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学案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a)。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b)。考试内容及要求内容索引达标检测新知导学素养提升新知导学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1)中国近代历史证实的结论:奉行“__________”论、“_______________”等主张,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2)重振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知识梳理全盘西化文化复古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请思考:在近代先进文化的探索中,出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是什么?结果怎样?提示“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这两种倾向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__________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实践。(2)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__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力量(3)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___________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______________,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试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提示F。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请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两者是目标和道路的关系。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1)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它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基因。(2)具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内涵。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元素的基因,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头。重点突破(3)具有深厚的先进文化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文化创新,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典例1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肩负起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胆吸收西方文化成果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典例运用√解析材料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故②④符合题意;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①说法片面;③表述错误。典例2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发展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②汲取了人类一切文化成果③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我们要汲取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一切文化成果,②不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④不选;①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解读。√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__________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__________、相互促进的结果。试判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提示F。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知识梳理精神文明均衡发展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__________、百家争鸣。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_____________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_____________,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___________、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试判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提示F。中华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民服务百花齐放人民为中心创新性发展喜闻乐见1.全面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措施(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2)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重点突破2.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1)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2)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典例3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列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有①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文艺创造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典例运用解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文艺创造,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典例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④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过程,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③与题意不符。知识结构素养提升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文化的复兴既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复兴,几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间主张结论近代中国“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等中华文化没有走向复兴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重新走向辉煌(1)为什么“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等主张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答案“全盘西化”论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复古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和新文化,二者都没有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都没有找到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无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为什么要发展这种文化?答案①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②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很好地把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从《三体》到《草房子》,从《琅琊榜》到《大唐荣耀》,从《大圣归来》到《湄公河行动》,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我国文艺作品的创作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3)结合材料二,说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是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②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艺工作者要多创造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4)请你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古典名著数字化,实现了阅读方式的转变;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任意两条即可)素养感悟(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科学精神:通过探究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看待文化现象。(3)公共参与:通过探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措施,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达标检测一、判断题1.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说明文化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答案F。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说明文化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并不是决定作用。2.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
本文标题:(浙江新高考)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0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