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本章整合一二三一、“3S”技术与防灾、减灾1.“3S”技术的区别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简称RSGPSGIS别称人的视力的延伸—地图的延伸技术装备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和处理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部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一二三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环节(工作流程)电磁波→收集→传输→处理分析→成果—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特征探测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少、应用广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①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②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③计算机系统支持作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一二三2.“3S”技术对自然灾害的监测“3S”技术是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3S”技术由其特性决定它们数据的获取不易受到地面状况和天气现象的影响。首先通过遥感可以实景实时获得相关信息,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或全球定位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定位。可以用来分析地表事物的变化状况,也可以在灾害酝酿过程中预警,还可以在灾害进行过程中指导抗灾救灾行动。具体来说,可以对以下几种自然灾害进行监测。一二三(1)气象灾害。如对台风可以用“3S”技术观测它的强度和前进路线,测定速度,分析可能的登陆位置,以及对我国的影响。(2)水文灾害。如对洪涝灾害可以用“3S”技术测定洪水淹没区的范围、影响时段、特重地区等,以便于及时对灾区进行救援。(3)地质灾害。对于滑坡、泥石流,“3S”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时段变化预测可能发生的地段,一旦出现暴雨,就提出预警。对于地震虽然不能预警,但是地震发生后,“3S”技术可以对灾区进行全时段无差别监控,查看重灾区状况,监测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的地段等,指导救援。(4)生物灾害。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如利用遥感影像图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的状况,进而估计作物的产量。一二三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美国宇航局NASA的两颗卫星“Aqua”和“Terra”捕捉到的照片,显示了俄罗斯境内发生的火灾超过600起,其中大多数为自然火灾。俄罗斯一家公司专门开设的网站发布了这两颗卫星拍摄到的俄罗斯火灾照片。(1)火灾对俄罗斯造成哪些危害?(2)遥感技术可以用在哪些自然灾害的观察和防御上?一二三解析:火灾直接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破坏工农业生产生活设施等;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旱涝灾害、台风、暴雨、森林火灾、赤潮、沙尘等灾害的观察和防御上。答案:(1)损害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交通及工农业设施,破坏国家其他设施等。(2)洪涝、旱灾、台风等。一二三二、风灾、滑坡、泥石流、大雾和沙尘暴灾害的正确自救方法1.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2.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3.大雾和沙尘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尘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一二三例题2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某次列车曾遭遇特大沙尘暴,11节车厢被狂风吹翻,造成4人死亡。据测风仪记录,当时瞬间风力超过13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在车厢被吹翻时,旅客应()A.赶快从车窗里跳出去B.紧紧抓住栏杆降低重心C.抱头蹲在过道里D.钻在座位底下躲避(2)当事故发生后,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招呼大家不要慌乱,避免因混乱造成更大伤害B.赶紧与外界联系,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及大致情况C.用打火机等明火作照明,搜寻伤员,了解灾情D.可以对伤员作简单的外伤处理一二三(3)沙尘常发季节出行时,下列做法没有必要的是()A.全副武装,戴上帽子、耳套、风镜和雨衣B.戴好防护镜和口罩,将衣扣和袖口系好C.注意观察交通情况,能见度低时,骑车者应下车推行D.远离危房、危墙、广告牌及高大树木,尽量避开各类施工工地解析:第(1)题,该状况下的正确做法是抓住栏杆,降低重心,保护头部。第(2)题,事故发生后禁用明火,防止造成新的灾难。第(3)题,沙尘多发季节,防止眼、鼻、口吸入沙尘即可,没有必要穿上雨衣。答案:(1)B(2)C(3)A一二三三、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1.主要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自然灾害防御方法地震加强地震的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防震强度;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防震意识;健全减灾法规体系滑坡、泥石流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一二三2.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自然灾害防御方法台风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或紧急警报暴雨洪涝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预报。防洪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②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预报系统;拟定撤离计划和对策;实施防洪保险等。干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在干旱区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寒潮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能及时返航;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风沙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环保意识一二三例题3狮泉河盆地风速≥17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一二三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为青藏高原西北侧狮泉河地区,受大风影响天数多(113.4天/年),且图例中反映该地区地表砂砾沉积物多,分布广,地表植被稀少,因而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为风沙。第(2)题,防御风沙的措施包括非工程性和工程性两方面。非工程性强调监测预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工程性应从植树种草、设置沙障等方面考虑。答案:(1)风沙(沙尘暴或沙尘)。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植被的破坏。(2)①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②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③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④设置沙障;⑤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ZHISHIWANGLUO知识网络HEXINGUIMA核心归纳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8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