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经济文明历程专题十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6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纲要求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影响;(2)新三民主义的进步之处。2.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成熟;(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3.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与成熟。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影响。考点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考纲呈现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旧三民主义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改良方案屡屡碰壁。(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考点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自主学习2.提出:①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制定的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其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2)民权主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②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4.评价(1)进步性: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③民主革命纲领,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2)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思维拓展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没有真正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问题是中华民族的独立问题。旧三民主义仅将矛头指向清王朝,并未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因此其没有真正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教材补遗民族主义指将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者以明确的准则为基础界定民族,以其他民族区别,并据以判定“孰为民族之一员”。其准则可包含共同的语言、文化以及价值取向。(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先后失败,使他意识到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于苦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了希望。(3)④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确立了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1)民族主义:提出反对⑥帝国主义的口号,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2)民权主义:主张⑦普遍平等的民权。(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⑧“耕者有其田”。4.意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二、毛泽东思想发展阶段理论文献主要理论萌芽(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提出⑩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形成(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成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提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前途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创造性地提出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等轻巧识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补遗《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5月2日,他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作了阐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从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的矛盾出发,通篇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科学地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正确方针,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纲领性文献,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三、邓小平理论1.形成(1)萌芽: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2)初步形成:1978年,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实现了历史性转折,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2.发展(1)南方谈话a.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b.关于三大关系: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革命和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c.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 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图解历史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特别提醒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并不是否定了毛泽东思想,而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主要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1.背景(1)国际: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更为激烈。(2)国内: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2.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三大理论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辨析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的是“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思维启迪“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分别是什么?提示:民族问题:实现民族解放,解救劳苦大众;民生问题:实现民族腾飞,解决人民温饱。五、科学发展观1.提出:2002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2.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4.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正式确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创立: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内容(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2)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主题一正确认识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的特点史料呈现史料1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选集》史料2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合作探究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史料3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各有不同。”读史指导1.史料1中“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这表明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史料2主要从革命党人的妥协、北洋军阀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不成熟、袁世凯与帝国主义的勾结等方面说明资产阶级一系列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也从侧面指出了新三民主义出现的必要性。3.史料3主要反映了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涵。问题思考根据史料,归纳20世纪20年代前后,推动孙中山的思想认识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探寻新的救国救民之路,与时俱进。史论归纳全面认识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1.多角度认识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清朝的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新三民主义的特点(1)内容新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新民生主义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2)思想新: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主题二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史料呈现史料1一切革命同志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2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