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名师导语』考点一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思想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使部分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的新思想。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近代中国人的思想不断解放。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及其影响,尤其是维新思想,在历年高考中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有选择题、材料题和开放性题目。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特点等,需重点关注。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知识点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1)__________失败,极大地震动了社会各界。(2)一些官僚士大夫提倡“__________”,努力考察世界历史、地理状况。鸦片战争经世致用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代表人物世界地理志(1)林则徐①贡献:设立译馆,译成《四洲志》,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____________。②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____的第一人。(2)魏源①贡献:编撰成《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②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开眼看世界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3.作用(1)启发人们冲破__________的牢笼,拓宽视野去关注和认识世界。(2)为________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近代化改革奠定了__________。闭关锁国洋务派思想基础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知识点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过程(1)前期①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②内容: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初步表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即要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名教纲常。(2)后期①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张之洞撰写《________》。②内容:一面强调维护封建制度与伦理纲常,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以求变革,系统地阐释了“___________”的思想理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劝学篇中体西用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评价(1)积极性:在反对顽固守旧、号召人们学习西方、谋求______方面有进步意义。(2)消极性:强调维护___________,阻碍人们思想解放。变革封建体制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张鸣教授《重说中国近代史》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知识点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人的进一步觉醒。2.理论依据: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严复的《天演论》。3.代表人物(1)康有为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和《____________》。②贡献:力证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是历史演进的必由之路,阐明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孔子改制考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梁启超①著作:《__________》。②贡献:阐明了变法的________和具体途径。(3)严复①著作:译述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_的著作《进化与伦理》,取名《________》。②贡献:首次将________学说引进中国,为________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变法通议内容赫胥黎天演论进化论变法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历史的怪圈”在中西文化关系方面,一度鼓吹学习西方的积极分子,甚至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后来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的怪圈”在康有为、严复、辜鸿铭的思想进程中都有鲜明的显现。——据《破解历史的“怪圈”——康有为、严复、辜鸿铭合论》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漫画解史】“师夷长技以制夷”信息提取:在中西文化最初的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使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夷狄”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漫画解释】“中体西用”信息提取:“中体西用”是把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上,这注定了“中体西用”失败的命运。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构图解史】维新变法思想信息提取: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思想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无完整的理论,并无实践活动。维新人士托古改制,宣传维新思想,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漫画解史】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信息提取:康有为“托古改制”实质是为宣传变法减少阻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这体现出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资产阶级在反封建过程中暴露了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中体西用”“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1.(2017·海南单科,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解析材料仅反映出清政府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没有涉及不平等条约带来的主权丧失,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说明清政府放弃对西方国家歧视性的称呼,但仍然坚持天朝观念,故B项错误;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放弃对西方国家歧视性的称呼,符合外交国际惯例,故C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才意识到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掀起洋务运动,与材料中“1848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2017·北京文综,15)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解析谜底“商标”“照相处”“达尔文”“立宪”,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体现了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民众生活影响的多样性,故A项符合题意。根据谜底中的“立宪”,可知当时中国人学习西方侧重制度层面,排除B项。谜面中的“成汤”“唐顺宗传位太子”,体现了传统文化仍然对中国有影响,故“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冷落”“全盘西化观念盛行”说法错误,排除C、D项。答案A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维新思想和近代思想解放的特征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成因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1)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国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复杂历程。(3)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4)思想解放程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城市要优于内陆、农村。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1.(2016·课标全国Ⅲ,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解析“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知梁启超主张学习英、日改制图强,救亡图存,故本题选择C项;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改良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改良思想的开端,故排除D项。答案C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2019·河北保定考前预测)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梁启超极力抵制民主革命B.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C.梁启超主张加强民族融合D.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加速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解析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应当抛弃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形成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民族观念,这说明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故B项正确。答案B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洋务运动时期的社会思潮1.评价“中体西用”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进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以后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核心论点:“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思想界的巨变,为以后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提供了条件,并进一步冲击着旧的思想体制。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郭嵩焘的“本末”观郭嵩焘肯定西洋也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其富强绝非偶然,有其本末、体用,且西洋文明“实多可以取法”,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面学习西方的“本末”观。他批判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只注重引进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民用工艺而忽略西方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做法,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广收博纳、兼容并包的态度。很明显,郭嵩焘这种新的“本末”观和广泛学习西方文化的主张,已经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洋务派的“体用”观,具有时代超前性。——《中学历史问题研究》核心论点:郭嵩焘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但他的西洋观较早地摆脱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取舍模式的束缚,提出了全面学习西方文明的观点,具有时代超前性。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1.(2019·安徽“十校”联合测试)“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19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式”()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明了“崇洋”思想的盛行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判了封建儒学的落后性解析“中体西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1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5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