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1807-2011 甘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
ICS65.020.20B23备案号: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807-2011甘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Sweetpotatovirus-freeseedlingtechniqueprocedures2011-06-15发布2011-08-1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DB32DB32DB32DB32/T1807—2011I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徐州市农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徐州市农产品与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丰县农林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荣夫、李洪民、胡明、杨鹏、张春阳、陈萍、刘丰、李翠芹。DB32/T1807—20111甘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薯脱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脱毒甘薯育苗生产程序、脱毒甘薯繁育供种程序。本标准适用于甘薯脱毒育苗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6种薯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DB32/504-2002无公害农产品肥料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茎尖组培苗meristem-tipseedlingcultivation茎尖组培苗是由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诱导而成的再生小苗。3.2脱毒试管苗virus-freetubeseedlings即经过严格病毒检测确认不含病毒,且经过株系评选而中选的优良试管苗以及用它离体快繁或防蚜虫条件下速繁后得到的甘薯苗。3.3原原种originalstock由脱毒试管苗生产的种薯。用原原种种薯育出的薯苗叫原原种苗。3.4原种Stock由原原种生产的种薯。由原种育出的薯苗叫原种苗。3.5生产种theproductionplantsDB32/T1807—20112原种生产的种薯,又叫良种。良种育出的苗叫良种苗。4脱毒甘薯育苗生产程序4.1优良品种选用选用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能力较强,适宜大面积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4406的要求4.2茎尖苗培育选甘薯苗茎顶部3厘米长的芽段,用70%酒精、3%漂白粉液分别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内解剖镜下剥离茎尖。将剥离的长0.3mm~0.5mm(一般带1个~2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在含1mg/L~2mg/L6-BA的MS培养基上,26℃~28℃下光照培养,茎尖膨大变绿后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成茎尖试管苗。待苗长至5片~6片叶时移至营养钵内进行病毒检测。4.3病毒检测用血清学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筛选,检测呈阳性的样品直接去除,检测呈阴性的样品再进行指示植物嫁接检测。4.4优良株系评选将脱毒苗株系每系5~10株栽种到防虫网室内,进行形态、长势、产量等多方面的观察评定,选出若干既符合品种特性又高产的最优株系混合繁殖。4.5脱毒试管苗速繁4.5.1脱毒苗试管快繁采用不加任何激素的1/2培养基,在每天光照16~18小时条件下进行。4.5.2脱毒苗田间快繁用于繁殖脱毒薯苗的田块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4.5.2.1防蚜塑料大棚速繁3月中旬将5~7片叶的脱毒试管苗打开瓶口,室温下加光照炼苗5~7天。栽前头天下午用100g40%乐果乳油加水2.5kg~5kg稀释后与15kg~25kg干饵料拌成毒饵,撤在棚内苗圃上。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8321的规定。按5cm×5cm株距栽种在覆盖防虫网的塑料大棚内,浇足水后加盖一层小弓棚,温度控制在25℃左右。待苗长至15cm~20cm时剪下蔓头继续栽种、快繁。小水勤浇、通风透气、适时松土,温度保持在15℃~35℃。4.5.2.2防蚜网棚速繁4月下旬~5月初将经过锻炼的有5~7片叶的脱毒试管苗,按每亩10000株的密度栽种在防蚜虫大棚内,勤施肥水,剪苗时基部保留2~3个节,待分枝苗长至5片叶时继续剪苗栽种速繁。4.5.2.3防蚜冬暖大棚越冬快繁DB32/T1807—201139月底~10月初将脱毒试管苗移栽在覆盖40目防虫网的冬暖式大棚内。11月上旬盖塑料膜,12月上、中旬加盖草帘子,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0℃~30℃。到次年4月中、下旬采苗移至苗圃进行扩繁。要特别注意防治蚜虫,避免感染病毒。4.5.2.4防止甘薯重新感染病毒措施在500m以内无普通带毒甘薯,并用40目防蚜网进行隔离;定期喷洒10%吡虫啉1500倍液,或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4.6原原种繁育4.6.1脱毒甘薯原原种繁育要求4.6.1.1栽种高级脱毒试管苗。4.6.1.2在防虫网棚内生产原原种,防虫网网眼40目以上。4.6.1.3选用多年未栽种过甘薯的无病原土壤,并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4.6.1.4根据需要及时喷洒杀虫药剂,防治蚜虫。4.6.2原原种繁殖栽培栽培原则是防止茎叶徒长,促进多结薯块。栽插密度每亩4000株。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肥料使用应符合DB32/504-2002的规定。控温、控水、控湿,对脱毒甘薯长势偏旺,可采用提蔓方法或每666.7m2用0.2kg磷酸二钾兑水50kg,叶面喷施2~3遍;对秧蔓深达40cm以上徒长苗,可采用打群顶或用75g~150g多效唑兑水40kg~70kg叶面喷洒1~2次。4.6.3防止病毒再侵染每10d~15d喷洒1次防治蚜虫的药剂。可使用1.5%乐果粉剂每亩1.5kg~2.5kg喷粉;或49%乐果乳油30g~50g兑水50kg喷雾;或50%敌敌畏30g~35g兑水50kg喷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2g~15g兑水50kg喷雾;或2.5%溴氰菊酯20ml兑水50kg喷雾;或50%辛硫磷乳油18g~25g兑水50kg喷雾。药剂应轮换使用,以免蚜虫产生抗药性。4.7原种繁育4.7.1原种繁育要求使用的薯苗应为原原种苗;应选择至少3年以上没种过普通带毒甘薯的无病田块,且具有500m内无普通带毒甘薯种植的空间隔离条件。原种繁育应尽早育苗,以苗繁苗。4.7.2加温育苗法(多级育苗法)12月~2月上旬,利用火炕、电热温床、双层塑料薄膜覆盖温床或加温塑料大棚等设施条件,提早排种。将原原种种薯排入苗床,排种时注意薯块顶端向上,薯面处于同一平面,薯块平放或种薯头尾相压不应超过1/3。撒好串缝土、浇足床水后盖土,覆盖塑料薄膜。在育苗的头一周内,温床温度控制在37℃左右,以后逐渐降至30℃~32℃,土壤温度要在10℃以上。出苗后及时揭膜,避免烧苗。当薯苗长至12cm~18cm、5~7片叶时剪苗,栽到另外的火炕或温床内成苗,再把先后两级苗床的苗剪栽到覆盖薄膜的冷床或大棚里继续繁殖。待4月份气温上升至10℃以上后再剪栽到采苗圃里育苗。4.7.3采苗圃育苗法小垄密植采苗圃:垄距50cm,株距10cm,定植密度13000株/666.7m2。平畦采苗圃:做成1m宽小畦,浇足底墒,盖好地膜。按15cm×15cm株行距插苗。分次追施氮肥,适当浇水。采苗前几天应停止浇水。DB32/T1807—201144.7.4单、双叶节繁殖法把7~8个节的薯苗剪短成1叶1节或2叶2节的短苗栽种到采苗圃里,长成5~7片叶的成苗时栽到原种繁殖田里。单叶节繁殖,每节上端留0.5cm,下端留1cm。应上午剪苗下午栽苗,栽后浇足窝水,盖土。繁殖期间应加强田间管理,肥水及时促幼芽早出土。幼芽出土后应注意控水控肥。4.8良种繁育选择无病留种田作良种繁育田。注意控旺促壮,发现旺长应立即提蔓1~2次,并在封垄后每666.7m2喷施多效唑75g兑水50kg1~2次。判断旺长的指标是:在夏薯栽后40d、春薯栽后60d后,甘薯茎叶生长过猛,蔓尖上举且过长、色淡,节间和叶柄很长,叶片大而薄,封垄过早,叶面积系数达到3.5以上;或到甘薯生长中期叶片大,叶色浓绿,叶柄特别长且超过叶片最大宽度的2.5倍,叶层很厚,郁闭不透气,叶面积系数大于5。5脱毒甘薯繁育供种程序5.1建立脱毒甘薯种苗繁育与供应体系良种利用2年后应更换1次新脱毒薯种。建立起脱毒甘薯繁育与供应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优良脱毒薯种,发挥脱毒甘薯增产潜力。5.2分级负责脱毒甘薯苗繁育与供应省级或区域中心应建立一个具有完备的组织培养室、病毒检测室及从事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的专门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的脱毒与病毒检测繁育组织培养脱毒苗基地;在条件较好的市修建加盖40目防虫网的温网棚,用于原原种繁育的基地;在县或重点镇、村建立具有500m内无带毒薯种植的空间隔离带的无病田块作为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5.3脱毒甘薯苗繁育与供应的生产比例4月上旬引种1000棵高级脱毒试管苗栽采苗圃,到6月下旬可繁殖栽培666.7m2原原种圃,秋季收获原原种种薯200kg~500kg;第二年早春用原原种种薯育苗、速繁,提供100亩原种圃用苗,可收获原种种薯100吨~200吨;第三年可繁殖5000亩良种;第四年可以供应100000亩以上大田生产用薯种。
本文标题:DB32∕T 1807-2011 甘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9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