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理解自然灾害形成的必备条件。2.学会分析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3.掌握自然灾害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4.掌握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的地域差异。5.结合实际,认识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的形成机制。一二一、自然灾害1.概念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诱因:自然异变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3.自然灾害发生与否的判断标准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4.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一二思考讨论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黄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提示:(1)不是自然灾害。海底火山喷发,没有受灾体。(2)是自然灾害。以自然异变为诱因,造成了人员伤亡。(3)是自然灾害。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造成作物受灾。(4)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一二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2.灾害表现(1)人员伤亡。伤害类型生理伤害:死亡、伤残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群体差异妇女、儿童、老人及残障人是脆弱群体青壮年男性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2)财产损失。类型具体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一二(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①相关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防抗灾害能力。②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害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一二思考讨论据民政部统计,2014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16个县(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1.2亿人次受灾,533人死亡,97人失踪,371.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91.8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1.3万间房屋倒塌,168.7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12331.2千公顷,其中绝收1443.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75.6亿元。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自然灾害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影响?提示:材料中显示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除此之外,自然灾害还会造成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探究一探究二如何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问题导引撒哈拉沙漠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很高,同时它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十分干燥,世界历史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中,高达58℃,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气温测试以来的最高温度。2014年5月,巴尔干半岛发生12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塞尔维亚和波黑等地遭遇暴雨,仅仅3天就下了相当于过去3个月的雨量,造成至少44人死亡,2万多人流离失所。结合材料探究:探究一探究二(1)上述材料中的撒哈拉沙漠高温和巴尔干半岛的严重水灾是否都属于自然灾害?提示撒哈拉沙漠高温不属于自然灾害,巴尔干半岛的严重水灾属于自然灾害。(2)要形成自然灾害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提示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以自然界异常变化为诱因;二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资源破坏等,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变的区别与联系定义属性衡量标准关系自然灾害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自然异变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和异常只具有单一的自然属性异变程度或强度探究一探究二自然异变为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如气温骤降、降水很少、连续降雨、火山喷发都属于自然异变,但只有这些异变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时,才能称之为自然灾害,否则只能是自然异变。探究一探究二2.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造成了2.3万人死亡;2010年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喷发,来自冰岛的火山灰给整个欧洲带来超过10万次航班停航;2014年9月27日中午,位于日本长野县和岐阜县之间的御岳山发生火山喷发,山顶附近有250名左右的登山者,8人重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火山喷发()A.不属于自然灾害B.属于孕灾环境C.属于致灾因子D.不属于自然异变(2)材料中四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目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B.人口密度不同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D.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形成条件中的自然异变,是致灾因子之一。第(2)题,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与A、B、C选项关系密切,与D选项无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结果是季节的变化。如果是“太阳高度”不同,则表示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这是有关的。太阳高度小于零,在夜间,人员伤亡会很大。答案:(1)C(2)D探究一探究二方法技巧判断自然灾害的方法判断一种事件或现象,是不是自然灾害,要看是否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即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如果缺少条件②,那只可能是一种自然异变或自然现象;如果缺少条件①,那可能只是一种人为灾害。探究一探究二自然灾害的影响问题导引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随后发生了多次余震,多地震感强烈。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在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在靠近智利城市伊基克的海域,地震还引发了巨大海啸。2013年中国雅安地震与2014年智利伊基克地震比较如下表。地震地点震级伤亡情况中国雅安7.0180多人死亡,20多人失踪,近1.2万人受伤智利伊基克8.36人死亡,5人受伤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由表中可以看出,雅安地震与智利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有何差异?提示雅安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远远大于智利地震。(2)为什么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提示不同地域由于自然地理背景,如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和水文条件等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强度的差异,及人文地理背景,如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承灾体的差异导致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从自然属性上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破坏,不同资源的承灾能力和恢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探究一探究二2.自然灾害的危害存在地域差异(1)差异性的表现。探究一探究二(2)社会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受灾体的经济含量,另一方面还决定了受灾体抵御灾害的能力。这两方面都影响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高低,具体见下图。探究一探究二(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4年10月16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布的《世界灾害报告2014》说,2013年全球共发生逾300起自然灾害,约有1亿人受自然灾害影响,其中超过半数生活在亚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86亿美元。材料二:位于日本神户市的亚洲防灾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和受灾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长趋势,受灾者中有近9成集中在亚洲地区。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从1975年的不足100起,逐年增加,到2010年达到373起,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100亿美元,受灾人数2亿多人,因灾死亡人数29.68万人。全球4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洲地区,但亚洲地区的受灾人数和灾害死亡人数却分别占全球的89%和59%。探究一探究二(1)材料中“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从1975年的不足100起,逐年增加,到2010年达到373起”所述的数字变化,试从以下方面谈谈你的理解。①诱因:。②承受灾害的客体:。(2)日本多自然灾害,原因是。(3)试简要分析“亚洲防灾中心”选址在日本的原因。(4)结合下图,分析“全球4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洲地区,但亚洲地区的受灾人数和灾害死亡人数却分别占全球的89%和59%”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从致灾因子和受灾体的变化加以分析。第(2)题,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灾害。第(3)题,防灾研究需具备诸多条件,如技术、资金、灾害现象及灾害模拟等,日本具备较多研究的条件。第(4)题,结合关联图从灾害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分析。答案:(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使自然异变的几率和频率增大人口增多,活动区域扩张,使自然异变区的人类活动分布增加,从而使承受自然灾害的人口增多(2)火山、地震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剧烈(3)日本多自然灾害,可进行大量的灾害研究;日本防抗救灾体系完善,利于借鉴;日本技术水平高,资金充足,可满足各种自然灾害的模拟研究投入。(4)亚洲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分布密集,但经济发展水平低,防抗灾能力低。1-23-45-67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成都、重庆、西安、贵阳等地有不同程度震感。据材料完成第1~2题。1.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2.下列属于地震灾害的主要受灾体的是()A.桥梁、厂矿B.沉损船只C.粮食作物D.滑坡和泥石流解析: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桥梁、厂矿受地震破坏易变形、垮塌、沉陷、毁坏等。答案:1.A2.A1-23-45-67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2014年9月,洪涝灾害共造成28省(区、市)545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77人,失踪94人,农作物受灾4581千公顷,倒塌房屋16万间。其中8月份全国共发生2次较强降水过程,降水量与常年基本持平但分布不均,有21省(区、市)590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影响,其中贵州、重庆、福建、浙江受灾较重。据此完成第3~4题。3.关于贵州、重庆、福建、浙江等省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小于地震灾害4.在洪涝灾害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A.妇女、老人B.青少年、儿童C.残障人D.青壮年男性1-23-45-67解析:第3题,任何灾害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都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的特点,造成的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商贸金融、物资生产流通的损失属于经济领域的间接经济损失。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地震灾害相比,若没有准确的数量统计就没有可比性。第4题,妇女、老人、青少年、儿童、残障人属于易受损害的人群。答案:3.B4.D1-23-45-672014年7月10日,受超级台风“浣熊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8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