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了解洪水类型的分布差异,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形成、危害及发生机制。2.掌握我国风暴潮的时空分布及原因。3.掌握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及其原因。一二三一、洪水灾害1.特点(1)总体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2)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思考讨论结合教材图2.18“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思考为什么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提示:我国东部为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山脉东坡和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平原、低地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易出现洪灾;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一二三2.暴雨洪水(1)特点: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2)暴雨类型: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3)时空分布。①时间分布:东部季风区集中发生在4~9月。②空间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3.雨涝(1)分布:主要发生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2)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4.影响(1)最严重产业:农业。(2)威胁严重区分布:我国东部平原原因:农业的精华地带,主要商品粮基地;城市密集,交通便捷,工业发达一二三5.灾情变化(1)特点:灾情日益严重。(2)原因。①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②低洼地开发和建设,低洼地的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3)解决措施: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水土流失与低洼地的过多经济活动。思考讨论结合教材图2.21“中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年际变化(1978~2000年)”和图2.22“中国各省(市、区)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1978~2000年)”,分析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的变化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提示: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呈现出波动中增加的趋势;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农业大省。一二三二、风暴潮灾害1.分布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2.分类类型时间地点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东南沿海温带风暴潮春季和秋季北方沿海一二三思考讨论结合教材图2.23“‘森拉克’风暴潮影响范围(2002年)”,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提示: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高级精密仪器遭受浸泡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一二三三、水文灾害多发区1.分布多发区:长江流域频发区: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2.多发的原因一二三思考讨论结合教材“案例5”,思考长江流域1998年降雨量少于1954年,但洪水位和流量却偏高的原因。提示: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洪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人们进入河流的高风险区进行开发,如围湖造田、建垸,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及类型问题导引2014年6月2日以来,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其中广西柳州、桂林和贵州遵义、黔东南等地部分地区降了大暴雨。广西、贵州、重庆、四川、湖南、福建6个省区市1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广西西江支流盘阳河发生超历史纪录的洪水,贵州赤水河支流官渡河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结合材料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哪些?提示东部季风区的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关中地区和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2)洪水灾害发生频率高低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洪水灾害频率的高低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3)我国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主要是夏季风进退反常造成的。如果某一年有些地方降水过多,当地就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同时台风活动也往往给季风区带来暴雨。江河下游,水量丰富,地势较低,水流缓慢,容易积水。每当雨季,河流水位高于两侧的地面时,常常发生洪水灾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洪水灾害的类型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①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②易导致洪灾发生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地区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最为严重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影响城市、交通、工业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1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2014年9月,我国洪涝灾害共造成28省(区、市)545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77人、失踪94人,农作物受灾4581千公顷,倒塌房屋16万间。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期来临时蓄水以保证干流河堤的安全。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流域,C是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地区。(2)简要分析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什么?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所以划定为滞洪区;而D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因是“地上河”,堤坝易漫溃,需划定为滞洪区。滞洪区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较缓,加上泥沙淤积严重,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极易造成大水漫流而形成洪涝灾害答案:(1)海河淮河中下游(2)自然原因: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系呈扇形,加之泥沙多,淤积严重,地势平坦,导致下游排水不畅,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3)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堤坝容易漫溃。(4)西部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人口稀少、河谷较深,不易发生洪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拓展延伸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风暴潮灾害问题导引从国家海洋局获悉,与往年同期相比,2013年造访我国的台风数量多、强度大,再加上台风登陆与天文大潮相叠,给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严重风暴潮、海浪灾害。据介绍,2013年台风“飞燕”“潭美”“天兔”“蝴蝶”等陆续造访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严重风暴潮、海浪灾害。2013年共有25个热带气旋在南海海域和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编号生成,登陆我国的达到9个,超出往年数量。台风登陆强度总体偏强,在登陆的9个热带气旋中,有5个都是以台风或强台风登陆的。另外,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风暴潮时间分布有何特点?在频率和强度上有何特点?提示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从频率来看,我国风暴潮发生的次数较多;从强度来看,我国风暴潮的强度较大。(2)强风暴潮只影响沿海地区,不影响内陆地区吗?提示强风暴潮不仅影响沿海地区,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可以深入我国陆地内部,在内陆地区形成暴雨洪涝,山区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我国风暴潮的分布、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类型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活动时间7~10月,8、9月最集中春季和秋季影响范围东南沿海;重灾区为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北方沿海地区发生区域从辽东湾到北部湾的沿海地区致灾原因人为原因东部海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盐业、捕捞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自然原因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盛,风暴潮势力强对海岸的破坏对沿岸设施的破坏,沿岸蚀退作用加剧,沿岸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水入侵防治措施工程措施:海堤修建与维护;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监测预防系统建设、海岸综合管理、科学编制防潮规划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2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是受台风“韦森特”的影响,广东沿海地区风暴潮的预报。(1)指出引发此次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广东省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次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第(2)题,风暴潮主要影响沿海地区,由图可知,主要影响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答案:(1)台风。(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导引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次,平均每4.2年1次。我们注意到,近代洪灾变得更加频繁。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共出现74个暴雨日,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持续的暴雨或大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江河洪水泛滥,堤防、围垸漫溃、外洪内涝及局部地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给长江流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河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哪些季节?提示夏季和秋季。(2)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受灾严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长江流域人口、城市密集,农业活动和工业活动发达,经济水平高,所以受灾严重;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造成长江流域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1)长江流经的大部分地区是气候湿润地区,水源补给丰富。(2)长江水系的特点是流域面积广,支流多,且南北对称。(3)异常的气候。在一般的年份,随着雨带的推移,长江南北干支流和上游的雨季、来洪时间错开,使干流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特大洪峰。但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和上游同时来水,多股洪流叠加在一起,势必出现特大洪水。(4)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1)由于过度砍伐树木,陡坡开荒,植被的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这一现象的后果一方面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使河流的泄洪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从而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8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