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企业战略管理探析及在北京绿源达公司的应用
企业战略管理探析及在北京绿源达公司的应用作者:胡克修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考文献(42条)1.PhilipKofler.HermawanKartajaya.刘世平《亚洲新未来》--建立发展的经济体20012.胡建绩企业经营战略管理20033.C1iffBowman战略管理19974.FredRDavidStrategicManagement19925.亚瑟·A·汤姆生.A·J·斯迪克兰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20006.北京德辰管理研究中心成功企业经营企划典范19967.金占明战略管理19998.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战略19979.张阳.周海炜管理文化视角的企业战略200110.李占祥矛盾管理学200211.吕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200212.麦迪大战略家200313.彼得·圣吉.郭进降第五项修炼199814.王强.胡汉管理创新十讲200215.杜拉克原.俞利军从优秀到卓越200216.黄志斌.吴淑军.张本照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200017.ChristopherABartlett.SumantraGhoshalManagingAcrossBorder:TheTransnationalSolution18.MikeHamerAgengd:WhatEveryBusinessMustDoToDominateTheDecade200219.LarryBossidy.RamChranExecution:TheDisciplineofGettingThingsDone200220.鞠凌云公司的战略该由谁来定?[期刊论文]-中外管理2002(5)21.赵代波.周云成董事会经理层:资本和权利的博弈200222.斯蒂芬·P·罗宾斯.孙健敏.李原组织行为学23.蒋明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99924.成思危.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200125.罗伯特·A·沃森.本·布朗.彭彩霞.席瑞学美国最有效的组织200326.帕特里克·兰西奥尼.华颖团队的五种机能障碍200227.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巧199728.蓝海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技术199329.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199330.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200131.周朝琦.侯文龙企业创新经营战略200132.何维达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案例199933.BowmanEH.HelfatCEDoesCorporateStrategyMatter2001(01)34.MarcJE.RobertAWLinkingActiontoProfitsinStrategicDecisionMaking2001(03)35.迈克尔·波特.加里·哈默尔.亨利·明茨伯格.迈克尔·汉默.刘守英战略:45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200236.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199937.柳卸林从核心竞争优势看多元化经营的利弊2001(06)38.郭跃进战略管理200239.郭斌对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核心能力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1999(7)40.王安民一种系统化的企业战略分析模式[期刊论文]-管理工程学报1998(1)41.汉森成本管理:会计和控制200342.王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2000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志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战略管理研究2006本文利用战略管理理论、SWOT分析方法,对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典型企业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战略管理模式及其实施措施。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其次,阐述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包括战略管理模式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层次框架模型和SWOT方法。然后,以中兴、华为、烽火三个典型企业为案例,对三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有状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探索。通过分阶段研究和SWOT分析方法,对3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战略管理思路进行了总结和对比研究,由此逐步显露出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战略管理思想的差异带来的企业发展差异。接着,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层次模型,对三个公司发展中的各项战略进行了归纳总结,由此得出适合国有通信企业战略管理的模式,并提出对当前我国通信制造企业战略发展的建议。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文章的一些不足和今后研究的展望。2.期刊论文蓝海林.LanHailin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7,10(5)本文根据对中国企业环境动态化与动态竞争的分析,以整合两大战略管理流派的理论贡献为切入点以提高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为目的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战略管理模式--动态模式.这个新的模式把战略管理行为看成是事前计划与事中反应的结合,点决策与过程决策的结合,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结合,强调速度与创新在动态竞争中的作用,关注战略管理三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交叉影响.重视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管理机制、控制万式、高层管理团队构成以及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有效性与效率的保证作用.3.期刊论文蓝海林.LANHailin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工商管理研究2009,3(1)根据对中国企业环境动态化与动态竞争的分析,以整合两大战略管理流派的理论贡献为切入点,以提高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为目的,提出一个新的战略管理模式--动态模式.这个新的模式把战略管理行为看成是事前计划与事中反应的结合,点决策与过程决策的结合,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结合;强调速度与创新在动态竞争中的作用;关注战略管理三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交叉影响;重视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管理机制、控制方式、高层管理团队构成以及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有效性与效率的保证作用.4.学位论文付仲凯战略管理让石化明珠更加璀璨2003该文通过深入分析哈尔滨石化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行业环境及其内部条件,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明确了建设低成本、高效益、高质量、有特色的炼化一体化大型石化企业的使命.为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制定了包括效益最大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战略、信息化战略等在内的发展战略.使哈尔滨石化公司在新的宏观竞争环境中,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目前的内部管理模式下,通过组织好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国内、国际竞争中领先对手一步.5.期刊论文谭德明.张彩平.TANDe-ming.ZHANGCai-ping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未来与发展2009,30(4)培育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竞争力与战略管理的定义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针对传统战略管理模式的缺陷,本文构建了以顾客价值分析为起点,以资源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分析为保障,以产业结构分析和选择为契机的动态战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6.学位论文吴兰企业HR外包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扮演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辅助机构以及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战略伙伴。企业开始将一些非战略性的事物性工作转为外包运营,人力资源的外包渐成发展趋势。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了获取先进专业技术、增进管理效能、控制经营成本等方面的巨大的价值增值。但是外包也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风险。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使企业既可以利用外包创造价值又将风险减至最低成为所有企业不得不回答的难题。本文所选研究题目目的是针对目前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时最重要的问题——外包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企业外包目标的理解,结合以往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套二维外包评价和选择模型: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以数据为基础,以追求适合企业实际操作为目标的理念,研究和确定了整个人力资源外包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提供一个有力的实用工具。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发现了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是一个涉及核心企业自身内部、外包合作伙伴以及他们之间的战略系统工程,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必然要从战略、系统性、完整性等角度来考虑人力资源外包工作,确定选择外包企业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以指导实施。同时指出人力资源外包能够体现外包共性与企业个性,即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合作伙伴选择中所涉及的评价指标是标准的、统一的、没有差别的,但对每个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确定却是与企业战略相一致的,有着企业各自的特色。7.学位论文张贤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宝钢股份战略管理及发展规划研究2006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战略管理都是跨越当代公司经营和管理十分重要的前沿问题,是中国企业融入当代知识经济导向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宝钢股份成立以来,一直从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入手,探索战略管理。从实践看,宝钢股份已经在管理模式创新上跨越了以财务为中心的阶段,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新的阶段。尽管新的管理模式尚未发展成熟,但其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一些主要特征已基本清晰,一建立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的战略规划体系,推动由经营管理向战略管理的转变,对宝钢股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宝钢股份战略管理规划为研究背景,在对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宝钢股份公司提出的“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这一战略目标,研究公司战略管理及发展规划,提出了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营战略、目标集聚的竞争战略、重大战略举措及相关的子规划。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界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的内涵。在综述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及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辩证关系,指出核心竞争力是与环境变化动态匹配,培育和形成核心资源的能力。结合宝钢经历的以集中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模式和以财务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进入战略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新阶段的主要特征,建立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的战略规划体系应思考的主要问题。(2)宝钢股份核心竞争力分析。从宏观环境、钢铁行业发展周期及产业集中度、钢铁市场需求预测、国外大型钢铁企业主要竞争对手等角度,分析了宝钢股份的经营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宝钢股份核心竞争力的六个构成要素及应培育的八个方面能力。(3)宝钢股份战略管理体系构成内容。在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下,战略管理的实质就是竞争力管理。研究公司战略管理应建立的公司战略(总体战略)、业务战略(事业部或经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三个层次的结构范式。提出战略管理主流程的五大基本环节及与之相适应的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平台、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财务管理等。(4)宝钢股份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宝钢股份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标志性目标、绩效指标及发展战略举措。分析了2001-2003年实施的首轮发展规划,并对实施成效进行评价。分析了战略产品的市场需求,制定出2004-2009年发展规划,包括总体发展规划及涵盖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系统创新等十个子发展规划,并给出具体的业务管理推进项目和服务管理推进项目。如何制定钢铁企业的战略规划,国内外尚无现成模式可供参考。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宝钢股份战略管理及发展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对实现公司“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也为大型钢铁企业制定战略管理规划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8.期刊论文管益忻以核心能力为主线打造新型战略管理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以核心能力为主线,可从以下十个方面,揭示和阐释作为21世纪新型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和构架体系:以为客户创造新生活为主导,推进市场开发战略管理;以获得客户忠诚度为本质内涵,推进营销战略管理;以复合经营结构为主导,推进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集成经济的战略管理;以市场结构为主导,推进资本运作战略管理;以培育团队素质为主导,推进企业组织化战略管理;以专注于客户为主导,推进双(多)赢竞争战略管理;以创名牌为主导,推进R&D战略管理;以知识资本化为主导,推进人力资本战略
本文标题:企业战略管理探析及在北京绿源达公司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