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明确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及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一二三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1.灾害种类多样(1)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强烈的地壳运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2)表现: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2.灾害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一二三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地震——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低温冷害——东北地区。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一二三思考讨论影响我国的季风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对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何影响?提示:(1)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产生了最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环流。(2)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所以使我国多旱涝灾害;旱涝灾害又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蝗灾等生物灾害。一二三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1.人员伤亡损失大(1)原因人口众多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东南)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重合(2)表现:成灾人口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2.农业灾情严重(1)原因悠久的农业历史脆弱的农业受灾体(2)农业灾情的地域差异。地区农业部门灾害灾情集中区东部种植业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山东、河南、江苏等省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虫灾等内蒙古、青海、西藏、四川等省、自治区一二三思考讨论结合教材图2.3“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图2.4“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1978~2000年)”、表2.1“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1991年)”、图2.5“中国因灾死亡牲畜(1978~2000年)”,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提示: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以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体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灾情严重。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而且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就成为成灾面积较大的省。西北部人口稀少,且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旱灾、虫灾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掉膘或死亡。一二三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灾害带分布地区主要灾害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海洋灾害带东部和南部海域台风、风暴潮、赤潮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东部灾害带主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一二三灾害带分布地区主要灾害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中国的干旱区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地势高,气温低,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一二三思考讨论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提示:我国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比较小,灾情相对弱,经济损失也少。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我国灾害种类多且灾次频发的原因问题导引民政部网站2015年1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1583人死亡,23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373.8亿元。综合来看,2014年全国灾情总体偏轻,与2013年相比,全部灾情指标均不同程度减少,灾情主要呈现的特点包括:西部地区强震频发,鲁甸地震损失严重;洪涝灾情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东北、黄淮等地高温少雨,夏伏旱突出;台风登陆个数偏少、次数偏多,超强台风历史罕见;年初低温雨雪影响春运,风雹灾害损失偏轻。云南鲁甸地震24小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特点?提示我国自然灾害具有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特点。(2)对我国影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有哪些?提示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等。(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提示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以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框图表示如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1读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自然灾害类型;发生频率、强度;地域分布,地域差异。(2)我国的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第(1)题,仔细观察图示内容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我国的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分布不均。第(3)题,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和地形两方面分析。答案:(1)多样高大广大(2)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该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易形成春旱。(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部分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形成洪涝。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拓展延伸我国灾情严重的原因有哪些?(1)我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2)垦荒毁林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4)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灾情的差异问题导引《中国兴农网》统计显示:2014年4月西北农牧区遭受低温霜冻、大风沙尘危害。新疆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大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等地遭受霜冻害,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出现较强降雪,降温过程伴有大风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灾害导致农作物和果树受灾557千公顷,设施大棚损毁约1.2万余座,牲畜走失或死亡近万只(头),直接经济损失约28.7亿元。与此同时,南方多地遭受强降水、冰雹袭击,部分地区农业受灾。4月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强降水天气较多,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区、市)出现暴雨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局地农作物、蔬菜、烤烟及经济林木等受灾;据不完全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4.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4.5亿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影响东、西部地区农业的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提示东部地区主要是洪涝灾害;西部地区主要是雪灾。(2)东、西部地区农业受灾体有何差异?提示东部地区主要是种植业;西部地区主要是畜牧业。名师精讲我国东、西部农业灾情差异比较1.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土地类型耕地草原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畜牧业经营方式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靠天养畜主要受灾种类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成灾分布鲁、豫、冀、鄂、皖、湘、赣等内蒙古、青、藏、川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牲畜掉膘或死亡人口数量多,密度大数量少,密度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广网北京2013年1月13日消息,自2012年11月份以来,受几次寒潮降温和降雪天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雪灾,内蒙古近八成土地被积雪覆盖,积雪最深处达到50厘米,900余万人受到影响,受积雪影响的牲畜达6000多万只。材料二: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2013年1月10日开始,南方又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贵州中西部山区的部分地区有冻雨。(1)材料一、二反映其所在的地区灾害的种类有何差别?(2)材料二中贵州省是我国冻雨危害程度最严重的省份,形成该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是什么?(3)材料一、二中的灾害对农业的危害有何差异?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第(1)题,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材料中反映的主要灾害是雪灾、寒潮;贵州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材料中反映的灾害是“冻雨”。第(2)题,冬春季节,受云贵高原的影响,贵州省易形成准静止锋,降水较多,逆温现象的出现,使该省形成冻雨。第(3)题,材料一所述灾害分布在草原牧区,主要对畜牧业造成危害;材料二所述灾害分布在农业区,主要形成农业灾害。答案:(1)材料一:雪灾、寒潮;材料二:冻雨。(2)准静止锋。(3)材料一:危害畜牧业(牲畜);材料二:危害农业(农作物)。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方法技巧我国东、西部成灾不同的原因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我国西北部草原广阔,靠天养畜,与舍饲、半舍饲和高密度养畜的东南部相比,牧业灾害具有更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我国自然灾害及灾情区域分异特征及其原因问题导引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2014年7月份全国灾情:7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台风、洪涝、干旱为主。历史罕见超强台风致华南云南受灾严重,其中,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广西防城港三次登陆我国,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此外,第10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台湾后,又先后在福建福清和山东荣成登陆。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洪涝风雹损失严重。7月中旬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重;贵州贵阳和清镇、广西马山等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湖南吉首、浙江建德和贵州印江等连续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湖南资水、贵州乌江等近30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湖南沅江、云南澜沧江、红河等1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全国有1123个县(市、区)遭受洪涝(含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风雹灾害。华北黄淮等地夏伏旱严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入夏以来,西北、华北、黄淮、长江上中游及西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黄淮大部、华北东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东部等地降雨偏少两成以上,其中河南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结合材料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材料中的台风、洪涝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提示台风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洪涝主要出现在西南地区。(2)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灾主要出现在什么时间?主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灾主要出现在7~8月,即伏旱。因为7、8月份我国东部地区雨带位置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8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