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1937-2011 “苏州青”青菜繁种技术规程
ICS65.020.20B31备案号:31600-2011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1937-2011“苏州青”青菜繁种技术规程RegulationsofSuzhouPak-ChoiSeedBreedingTechnology2011-11-10发布2012-01-1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937-2011前言青菜又称不结球白菜、小白菜,北方称油菜,“苏州青”青菜是以叶片为产品的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普通白菜的一个变种。原产于苏州,已具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江苏省大范围种植。1984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为了规范“苏州青”青菜种子繁育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雪梅、陈虎根、鲍忠洲、尹渝来、江扬先、董建明、徐溟、王若莺、胡素珍、尹雪群、陈大龙、张胜、赵小娟、林惠鸣、严龙、韩建军、孙芳芳。DB32/T1937-20111“苏州青”青菜繁种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苏州青”青菜繁种的种子质量、产地环境、种子来源、隔离要求、生产技术、种子收获和加工、种子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商品“苏州青”青菜种子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6715.2—1999瓜菜作物种子白菜类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832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2-1999的规定。4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5种子来源凡符合生产原原种、原种和良种标准的种子均可作为种子种源。6隔离要求生产良种采用空间隔离法,即在生产种子的田块四周1000m以内不可种植其它不同品种的青菜、菜薹、结球白菜、白菜型油菜等易与“苏州青”青菜杂交的作物;生产原种、原原种采用网罩隔离。7生产技术7.1原原种及原种繁育DB32/T1937-201127.1.1土壤肥力一般,地势高爽,排灌方便。7.1.2播种期9月上中旬播种。7.1.3定植10月上中旬,秧苗6叶~7叶时定植,株行距25㎝×25㎝。7.1.4选种(株)标准11月上中旬,选生长健壮、无病毒病、软腐病等病害危害、具有“苏州青”青菜品种固有特性的成株做种株。7.1.5种株移栽株行距40㎝×50㎝。7.1.6隔离用22目防虫网隔离昆虫。7.1.7采种种子收获应于种角黄熟而未开裂时,从根茎部割取。收割后,可晾晒2d~3d,然后再脱粒,防止与其它品种混杂。7.2良种繁育7.2.1播种育苗7.2.1.1苗床准备选择保水保肥力强,三年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作苗床。苗床要深翻熟化,随后起沟作畦,一般畦宽150cm~160cm,沟宽40cm,沟深10cm~15cm,整平畦面。结合耕翻施足基肥,每667㎡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1000㎏,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7.2.1.2播种7.2.1.2.1播种期一般可在10月上中旬播种。7.2.1.2.2播种量每667㎡苗床用种0.75㎏~1.0㎏,撒播。苗床与大田种植面积之比为1:(6~8)。7.2.1.2.3苗期管理播种后应及时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真叶长出1片~2片后,间苗2次~3次,苗距3㎝~5㎝,促使秧苗整齐一致。结合间苗拔除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每次间苗后每667m2追施尿素5㎏~6㎏。DB32/T1937-201137.2.2移栽7.2.2.1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爽、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力适中、排灌方便的田块。7.2.2.2大田准备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1500㎏~2000㎏,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25㎏作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2002的要求,施肥后翻耕、开沟作畦、整细耙平。一般畦宽150cm~160cm,沟宽40cm,沟深20cm。7.2.2.3秧苗要求苗龄35d~40d,具有5片~6片真叶的壮苗。7.2.2.4移栽密度一般在11月中下旬移栽。株行距20㎝×20㎝,每667㎡栽植12000株~13000株。7.2.2.5田间管理7.2.2.5.1查苗补棵移栽后5d~7d进行查苗补棵。7.2.2.5.2肥水管理移栽后及时浇活棵水,以后每天早晚补水1次~2次,直至成活。植株生长期间,一般灌水与追肥相结合,缓苗后追肥3次~4次,每667㎡追施尿素4.0㎏~5.0㎏,结角期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15-15-15)每667㎡10㎏~15㎏,并喷硼肥一次,每667㎡施用硼砂100g~200g兑清水100kg喷雾。7.2.3去杂、去劣在抽薹开花前拔除不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生长细弱、病虫危害的植株。留下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作种株。7.2.4病虫害防治7.2.4.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主要虫害有:蚜虫、黄曲条跳甲、菜粉碟(菜青虫)、小菜蛾。7.2.4.2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防治原则。7.2.4.3防治方法7.2.4.3.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深耕晒垡,清洁田园,及时除草,科学用肥,加强管理。DB32/T1937-201147.2.4.3.2物理防治在留种田四周拉银灰色条膜驱蚜,或黄板诱蚜;性诱剂诱小菜蛾。7.2.4.3.3化学防治使用化学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2000(所有部分)的要求。防治病虫害时应注意药剂交替使用。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1。表1病虫害名称用药名称病毒病40%马啉胍·羟烯腺类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呱·乙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霜霉病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6.8%霜霉威+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软腐病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500~6000倍液或58.3%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600~800倍液灌根或喷雾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黄曲条跳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或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喷雾菜粉碟20%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1.6万单位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小菜蛾0.6%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或2.5%多杀菌素悬浮剂500倍液喷雾8种子收获和加工8.1种子收获种子一般在5月中下旬~6月上旬成熟。种子收获应于种角黄熟而未开裂时,从根茎部割取。收割后,可在晒场上晒2d~3d,然后用脱粒机或人工脱粒。种子收获时应防止与其他品种混杂。8.2种子加工种子加工前,应对场地、清洗机和其它设备(漏斗、簸箕等)彻底清理,以除去以前使用时所残留的其他种子。清理过程中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保证不引起种子的机械混杂,对接受加工的种子,加工的操作过程中混入的种子作详细的记录。9种子生产档案建立种子生产档案,包括种子质量、种子生产者、产地环境、种子来源、隔离情况、生产技术、种子收获和加工等内容。保存时间不少于五年。
本文标题:DB32∕T 1937-2011 “苏州青”青菜繁种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3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