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答案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切入点是“1978年12月”“思想僵化,迷信盛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人们精神上的枷锁,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择D项。2.(2017云南中考)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两个凡是”C.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选A项。3.《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故选择C项。4.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质是 ()A.恢复老干部名誉B.系统纠正“文革”错误C.扭转混乱局面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表面现象,可排除;随着“文革”的结束,混乱局面已得到扭转,排除C项;D项中的“经济上”与题干中的“政治生活”矛盾,排除。故选择B项。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B.毛泽东、江泽民C.邓小平、江泽民D.毛泽东、周恩来答案A毛泽东让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6.2013年,《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 答案D由关键信息“2013年”“35年前”“改革开放”可知这张报纸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7.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B.前者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故选B项。8.“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副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指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故选择D项。9.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记录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中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盈眶③回家后看见村里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①④②③答案C①同1978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②同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关;③同1966—1976年的“文革”有关;④同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运动有关。C项正确。10.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所有制结构改革B.国有企业改革C.增强企业活力D.发展多种经营方式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选择C项。11.(2018广东茂名高州中学期中)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B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据材料中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可知,“中国式体制”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择B项。1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的开放率先在所有制形式、市场取向、企业制度等诸多领域突破了旧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又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见 ()A.中国的开放先于经济体制改革B.开放是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C.改革是我国复兴的根本出路D.改革、开放相辅相成答案D题干材料分号前的内容描述的是开放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分号后的内容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开放的影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3.中共十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答案B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答案D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5.(2018安徽阜阳第九中学期末)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B.牢记使命C.方得始终D.砥砺前行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可知,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故选择B项。材料一以下是福建某农民家在1974年、1980年、1983年贴的三副春联: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74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80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1983年)材料二“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文选》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副农家春联反映了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上决定实行的哪一历史性决策?(2分)(2)从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到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的变化是因为党在农村实施了哪一政策?这一政策是哪里农民的创举?(2分)(3)材料二中在广东搞“特区”始于哪一年?(1分)请写出在广东设立的三个经济特区。(3分)“特区”的设立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4)请你仔细体会富裕之后农民的心情,为材料一中的第三副农家春联添上一个恰当的横批。(2分)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3)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永远跟党走。(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比较能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随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据此可对第(1)(2)(3)问进行解答。第(4)问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1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印、美人均钢产量、发电量的比较国家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千克)2.374538.3发电量(千瓦时)2.7610.92949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1)为改变材料一中的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2分)(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4分)(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3分)答案(1)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或“左”的错误泛滥也可得分)(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本问答案不唯一,或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角度,或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角度,或从吸取教训、调整政策的角度谈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合理。解析材料一中数据说明当时的中国工业落后,为此,1953年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年,党和政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回答第(1)(2)(3)问。第(4)问答案不唯一,观点正确、合理即可。18.为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回顾历史】“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复兴之路》解说词(1)“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1分)请你写出在以下会议上,这位总设计师为中国改革开放作的设计。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分)【展望未来】(2)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如何继续?(2分)答案(1)邓小平。①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本文标题:2019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2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