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课程标准学习要点探究问题(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2)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1)掌握百日维新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评价其历史作用。(2)理解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看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1.背景(1)19世纪末,列强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民族危机加剧。(2)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3)西学东渐之潮的影响,尤其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事实的刺激和影响。(4)甲午战争的惨败不仅摧毁了洋务派的强国之梦,也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到了政治制度变革的最前沿。2.导火线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全国各阶层人士的愤怒。目标导航预习导引3.基本过程康有为、梁启超联络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清廷,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和变法四项主张。4.结果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上书没有递达光绪帝手中,也没能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5.意义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使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1.背景(1)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通过创立报纸、组织学会、开办学堂等方式,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2)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加剧。(3)1898年初,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2.主要内容(1)人事方面:破格召见新人,令参与变法。(2)政治方面:许士民上书言事;改革上谕及各部行政命令的传达方式;裁撤闲散机构、裁减冗员等等。(3)经济方面:设立国家银行、农工商总局、路矿总局、邮政局;提倡私人兴办实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等等。(4)文教方面:废除八股取士;提倡西学,广设各种专科学堂及中小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允许民间自由创立报馆和学会;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等等。(5)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各省军队皆使用洋枪;添造兵船,增设海军等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3.评价(1)进步性: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是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实践迈出的重要的一步。(2)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体制,没有触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也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定宪法、设议院和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预习交流1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认识其原因?提示:(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2)原因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宣传他们的变法。②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三、推翻帝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实践1.背景(1)戊戌变法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在中国起到了较为广泛的思想启蒙作用。(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出路的进一步探索。目标导航预习导引2.过程(1)1894年11月,孙中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2)1905年,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并将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3)1911年10月,爆发武昌起义,埋葬了清王朝的统治。(4)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5)1912年3月,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规定了国家主权归属;统治权分配原则,人民自由平等及应履行的义务。②意义: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专制的法律武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3.影响(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理想变为了现实。(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依据。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四、捍卫共和——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继续1.背景(1)帝国主义的支持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开始后,袁世凯、段祺瑞相继实行独裁与卖国的内外政策。2.努力(1)1913年7月,孙中山高举讨袁旗帜,号召、发起二次革命,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2)1917年,为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组织护法运动,最终失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预习交流2辛亥革命后,封建专制与民主共和长期斗争,对此你有何启示?提示:(1)旧的反动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民主和专制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2)资产阶级经过多次斗争,虽然保留了民国的虚名,但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探究问题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和戊戌变法的败因分析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年的“百日维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混合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提示:君主立宪制。特点: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陈恭禄《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认识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你认为影响变法成败的因素有哪些?提示:方面: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依靠力量;顽固派的抵制;社会力量的支持。因素: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改革的领导集团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改革的策略是否得当并且实施到位;改革是否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探究问题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意义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自由。——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建构国家政权的?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示:角度:国家主权的归属。作用: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货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两枚货币。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这两枚货币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2)结合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谈谈应如何理解甲、乙、丙的说法。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提示: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乙: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之后的北洋军阀继续实行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丙: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异同点?类别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不同点(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2)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3)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1)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2)不仅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要推翻清王朝统治。(3)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问题导学当堂检测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封建专制色彩体现在哪里?(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皇帝的“君权神授”。(2)人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与封建君主专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根本区别。(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与封建专制主义“万世一系”的世袭制、终身制有本质区别。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19世纪末)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的先声。其中“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指的是()A.发起“公车上书”B.发布《孔子改制考》C.组建强学会D.成立保国会解析:据材料信息,“他们”指的是到北京参加科举的举子,而他们所发动的事件是“公车上书”。答案: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2.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④裁汰绿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的措施对于守旧势力来说,并没有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而①③④均直接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答案:D问题导学当堂检测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达的基本理念有()①主权在民②天赋人权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三权分立⑤君主立宪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并不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排除⑤。答案: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4.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由于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从辛亥革命影响的角度分析封建专制无法统治下去,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问题导学当堂检测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国民党宣言》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请回答:(1)“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上有哪些派别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探索活动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课件 人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7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