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3课时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考点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考点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三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考点研读课堂互动考点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考点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三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泰安考情1.(2017泰安,18)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 (C)A.甲状腺激素B.氨基酸C.葡萄糖D.维生素泰安真题答案C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休克,该患者缺乏的“某种物质”应该是葡萄糖。2.(2017泰安,10)下图是与缩手反射有关的神经结构,若用麻醉剂阻断图示中的某一个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若阻断位点①,病人手能动,也有感觉B.若阻断位点②,病人手能动,但无感觉C.若阻断位点③,病人手不能动,但有感觉D.若阻断位点④,病人手不能动,也无感觉答案C①表示由脊髓传向大脑皮层的神经上的一点,若阻断位点①,病人手能动,没有感觉;②表示传入神经上的一点,若阻断位点②,病人手不能动,也无感觉;③表示传出神经上的一点,若阻断位点③,病人手不能动,但有感觉;④表示由脊髓向下传的神经上的一点,若阻断位点④,病人手能动,也有感觉,只是大脑发出的命令不能执行。3.(2016泰安,12)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答案A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4.(2015泰安,13)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2是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能调节3的曲度B.3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会导致近视眼C.9像双凸透镜,是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D.8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答案B2是虹膜,A错误;9玻璃体是位于晶状体后面的透明胶状物质,3晶状体像双凸透镜,是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C错误;8视神经只能传导神经冲动,7视网膜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D错误。5.(2018泰安,17)男孩路经某处时,听见犬吠快速逃离,请据图回答: (1)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2]耳蜗([]中填图中结构代码,横线上填相应结构的名称,以下均同);发出指令使男孩作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奔跑过程中,促使男孩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的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素。(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5]晶状体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因为与语言文字(语言中枢)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解析(1)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2耳蜗;发出指令使男孩作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奔跑过程中,促使男孩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的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素。(2)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5晶状体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条件反射,因为与语言文字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考点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眼与视觉(1)眼球的结构 考点研读(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⑨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⑩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这些图像信息通过 视觉神经传给 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3)近视的成因: 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 前方。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 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 “三要”和“四不要”。2.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和功能 (2)听觉的形成听觉形成过程: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 耳蜗(感受声音信息)→听神经→大脑的 听觉中枢(产生听觉)。(3)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音外,还要注意: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使 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 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若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不要让污水进入耳道。考点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结构:由 细胞体和突起组成。b.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2.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2)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对 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 反应,叫做反射。(3)类型:分为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 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例如: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条件反射是 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例如: 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迅速走进教室。人类除了能对具体信号(如食物的气味、形状、颜色等)发生反应外,还能对 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这是人类所特有的。例如:谈虎色变等。(4)反射的结构基础: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3.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内分泌腺 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 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 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A.垂体:分泌 生长激素等。B.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C.肾上腺:分泌 肾上腺素等。D. 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 胰岛素等。E.卵巢:分泌 雌性激素等。F.睾丸:分泌 雄性激素等。人体的内分泌腺共同组成了人体的 内分泌系统。(2)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 激素调节的影响。考点三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会对 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 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鼓励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考点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堂互动1.视觉、听觉形成过程 ▶特别提醒视觉和听觉都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的,不要误认为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听觉是在耳蜗形成的。2.眼球结构解读(1)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实际上是巩膜。“黑眼珠”是指虹膜。虹膜内不同的色素,决定了眼球的颜色。(2)眼球的结构与照相机结构类似: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脉络膜——暗室的壁,视网膜——胶卷。(3)物像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4)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大;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小。(5)瞳孔的大小是由虹膜控制的,能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当看远处、暗处物体时,物体反射进入眼球的光线少,瞳孔会放大;当看近处、亮处物体时,曈孔会缩小。3.近视眼、远视眼比较类别晶状体的曲度眼球前后径物像落在何处看不清矫正近视眼过大过长视网膜的前方远处的物体凹透镜远视眼过小过短视网膜的后方近处的物体凸透镜4.耳的几个特殊结构(1)与咽鼓管连通的结构——鼓室、鼻腔、口腔、喉、食道共五个。(2)内耳中耳蜗为听觉感受器,内含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3)在飞机起降或遇巨大声响时要张口或闭嘴、堵耳,目的是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保护鼓膜。5.两种耳聋比较病症病因治疗方法传导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伤配戴助听器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损伤很难治疗例1近年来,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上升,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黄种人的黑眼睛是因为图中标号[2]结构的颜色是黑色的。(2)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中标号[3]瞳孔变大。(3)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甲和图丙。 (4)小李不用往书包里看,他用手就能准确拿到里面的铅笔盒,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射?复杂反射。解析(1)黄种人的2虹膜内含有黑色色素,使眼睛看上去是黑色的。(2)在暗处,3瞳孔会变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内部,便于看清周围的物体。(3)近视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甲所示;近视需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如图丙所示。(4)用手触摸,根据已知的铅笔盒的形状能准确拿到,这是大脑皮层参与下的复杂反射。例2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G→F→E→C→A。(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C]耳蜗产生的。(3)一位战士的耳朵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F]鼓膜,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以避免耳被震聋。(4)体操运动员动作灵活优美、协调准确,这与其[I]小脑发达有关。解析脑的示意图中,A是听觉中枢,B是脑干,I是小脑;耳的结构中,D是咽鼓管,C是耳蜗,H是半规管,E是听小骨,F是鼓膜,G是外耳道。(1)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而不是在耳蜗。(2)耳蜗作为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3)当外界有巨大声响时,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会使鼓膜受损,引起耳聋。张口或闭嘴的同时双手堵耳,都能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4)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体操运动员的小脑一般比较发达。考点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神经系统组成功能或分布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具有控制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活动脊髓能控制低级的反射活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脑神经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2.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的比较(1)中枢神经≠神经中枢①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神经中枢是指在脑和脊髓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成的能调节某项生理功能的区域。②二者联系:神经中枢存在于中枢神经中。(2)判定反射的依据①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②刺激强度足够大,若过小也不会实现反射。③对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3.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神经的概念比较▶特别提醒(1)一般是树突接受信息,轴突传出信息。(2)区分神经纤维、神经、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长的突起+髓鞘神经=神经纤维+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4.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特点、功能组成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时的反应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形成的特殊结构将内外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感觉无效应5.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与联系比较项目简单(非条件)反射复杂(条件)反射获得途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大脑皮层以下)大脑皮层刺激特点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任何无关刺激反射弧永久的、固定的暂时的、易变的适应性适应范围小,适应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反射(与语言中枢有关)。③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顺利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若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出现问题,则无感觉也无运动;若传出神经、效应器出现问题,则有感觉无运动。▶特别提醒①反射和应激性的区
本文标题:(泰安地区)2019年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3课时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6799 .html