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山西省芮城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芮城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汉代民谣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依市门。”“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该民谣主要反映了汉代社会()A.重农抑商的现象B.追商逐利的风气C.纺织刺绣的兴盛D.农民生活的艰辛2.《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着手打破坊市界限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政府加强市场管理3.“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4.下表为国民政府对22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时间合计自耕农半佃农佃农1912年1004923281931年1004623311936年1004624301947年100422533A.土地兼并现象明显B.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5.瑞典福利社会以“三高”著称,“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据相关资料统计,2001年瑞典GDP的3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为维持这种高福利支出的财政需要,瑞典实行了高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平均达到38%。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负担重②削弱市场机制的力量,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③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出现大规模财政赤字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观察右图,你如果想在厂房里挂上一条标语,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是()A.“一定要完成生产计划”B.“努力生产,为‘革命’加油”C.“提高质量,抢占市场”D.“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7.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联对外经济贸易》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外贸总额16431502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A.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C.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8.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发达国家向第三世界地区每移植一家工厂,便输出相应的工作机会,同时输入相应规模的失业人数。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A.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风险B.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C.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强D.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9.汉代法律规定,只有年老体衰之牛才可宰杀;唐宋法律规定,不管牛是否老弱病残,皆在禁杀之列。这一变化表明唐宋时期()A.宰杀耕牛现象严重B.尊重民众宗教禁忌C.社会动荡耕牛锐减D.农业经济得到强化10.《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番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这一举措()A.反映了元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禁止权贵在海外贸易中与政府争利C.表明对外贸易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促进了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的规范11.北宋真宗时,益州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元,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D.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1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当时的谚语说:“百里不贩樵(柴火),千里不贩籴(买入粮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司马迁瞧不起商贩B.百姓普遍视商为末C.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D.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13.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这种现象反映出()A.小农经济加速解体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C.传统手工业已消失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14.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诞生了一批中国绅商自行创办的新式企业。下列选项中,对上述企业表述准确的是()A.官营企业、国家资本、手工工场B.民用工业、官商合办、合股公司C.民营企业、私人资本、近代工厂D.民族工业、官督商办、机器生产15.鸦片战争后我国某些地区“自洋布洋纱人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民国初年尚有地区“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这些现象说明近代经济()A.传统结构没有改变B.新式工商业薄弱C.地区发展不平衡D.城乡发展差异明显16.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17.“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A.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C.列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18.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在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A.这次浪潮得益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这次浪潮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有关,具有爱国性质C.这次浪潮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的结果D.这次浪潮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某次农村改革前后变化的示意图。这次改革()A.废除了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工农联盟C.消灭了地主富农D.有利于农业机械化20.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l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B.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C.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195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特别指明,要使“小生产也绝种”。为达此目的,对小农经济予以种种打击和限制,甚至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这反映出当时经济建设()A.不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B.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对农民利益没有予以考虑D.出现了“左”倾急躁情绪22.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B.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D.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23.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D.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24.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以上材料说明了()A.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C.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25.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26.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近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大力扶持官办督商办企业27.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C.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28.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经济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据此推断,列宁当时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农业集体化政策D.提倡种植玉米29.中国当时仍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和农业人口占80%,生产力主要还靠人力,农民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邓小平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农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A.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B.苏联改革走“中国模式”C.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D.“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30.《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A.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B.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二、主观题(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10分)3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初,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材料二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材料三1944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本文标题:【山西省芮城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3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