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力7.3弹力弹簧测力计1课堂导入做一做拉伸弹簧和挤压橡皮泥、这两种形变有什么不同吗?弹簧变形后,撤去拉力还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橡皮泥变形后,撤去外力不能自行恢复原状的形变观察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变弯的跳板、拉长的弹簧、压缩的弹簧都能自行恢复原状弹性形变:物体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2课堂活动一、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3.弹力发生的位置:物体的接触面上5.几种常见的弹力(1)变弯的跳板能把运动员弹起来F支(2)拉长的弹簧对手有向下的拉力F拉(3)压缩的弹簧对手有向上的推力F推(1)被压弯跳板发生弹性形变,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支持力F支。(2)拉长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手有向下的拉力F拉。(3)压缩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手有向上的推力F推。(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物体和桌面同时发生了微小的形变,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5)悬挂着的电灯,电灯和绳子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绳子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绳子的拉力。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探究1.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2).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静止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度,填写在记录表格里。(3).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前面的过程.次数拉力F/N弹簧的长度/cm弹簧的伸长量/cm11.06.02.022.08.04.034.012.08.0弹簧的原长L0=4.0cm每个钩码重=0.5N(4).记录数据(5).数据处理:描点连线,得出图像(6).结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2.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结构:如图所示(3)性能量程:;分度值:;0~5N0.2N(4).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指针挂钩弹簧刻度盘(5).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②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应调零。③测: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④读: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1.4N练习读一读实验探究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并在水平方向上调零。②.用手拉挂钩,使指针指到0.1N、0.5N,感受一下0.1N、0.5N的力有多大。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4.弹簧测力计的种类实验室里的各种弹簧测力计握力计拉力计发展空间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取A、B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方在水平桌面上,互相钩挂在一起。然后两只手分别向左右两边拉,或固定B,用手向左拉A。同时观察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测力计显示的是B对A的拉力,B测力计显示的是对B的拉力.通过实验得出,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关系?相互作用力的特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④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课堂小结本堂难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本堂重点: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典例分析4考点一:弹力的概念【典型例题1】A.人对杆的力改变了杆的形状B.杆对人没有力的作用C.杆发生了塑性形变D.人在上升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处于静止状态(2019通辽)如图为撑杆跳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迁移训练1】(2019岳阳)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B【典型例题2】考点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019常德)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N。55【迁移训练2】(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2.25(±0.02)1.2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课件 (新版)教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8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