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部分思想文体科技文明历程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概览时空定位本单元讲述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历史。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后世各种思想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源头,此时儒家思想产生、发展,成为“显学”。但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改革和争霸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冷落。线索归纳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汉武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4.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第24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①“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②“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③儒、道、法、墨各家的思想主张。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①汉初“无为而治”;②董仲舒新儒学;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其影响。考纲呈现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自主学习一、春秋时期的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主要思想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①“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政治主张提倡②“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主张③“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教学上实施“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3.影响: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知识图解孔子的思想核心▶概念阐释“礼”的内涵“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思想主张哲学思想认为④“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了⑤辩证法思想,认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政治主张倡导政治上⑥“无为而治”3.历史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老子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易错易混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立者。道教是东汉时期创立的,道教理论来源于道家思想。▶误区警示老子的“小国寡民”与希腊城邦的“小国寡民”不同老子推崇的“小国寡民”的特点主要是国家小、人口少,这是对大规模农耕文明到来的一种思想抵触。古希腊众多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这主要是由其地理环境造成的,但是这些小国的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思维启迪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的。提示:儒家提倡“仁”“礼”“以德治国”;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逍遥”的人生观。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背景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⑦井田制瓦解。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各国展开变法运动,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阶级关系上:⑧士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上: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影响儒家孟子提出⑨“仁政”学说;主张人性本善说;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成为经典,孟子被尊为“亚圣”荀子提出“天行有常”⑩“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战国时期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以后衰落道家庄子提出 “齐物”的观点;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国家;主张变法革新法家集大成者;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兵家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二)表现▶知识图解百家争鸣▶概念辨析“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意指流派众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误区警示韩非子的“法治”不是“依法治国”,而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中央集权,刑律成为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思维启迪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如何认识这一观点?提示:孔子出生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的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三)意义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知识图解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易错易混1.孟子的“仁政”与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2.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孔子的“仁爱”范围狭窄,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子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3.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理念孟子的“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非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理念有本质区别。▶思维启迪韩非认为:“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孟子认为:“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法、儒两个学派在君民关系和治国策略上的主张各是什么?提示:法家主张加强君权,提出以法治国的策略;儒家主张民贵君轻,提出以德治国的策略。主题诸子百家的主要治国理念及其现实价值◆史料呈现史料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史料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合作探究史料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读史指导(1)史料1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治理好国家,其核心是“无为而治”。(2)史料2强调“为政以德”是“仁”在政治上的表现。(3)史料3中,“圣人执要”即实行君主专制,体现了法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思想。◆问题思考(1)根据上述三则史料,归纳道家、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提示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中央集权”。(2)依据上述三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却备受推崇?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却适应了时代要求。◆史论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治国理念及其现实价值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大变革,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诸侯争霸,各国诸侯为争雄竞相招揽人才。(3)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4)阶级上: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5)思想文化上:专业文化阶层“士”崛起;私学兴起。总之,文化觉醒根源于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3.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 ()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B.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C.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D.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考点集训C解析据材料“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可以得出韩非子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故C项正确。2.(2019广东肇庆一测)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C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编者记录的侧重点由“公卿”转向了“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C项正确。两部著作都是国别体史书,没有体现出体例创新,A项错误;两部著作均不是法家思想家所著,体现不出法家的富国强兵之术,B项错误;两部著作记载的主要是言行,而不是历史风貌,D项错误。3.(2018湖南岳阳一模)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他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D解析“兼儒墨,合名法”体现出思想的融合趋势,故D项正确。此时法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A项错误;材料还提及其他思想,B项错误;C项中“共识”的表述不符合“百家争鸣”时期的特点。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自主学习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2.内容:治身(养生)和治国。3.特点: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4.影响: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特别提醒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汉初,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汉武帝时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要,所以被儒学取代。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1)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2)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3)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开拓发展①大一统事业,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行儒学。▶知识图解“罢黜百家”的背景▶思维启迪有人认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战国时期的百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2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