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福建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考试版)
2020年福建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9)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10)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文体,大多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或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和《孔乙己》都是出自他之手。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英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小说的主题。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那些曾温暖过我们心灵的人,湿润过我们眼睛的事,那些不容亵dú()的快乐日子,从尘封的记忆里拣出来细细擦拭,总会有些令人涕.()泗横流。四季总是在生命里甲(A.轮回B.轮流),无论是轻松放开还是乙(A.深沉B.沉吟)不已,生活从来不会为谁稍稍停歇,它终将继续下去。从容淡定地对待我们的生活吧,过去的就让它成为过去,只要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彩。(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亵dú(_________)涕.(_______)泗横流(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原句:只要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彩。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5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5.诗中“僵”与“孤”,写出了十一月四日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单于使.卫律①治其事②,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③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④。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节选自班固《苏武传》)(注释)①卫律:与下文的“胜”“惠”“虞常”都是人名。②其事:指虞常与张胜私下交易谋反归汉一事。③左伊秩訾:匈奴的王号。④受辞:受讯。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岂不诚.大丈夫诚:(2)往之女.家女:(3)使.卫律治其事使:(4)宜.皆降之宜: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B.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C.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D.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2分)(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3分)9.乙文苏武的行为符合孟子“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简要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22分)每一朵雪花都认真落余君才①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己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里,忍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窗外的天空低垂,风更加凛冽,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的事物。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来了,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②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母亲想起山野上的那一块麦。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来得及铲掉,母亲拿起锄头,走向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杂草除掉。不然大雪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子就会面黄肌瘦。③那时候雪还没有来,雪还在风雨之后,母亲在那块月光下的麦地里除草,母亲头上包着一块暗红色的头巾,身上穿着那件厚厚的棉枖,棉枖有些破旧了,里面的棉花露了出来,乍一看像是落在袄上尚未融化的雪花。但雪还没有落下来,天空越来越明亮,母亲心里越来越急,她挥舞着手中的头,在月光之下,努力地除草,雪就要落下来了。④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那时候,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⑤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一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雪。雪落在大地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工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一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但我总是觉得所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⑥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紧的大雪令人惊心动魄。《红楼梦》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让人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读到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谁呢?我们一遍读,又一次次地猜测。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但这个画面让我想得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⑦在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无数次落雪。我见过在空中旋转升腾、尽情狂舞的朔方的雪,也见过妩媚婉约、涂着胭脂的江南的雪,我见过一个在风雪中,推着三轮车急着赶路的收废品的老人,雪落在他破旧的衣服上,他继续赶路前行。我还见过一个在大雪纷纷的夜里,推着手推车等在火车站帮人运行李赚钱来为老伴看病的老人。我甚至看见过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瑟瑟发抖的战栗……⑧他们和我的母亲一样,都太普通了。他们在每一片雪花之下,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人生。但,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它滋润万物,落在山间、湖泊,田野、城市的街道……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如那个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我的母亲。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夜晚母亲赶在下雪前锄草的事件。B.第⑥段画线处可以填上“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C.母亲在那块月光下的麦地里除草的画面是作者亲眼所见。D.第⑦段画线句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南方雪温柔秀美的特点。11.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分)(1)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在大地上尽情狂欢。(从修辞角度)(2分)(2)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从描写角度)(3分)12.第①段提到“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请探究“毫无睡意”的原因。(4分)1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小节与本文的主题有关吗?为什么?(4分)14.文章标题是“毎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可是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母亲?(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过有营养的日子叶春雷①每个人都在过日子。有的人,日子过得清汤寡水;有的人,日子过得剑拔弩张;有的人,日子则过得云淡风轻,有滋有味。同样是过日子,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②关键在于过的日子有没有营养。其实,日子也像食物一样,过有营养的日子,就像吃绿色食物,人生自然滋润;过没有营养甚至有毒的日子,就像吃垃圾食品甚至有毒食物,人生自然枯槁。③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日子有营养呢?首先你的人生要不盲目。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随大流,别人追求什么我也追求什么,那你的人生就是盲目的。譬如今天大家都争着追求功名利禄,你也去追,即使是追求到了宝马香车,繁花似锦,那也是枯槁的、乏味的。这种日子便如《红楼梦》里所形容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虽看似荣耀,却终究依然是盲目的、没有营养的。④过有营养的日子,不必锦衣玉食,笙歌鼎沸。靠物质刺激而让日子显得有营养,就像烹调中靠厚味刺激人的味蕾一样,居于下乘。老子说“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这个道理。过有营养的日子,应该像孔子所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虽布衣蔬食,却能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又像庄子所言“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样的人生,必定是有意义、有营养的人生。⑤过有营养的日子你还必须意识到,人在世界中,也在宇宙中。所谓“至大无外”,就是认识到宇宙中不光有自己,还有他人,还有社会,还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从“小我”的圈子里跳出来,才能有涵养、有包容、有慈悲,才能让人生有宽度、有厚度。这样的人生,才是丰腴的、有营养的。⑥千万不要误解了人生的营养,以为名利地位就是营养,就能让人生风光无限,从而拼命去争夺。在某种意义上,名利正是吮吸人生营养的吸血鬼,让你的人生骨瘦如柴,支离破碎。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讲三种不同的生活,“清汤寡水”指平淡乏味的生活,“剑拔弩张”指紧张焦虑的生活,“云淡风轻”指闲适恬静的生活。B.文章第②段提出,过有营养的日子,人自然滋润;过没有营养甚至有毒的日子,人就会枯槁,甚至死亡。C.文章认为人们从“小我”的圈子里跳出来,才能让人生拥有宽度和厚度。D.文章末尾,作者把“名利”比作是“吮吸人生营养的吸血鬼”,告诫人们不要把名利地位当作人生的营养。16.文章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17.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让自己的日子有营养的方法?请简要概括。(6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
本文标题:2020年福建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考试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4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