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1966-2011 “9818”哈密瓜秋延后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31备案号:33176-2012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966-2011“9818”哈密瓜秋延后大棚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ofProductionofHami-melon“9818”inPlasticGreenhouseinAutumn2011-12-31发布2012-02-28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966-2011I前言“9818”哈密瓜品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育成,在江苏苏南、苏中地区种植良好。为规范“9818”哈密瓜种植,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溧阳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溧阳市昆仑瓜果蔬菜新技术育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明贵、刘佳佳、朱廷、张林燕、姜技、姜新胜、狄秀华、李凤琪、蒋孝松、汤玉强。DB32/T1966-201119818哈密瓜秋延后大棚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9818”哈密瓜秋延后的栽培方式与茬口布局、瓜田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存贮及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江苏苏南、苏中地区气候条件下“9818”哈密瓜秋延后大棚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栽培方式与茬口布局3.1采用连栋大棚、大棚和中棚立架、土壤或有机型基质立架栽培方式。3.2夏熟作物收获后的空闲茬。秋播栽培的播种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至8月中旬定植,9月上旬至9月下旬开花,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采收。4瓜田选择4.1田块要求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好、近2~3年未种过瓜类的田块,以水旱轮作田块为佳。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和NY5294。4.2灌溉水要求灌溉水清洁,种植地区无污染源。5播种育苗5.1育苗方法5.1.1育苗方法秋季栽培采用直播育苗方法,见图1。图15.1.2基质准备可采用蛭石、泥炭土、砻糠等作基质,装入育苗盘中抹平,厚度为(2~3)cm。种子处理小成苗定植子叶苗播种苗期管理DB32/T1966-201125.1.3营养土准备5.1.3.1营养土组成:水稻土或未种过瓜类的田园土、腐熟的猪榭、蛭石、砻糠等(起疏松作用)、含硫三元复合肥(以硫酸钾形式组成的钾肥,下同)(N:P:K为15%:15%:15%)。5.1.3.2营养土的配制比例:土、有机肥、蛭石或砻糠灰(或其它代用品)为4:1:1,加1‰复合肥。5.1.3.3营养土应在播种前1个月进行过筛、堆制,在播种前2周用土壤杀菌剂进行消毒。5.1.4苗床准备营养土在播种前预先装入塑料钵内,塑料钵规格直径、高均为8cm左右。每平方米苗床可放置塑料钵150只左右。5.2育苗5.2.1种子处理5.2.1.1没有经过种子消毒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晒种2d(如种子已进行消毒,则不必晒种),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把种子包好,在55℃的温水中浸种。浸种时应把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在水温自然冷却后再浸4h。5.2.1.2秋季栽培可不用催芽而把经过浸种处理的种子直播在浇透水的营养钵土中,然后覆土4mm左右,盖上地膜,当钵中种子发芽、覆盖土出现隆起裂开时揭去地膜,应及时通风降温,以免徒长。5.2.2苗期病虫害防治5.2.2.1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74%百菌清或58%瑞多米尔1000倍喷施预防,如果发生倒苗现象,则应把死苗连土一起挖出,撤上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干粉在苗床上,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染,正常苗应立即用7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喷施防治,严重时用72%的普力克水剂500倍浇根。5.2.2.2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可用10%吡虫啉粉剂3500倍喷施。6定植6.1定植前准备6.1.1整地作畦6.1.1.1在夏熟作物收获后,7月中旬前进行土地的深翻,使土壤经过夏天的高温灭菌疏松,改善土壤结构。定植前结合施肥把土捣碎、混匀。6.1.1.2应做成高畦,畦高在30cm以上,通常6m宽大棚做成(4~5)个畦。6.1.1.3在大棚周围开好配套沟系,以利排水。6.1.2施足基肥根据种植地的土壤肥力情况施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猪榭4000kg左右,或腐熟的鸡粪2000kg左右,或有机无机复合肥(N、P、K含量各为15%并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300kg左右,在作畦前施入大田。6.1.3盖膜定植前半个月应把大棚天膜盖好,作畦后及时盖上地膜。6.1.4安装防虫网应在大棚的两边安装孔径为0.27mm规格的防虫网,防虫网宽度为1m,安装在大棚裙膜的内层,不影响通风透气。6.2定植DB32/T1966-201136.2.1秋季哈密瓜大棚立架栽培,尽量采用小苗移栽,一般苗龄在(7~10)d,叶龄在一叶~一叶一心期即可定植。应选择在阴雨天气定植,或在晴天的傍晚定植,有利于活棵。6.2.2每畦种一行,定植在畦中间,株距为35cm左右,每亩种植(1200~1300)株。移栽时打穴破膜,把苗连营养土轻轻地从钵中取出,尽可能不要弄破营养土块,不能损伤根系,然后轻轻放入穴中,苗钵四周空隙用细土填好压实。定植后及时浇足水,使其尽快地恢复正常生长。定植时如气温较高,应加盖一层遮阳网降温。7田间管理7.1温度管理活棵前后,生长前期以降温为主,棚内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生长中后期以自然温度为主;成熟中后期以保温为主。7.2肥水管理7.2.1原则在哈密瓜定植前应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及含硫三元复合肥,在植株生长期间结合浇水,施1~2次追肥,并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浇水应视土壤墒情情况而定,在定植后的生长前期,可适当多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促使植株生长,但不能使土壤过湿,在果实膨大时,可适当浇一、二次肥水。浇肥水应在两棵植株间破膜浇水,不应直接浇在根部,尽可能保持根部的干燥,减少病害。7.2.2水分管理7.2.2.1定植后至成活期:浇足活棵水,成活后,如土壤过干不利于发棵,视苗视土壤墒情适当补水;在8~9真叶时,植株发育正常情况下,控制水分。7.2.2.2开花授粉期间:适当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水分,促进坐果。7.2.2.3网纹发生期(果实膨大期):前期结合施肥浇水1次,在网纹基本形成后应减少、控制水分,但应保持土壤一定湿度,以让果实缓慢增大。7.2.2.4收获前半个月:在确保叶片不萎焉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水分,保持土壤干燥,防止裂果,如土壤水分过大,有裂果现象,可用刀在远离根部的畦面上铲一下,采取适当的断根措施,抑制植株、果实过度生长。7.2.3肥料管理7.2.3.1施肥原则:施足基肥,巧施追肥,增施膨果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不应使用含氯肥料。7.2.3.2植株生长前期: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7.2.3.3开花授粉期间:结合浇水施一次肥,以含硫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为主,(10~15)kg/亩,并增施微量元素肥。7.2.3.4网纹发生期(果实膨大期):结合浇水施(1~2)次肥,使用磷钾复合微量元素肥料,(20~25)kg/亩。7.2.3.5果实发育后期:主要叶面喷施复合营养液,一般喷施(2~3)次。7.3搭架DB32/T1966-20114定植活棵后,应及时进行搭架,用于引蔓吊瓜。架高150cm以上,用10号铁丝拉在每个畦面正上方并固定在大棚两端,铁丝与畦面间每隔(3~4)m可用毛竹或树梢支撑,由于哈密瓜果实较重,棚架应搭建牢固。7.4整枝与引蔓7.4.1整枝哈密瓜立架栽培,一般采用单蔓整枝的方法。当植株长到6~7片叶时开始整枝,通常13节以下的侧枝全部摘去,秋季栽培可在13节位或14节位开始留瓜,即第一结实花,再在14节位或15节位留第二个结实花,几天后如果在第13节位能留果,则把上下的侧枝全摘去。如果13节位不能坐果,则往上继续留果,最佳留果节位在(14~15)节。在第25节左右时主蔓打顶。一般每株哈密瓜植株只留1~2个瓜,以留1个瓜为主。整枝时尽可能在侧枝尚小时选择晴天进行。侧枝雌花开花授粉后,即对侧枝带(留)2片真叶摘心,以增加果实的养分供应。7.4.2引蔓在哈密瓜植株长到6~7片真叶时,应进行搭架、绕蔓。以后随着蔓的长高不断进行引蔓、绕蔓。用细麻绳或其它绳索一头固定在铁丝上,一头固定在茎基部附近的畦面上,随着植株的长高,不断地进行引蔓、绕蔓,一般可间隔(1~2)d绕1次蔓。7.5授粉坐果摘取与雌花不同植株上当天开放的雄花,剥去花瓣后将雄蕊在雌花的柱头上轻轻均匀涂抹。授粉后作好标记,以便确定采收期。授粉时间根据气温而定,一般应在早上6:00~10:00时进行授粉;或每棚放一箱蜜蜂。7.6疏果和吊瓜在哈密瓜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可进行疏果、定果。在已经坐果的几个结果侧枝中,根据幼果的长势选留其中的一个,其它坐果侧枝剪去(在侧枝的伤口上及时抹上杀菌剂,以防病菌侵染)。留下的果实应进行吊瓜,用绳子一头缚在果柄上,一头吊在棚架上面铁丝上。7.7除草哈密瓜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棚内杂草,以减少病虫害的寄生和土壤养分的消耗,除草中注意不应损伤茎杆和根系。8病虫防治8.1病害8.1.1主要病害有蔓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8.1.2蔓枯病、枯萎病等是土传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开始就应进行预防。一般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一次。在发病初期可以用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病情严重时,可用雷多米尔、百菌清等加水调成稀糊状,用毛笔直接涂在茎部患处,每天一次,连续涂(2—3)次。8.1.3白粉病发病初期可用30%氟菌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62.5%仙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7500倍喷施在叶片正反面,间隔(3~4)d后再喷施1次。白粉病较易对农药产生抗性,因此,应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DB32/T1966-201158.1.4细菌性角斑病可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液喷施,或用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喷施。可杀得干悬浮剂连续多次喷施会造成叶片变硬,因此,要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8.1.5病毒病以预防为主,主要防止蚜虫传毒,在种子播种前可把种子进行消毒,采用干热高温消毒的方法可把种子带的病毒杀死。8.2虫害8.2.1虫害主要是蚜虫、红蜘蛛、斜纹夜蛾等。8.2.2蚜虫、红蜘蛛可用10%吡虫啉粉剂3000倍喷施,间隔(4~5)d,连续喷(2~3)次。8.2.3斜纹夜蛾可用10%除尽悬浮剂1500倍喷施,或用杀虫素等喷施,间隔(4~5)d再喷1次。9采收存贮9.1判断果实是否成熟有两个指标:一是开花后的天数是否达到规定的天数,一般“9818”哈密瓜中熟品种45d;二是留果侧枝上的叶片叶缘黄化,呈现缺镁状。9.2采收应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采收时应把果柄保留成T型,这样不但美观,且可延长存贮期。采收后应保存在凉爽、通风的地方,以防止果肉发酵而降低品质和风味。10生产记录应建立田间记录档案,对生产过程实施全程记录,档案保存2年以上。
本文标题:DB32∕T 1966-2011 “9818”哈密瓜秋延后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7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