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部分思想文化历程专题十五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概览时空定位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历经古希腊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主要包括三条知识线索:线索1:起源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础。线索归纳线索2:复兴与发展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线索3:成熟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第29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考纲要求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普罗塔戈拉的思想;(2)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2.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2)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及影响。3.宗教改革:(1)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2)宗教改革的过程及影响。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考纲呈现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自主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时间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背景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雅典①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代性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代表②普罗塔戈拉思想③“人是万物的尺度”影响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智者运动标志着西方④人文精神的起源2.苏格拉底的智慧主张反对智者忽视⑤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强调人类的⑥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认识你自己”;“⑦美德即知识”评价进一步发展了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文精神误区警示(1)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苏格拉底倡导“美德即知识”,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2)古希腊先哲们的某些思想是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但是不能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只能说其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思维启迪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与古希腊人崇拜、敬畏神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提示:区别: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越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教材补遗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主题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史料呈现史料1普罗塔戈拉曾说:“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他们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对此,后世的黑格尔指出:“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定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定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合作探究完成的。”史料2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史料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读史指导1.史料1主要反映出智者学派主张个人的感觉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主观意志和作用。2.史料2中,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知德合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3.史料3中,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表明其试图矫正相对主义造成的个人放纵和道德败坏。问题思考1.比较史料1、2,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提示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2.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结合史料2、3,分析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相同点?提示都探索人和人类社会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史论归纳全面认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来。(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知识修养。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比较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相同点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社会不同点对道德的认识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民主政治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历史地位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被视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1.(2018课标Ⅰ,32,4分)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考点集训D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从材料信息看,梭伦认为,道德比财富更重要,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即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重要,这一思想有利于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说明梭伦具有人文精神,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权利平等,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道德比财富重要,并非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项。2.“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B.宣扬理性主义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D.强调个人自由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孔子主张“德治”,开办“私学”,二者的共同点是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故A项正确;两人均不宣扬理性主义,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代表保守的贵族阶级的利益,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压制人的自由,故D项错误。3.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民,也有外国人。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这反映了他 ()A.提倡有教无类B.推崇“美德即知识”C.崇尚意志自由D.反对狭隘民主C解析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可知,苏格拉底不愿充当金钱的奴隶,崇尚人格和精神的自由,故C项正确;D项所述材料不涉及,故D项错误。4.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神活中,众神和凡人有共同的母亲——地神该亚。神与人同形同性,个性鲜明。神会愤怒、怜悯和恐惧。这说明当时 ()A.宗教信仰意识逐渐淡薄B.古典文化孕育人文思想C.理性精神主导文学创作D.民主政治影响思想观念B解析材料主要在谈人神同源,神的外在特征,不能反映信仰深浅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众神和凡人有共同的母亲——地神该亚。神与人同形同性……神会愤怒、怜悯和恐惧”,反映了人神同源、同形同性,还有相同的情感,具有浓厚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理性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材料不涉及理性主义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讨论的是希腊神话,与民主政治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考点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自主学习一、文艺复兴运动1.历史背景(1)政治: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2)经济:西欧经济的复苏、发展和城市的兴起。(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①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概况发源地意大利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思想旗帜②人文主义斗争矛头基督教神学性质③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3.主要成就(1)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著有《神曲》。(2)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3)薄伽丘的代表作是④《十日谈》。(4)英国的⑤莎士比亚: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代表作有⑥《哈姆雷特》等。教材补遗欧洲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被称作“黑暗时代”。二、宗教改革运动1.历史背景(1)文艺复兴宣扬了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人们要求改革教会。(2)德国经济分散、政治分裂,受教廷的压迫最深,被称为⑦“教皇的奶牛”。(3)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德国民众的愤慨。2.概况:1517年,⑧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不久扩展到整个欧洲。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即“信仰得救”)。(2)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⑨《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4.实质:用⑩资产阶级神学取代封建神学,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 反封建斗争。5.结果:在欧洲形成了新的基督教分支—— 路德教和其他新教派。6.影响(1)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2)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 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 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误区警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但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是一次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思维启迪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什么?提示:宗教改革后,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动摇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教材补遗赎罪券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之后,就失落了上帝的宠爱,谁想要重新获得,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赎罪,这样才能获得“免罪罚”。天主教还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须靠耶稣救赎之功。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是无限的,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补之。教皇和主教对教徒施行“大赦”,即以此说为依据。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这成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16世纪60年代,售卖赎罪券的做法被废止,但“免罪罚”的原则仍保持不变。主题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内涵、影响及这一时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特征史料呈现史料1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2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