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丁肇.中(zhào)瞭.望(liào)rú(儒)家不知所措.(cuò)彷huánɡ(徨)恰当.(dàng)2.读准多音字了.解liǎo其他读音:le组词:人老了二、重要词语1.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2.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3.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4.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5.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6.激变:急剧变化。7.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8.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9.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三、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1.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点拨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2.核心图解
本文标题: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新版)语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1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