺乏必要的工具和方法。–主观判断多,理性分析少。–战略目标制定随意而为,缺乏科学性。–战略系统性欠缺。–“口号标语”代替战略,不具备操作性。–缺乏有效的战略实施方案。二、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三、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实行战略管理1.中国企业已进入到战略制胜的时代。2.科技发展的需要。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4.企业进行资本经营的需要。5.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要。6.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四、企业战略管理的步骤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确定企业愿景确定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确定企业战略方案企业职能部门策略企业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五、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一)企业宏观环境分析1.企业体制环境分析。2.企业经济环境分析。3.企业科技环境分析。4.企业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企业宏观环境分析中,重点讲我国企业体制环境分析及企业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1.企业体制环境分析:国有企业体制环境要处理好三大关系:(1)政企关系。(2)党政关系。(3)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非公有制企业体制环境(1)在观念和认识上还跟不上。(2)歧视性法规和政策尚未消除。(3)政府管理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府职能转型,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要从投资型财政转向公共型财政。政府工作的目标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人的能力,政府要把消灭贫困、充分就业、良好教育、身心健康安全、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问题放到重要地位。过去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GDP增长的经济建设上,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市场主体要由企业来承担而不是政府来承担。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放到为发展经济创建良好市场环境,提供稳健宏观调控上来。这样做,政府才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2.企业经济环境分析:(1)企业国际经济环境分析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呈现三方面特点:①全球信息化全球信息化,把分居世界各地的人们变成了邻居,世界变小了,世界扁平化了,竞争场地平整了。使个人、企业和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成为可能。全球信息化和世界扁平化的影响有8个方面:A.使国家面临新的挑战。B.企业业务外包(或业务内包)。C.供应链的发展:沃尔玛每年通过供应链移动了23亿个集装箱,进入全球各地的零售店。D.搜索引擎已成为世界扁平化的有力工具。E.数字化、虚拟化、个性化及移动化四位一体,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F.小企业可以变得很大,生意可以做得很远。大企业也可为专门客户群服务,给人以小企业形象。G.好企业标准是与社会和其他企业合作最好的企业,是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企业。扁平化使过去熟悉你的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H.人们的社会地位有了调整,强者变成了弱者,弱者变成了强者。②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A.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创下过去30年来的最高记录,达到5.1%,2005及2006年呈平稳增长态势,可能达到4.3%,世界经济仍处于上升周期中(世界经济大体上按照40-60年为周期的规律波动)到2010年左右,世界仍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B.发达国家正在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2010年前会有重大突破(如生物),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的主要动力。C.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预计2006-2020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将高于全球经济速度3-4个百分点。但“经济爱国主义”抬头,“经济爱国主义”的基本信念是强调国家王牌企业的“战略性质”,这些企业对本国的就业、经济、出口、文化至关重要,不能将它们交给外国“傻蛋”。D.石油及原材料价格上涨。2005年石油价格最高涨幅达到50%,石油供求的基本格局决定了世界经济已进入了高油价时代。E.全球经济失衡。美国经常帐户逆差/GDP已达创记录的6%,其绝对值相当于全球贸易盈余国贸易顺差总额的75%。预测到2006年美国经常帐户赤字将达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7%,同时发达国家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与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型战略,使双方贸易结构失衡。F.全球企业购并开始升温,2005年全球购并交易量较2004年上升43%。③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崛起。A.什么是知识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特点:1.无意识性2.环境依赖性3.个体性4.来源于长期的经验和体验5.难以编码和储存隐性知识在企业内的传播方式1.不断地实践2.与专家一起工作和互动3.团队学习,头脑风暴B.知识经济的特点:•知识经济的内部特征:a.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源泉。b.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c.教育成为知识经济的中心,学习成为个人和组织生存的条件。d.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的外部特征:a.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趋势。b.知识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c.传统工业进行知识化改造呈现软化趋势。d.可持续发展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增长的主导模式。e.知识阶层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阶层。f.知识经济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人均GDP大致在2万美元以上。C.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新特点:•更加重视社会整体的目标。•更加重视精神激励。•更加重视知识和人才。•更加重视企业文化。•更加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变。(2)企业国内经济环境分析:①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五大变化:A.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表工业发展阶段人均GDP工业特征一、经济起步阶段300$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为主二、经济起飞阶段300$~1500$资金集型,重化工业为主三、经济加速阶段1500$~1万$技术密集型,高加工度化四、经济成熟阶段1万$以上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化我国人均GDP表单位:元/人年代人均GDP1995年48452000年70782002年81842003年9101(1099美元人)2005年1700美元人均GDP实现1000美元意味着迈进了一个重要的门槛。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的时期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挑战的时期,既充满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国际上这种国家走上了两种发展道路:(1)发展顺利的国家,如今人均已达1万~2万美元;(2)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这些国家仍停留在人均3000美元以下。B.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形成高潮。中央企业产业布局调整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中央企业利润来源高度集中,但有的中央企业亏损严重。有一些中央企业主业交叉多,企业间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竞争激烈,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中央企业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C.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表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城镇居民44.5%39.2%38.0%37.7%37.1%36%农民53.4%49.1%48.0%46.2%45.6%45%我国汽车市场增长预测年份汽车总保有量(万辆)汽车总需求量(万辆)2005年35546202010年63519942015年1031513602020年1569218702005年,全国电话用户7.4亿部,其中手机3.9亿部,平均每100人有30部。D.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化2001-2004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年均24.9%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贸易排名由2000年的第七位上升至2003年第3位。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化。如海尔、联想等。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预测亿美元%增幅(%)亿美元%增幅(%)亿美元%增幅(%)亿美元增幅(%)进出口总额620810030.81154810086.013978100211597214.31.出口总额325652.430.6593451.482.2745925.7839612.5(1)初级产品2854.611.74063.542.4(2)工业制成品297147.932.8552847.986.0(3)高新技术产品67710.982.9165514.3144.42.进口总额295247.631.1561448.690.0651916.2757616.2(1)初级产品4937.95.5117310.2137.9(2)工业制成品245939.637.8444138.580.6(3)高新技术产品82413.357.5161414.095.23.进出口差额顺差30426.1顺差3205.3顺差940193820-14.6E.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截止2004年,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9.6%,其中99%的中小企业是个体私营企业。全国私营企业发展概况: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1-6月企业数(万户)176.17202.85243.53300365398.4雇佣员工(万人)2011.22253.033409.3408850175565注册资本(亿元)13307.6918212.2425756.2350004793654295工业产值(亿元)10739.7812316.99153382000023050-资料来源: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年)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004年)企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温州、广州、福州、厦门、泉州等企业集群。项目占全国的比例国内生产总值55.6%上缴税收46.2%实现利润65.3%提供出口额17%提供发
本文标题:企业战略新思维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